来源:湖南省诗歌学会 时间 : 2025-01-13
分享到:
作者简介:
姚茂椿,侗族,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顾问。在《诗刊》《民族文学》《诗选刊》《湖南文学》《湘江文艺》《绿洲》《绿风》等报刊发表诗作。出版诗集《放飞》和散文集《苍山血脉》《和吟声声》。部分诗文获奖并入选一些选本。
《霞光漫过》后记
春阳明艳,正月里浓郁的过年氛围温度尚热。年初十,我在家乡晃州路与长滩路间的一家酒店楼上,看窗外不远处的水如铺展的绿毯,无声游动,温情,明亮,转个弯,朝龙溪古镇和县城流去。过年期间本无回乡打算,县里邀请参加一个新春恳谈会,便乘高铁兴冲冲回来了。会毕,因抢购不到返程票多留了一天。中午文友小聚,一友翻读多遍本县与周边县志,感叹我们对前人的一些成就缺乏研究,甚至毫不知晓,给外人留下新晃地方文化的土壤颇为贫瘠的印象。实际上,家乡的几个历史阶段都有着比较突出的特色文化。这给我的内心带来不小震动。
面对水,望向水那面一直葱郁的青山,嫩绿深绿景色秀丽怡人,心里却难以平静。翻看手机日历,这天正是雨水节气,但气温异常偏高。去年这个时候的节气与今年这天的气象有着天壤之别。去年是雪多于雨的雪夹雨,让人对这节气的期待变得纠结和失落。同一节气,前后两年的对比十分强烈,只是遗憾没有诗兴。传统节气与地方民俗,除时间节点的意义之外,会被赋予许多内容。我多年在外地工作,以前假期少,交通不便,眼里的家乡便长期停留在春节和清明节两个突出的情景里。春节回家多,这也是当年写故乡多写年景的缘故。故乡的春夏秋,其实也是特别美好的,不在场,多遗憾。现因年龄离开职场,自主的时间多了,想深度看看故乡,比以前方便多了。
我一直以为,故乡人的物质生活,因长期闭塞贫穷而单调暗淡,不知山外离故乡不远的龙溪古镇,竟繁华多少年了。山中的精神生活,在半原始而近乎乌托邦式的少治理多自由的社情下,无疑是缺乏理论品质沉淀的,但并不等于肤浅或没有,且表现形式是丰富的。苦中作乐,自得其乐,随遇而安,而攀登向上的因子比例不怎么高。其实,前辈中有弥足珍贵的先贤。他们得益于自己的长辈开明,靠逐渐厚实的家底,更是有自我觉醒、勇敢奋斗的精神,走出大山开阔眼界,变“小我”为“大我”。他们的精神版图,与家国的发展进步同频共振。最近看到家乡的一本地方资料,一些进步青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求学于京城及长沙、常德等地,开始接受先进思想的启迪和教育,投身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在黑色恐怖最严重时,他们中的唐伯赓、姚伯阳、姚季卿、田嘉敏等毅然回到家乡,唤醒民众,继续投入战斗,最终壮烈牺牲。这些先烈的其中几位,当年在深山农村的活动中心,距我老家很近,由于没有人挖掘和宣传,主要事迹一直流落民间,不为人知。文化的创造、发展和传承,这个精神的血脉,确实需要有奉献有良知的人们去努力实现。与家乡文友的交谈,让我浮想联翩。业余的涂涂写写,特别是离开职场后的动笔雅兴,想不到达到了可以结集的数量。静下心来,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一些事,让我感到了生活的充实和意义。
本书的诗创作时间跨度很大,年轻时候的爱好在丢笔多年后与许多文学“归来者”一样,重拾初心。有的诗初稿于十多年前,如《我的胞衣地》《忧伤的山歌已远》《霞光漫过古树间》《童眼睁开》等,尽可能保持原貌,这次没有作大的修改。大部分诗作是近期写的,如《乡村改变着它的所有》《除贫记》《笑容从面颊飞走》等,真情流露,有的可能因匆忙而稍欠打磨。其中一些诗作已在报刊发表,有的被选入选本,但绝大多数一直锁在抽屉、存于优盘。就着悠闲时光,读文友赠书,看报纸杂志,不刻意却又提升了近段生活的质量,充实且快乐。我们这些年龄不小的诗歌爱好者,从多种行业、多态职场归来后,遇上并进入丰富多彩的当下诗歌生态,显得更加成熟。诗坛喧闹,气象万千,观念众多,流派纷呈。诗有用吗?它有什么价值?它与社会、与自身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等等。当然,有的诗人、评论家的思考很有见地,有的诗人才华横溢,而有的诗作却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高不可攀者时有出现。诗歌创作的变革创新一直热度不减,有价值的坚守很有意义,有的诗人长期坚持推崇好诗更是值得敬佩。写诗的人很多,但难以否定的是,诗的影响力变小了。对我而言,诗坛还是那个诗坛,一切更新顺应着某些发展的趋势,当属自然。有想表达的就写点儿,有闲时写点儿,写什么,怎么写,遵从内心。时代的进步与变化,身边生活的点滴,山乡的父老乡亲,都是我的关注点,是我创作的丰富源泉。本诗集的顺利出版,得到家人、湖南省作家协会和湖南省诗歌学会的领导朋友、中国电影出版社和湖南云上雅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支持帮助,深表谢意!
今天又迎来一个好的节气——谷雨,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清晨比头几天清亮许多,雷阵雨也不再莽撞扫兴,远处轻雷几点,面前细雨潇潇。雨生百谷,令人遐想,但它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愿我们珍惜春情,不负春光,继续勤劳,默默耕耘,期待终有所获。
2024年4月19日于星城长沙
诗集《霞光漫过》作品选(六首)
年轮
吉祥词经霜历雪 犹大块青石
祖上每一次弯腰
搬动大山的热爱和温度
默契轻落 致敬屋基的稳固
翠绿缓缓铺展略微宽阔的背景
一大群古树遥远赶来
鸟儿来过一拨儿又来一拨儿
屋梁跨上安稳的肩膀
将嗨哧嗨哧的号子
从瞭望的界坡艰难驱赶下来
锯子斧头刨子各自发声
虔敬地唱给神听
鸭塘界略微张开山口 择吉时
你耸立粗壮有力的屋柱
远方的风来自星空的神秘
温润 擦亮翻山而去的长路
虚掩
何时起 堂屋的门栓闲置
我希望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是不要敲门的 默念好久的
无需惊动门内的那种
“母亲辛苦了一辈子”
汗味拌稻谷秧苗的气息
从檐下跨门槛进来
星光披在她的身后
空菜篮回忆描花绣朵的菜地
砍柴扦担藏在悲伤极少涉足的地方
晚风发出踩稻草的声音
这些都是门开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
“怀念没有门可以阻拦”
堂屋门固守某个恒久的命题
所有夜晚的等待都在推敲
你心里虚掩很久的地名和时间
只需响起咯的一声
猫箱
大火铺温暖的鸭塘界祖屋
猫箱使你离静谧最近
来宝远远摇起它的黄狗尾巴
灰麻色小猫躲在门后
汪汪打过招呼也是欢迎词
几声温柔的喵喵擦亮了猫箱
上了火铺冬意顿时矮了下去
“一年长高 猫还认得你”
没名的猫有满婆一样的警觉
她害怕年轻时见过的山匪
和几波振振有词忽悠的人
来宝名字是穷一辈子的满公取的
猫不关心自己没有名字
火光照亮猫箱时 叫一声喵
一团灰麻色从圆孔即刻溜出
一脸乖萌将 “我思我在”的神情
依偎我远行酸痛的脚边
粮仓
你知道最好的粮仓是山间
弯细的梯田 如我家的杠樵弯
最大的粮仓装满同情
是天灾人祸填不饱的肚子
你扫净自己的所有角落
不如所愿 还是几句埋怨
你默念禾苗得到的春雨和太阳
却在暗房中陪伴空虚的老屋
你为大树成为粮仓的想法 从小得意
怀念身旁 矮你一头的杉树
在家人无力关上仓门时
怀想吱吱长高的那些艳阳天
往事里粮仓记忆空瘪 蜘蛛结网
束缚扁担箩筐 如今杠樵弯荒芜
粮食如一些变节的词汇
背叛了祖辈的祈望和勤劳
水缸
釉色暗淡 在新木楼生长里老去
主家喜事连连 你装满了吉语
完好无损 也联想水井的衰老
子孙屋高出一头 油漆一新
新水缸坐在新火铺旁
等新水井把自来水牵来
你头顶的亮瓦最亮时 水味清甜
水面有张喜悦的表情
你为新人腾空自己 眼神相认
想让亲朋高看一眼
木楼的男人野心勃勃
有用不完的青春和力气
水缸则扳着日子计算
家里何时添一人少一人
归魂
门后弯曲的桑木扁担
不再说挑过的艰辛和血泪汗水
最后是锣鼓唢呐心里明白
把挑担人送上屋后的山岗
先人们都想无疾而终
可野兽与饥饿病痛不那样想
官兵匪患也不那样想
在古树林阴寒凛冽的山岗上
有些不甘在风吹草动
谁还在唱那首悲切的情歌
哪一个孱弱小孩儿在聆听喊魂
命运在翻越和抗争中醒来多次
我听见窗外大风呼呼地起了
几棵小树有着呢喃的表情
大门将会无缘叩响
石碓石磨走进声音的深处
往世和今生的气息还在
木楼大口地呼吸阳光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