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作家网 | 罗建森 时间 : 2025-08-21
分享到: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8月20日,由中国作协、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现代文学馆、河北省作协承办的徐光耀文学创作80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斌出席并致辞。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邱华栋主持。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出席座谈会。
此次座谈会旨在回顾徐光耀文学创作的光辉历程,总结徐光耀文学创作的成就与贡献,引导激励广大作家学习文学前辈的崇高品格和创新创造精神,勇攀文学新高峰。现场播放了徐光耀为座谈会特别录制的视频,他在视频中回顾了自己参军作战、在战斗中练习写作并走上文学道路的往事。从抗战时期的墙报稿、战斗通讯、报告文学,再到《小兵张嘎》《平原烈火》《昨夜西风凋碧树》等优秀作品,徐光耀的创作生涯坚毅而恒久,笔耕不辍、成就卓著。“我觉得我一辈子搞文学,虽然很笨,很机械呆板,但是我爱好文学,我在文学上‘肯钻’,‘肯钻’两个字是我一生的座右铭。我只要爱好文学了,就全生命地去‘钻’它。”他寄语广大青年朋友和文学工作者、文学爱好者,“党给了我创作的生命”,希望大家听党话、跟党走,扎根生活、热爱人民,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张宏森在致辞中表示,徐光耀同志是党和人民军队培养的优秀文艺战士,是历经战火淬炼的杰出作家,是我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忠诚实践者。徐光耀从冀中平原的烽火与硝烟中成长起来,他一手持枪,英勇无畏地战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一手执笔,慨然书写雄健豪迈的英雄史诗,为民族精神存证,为人民英雄立传,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让革命理想的光芒穿越时空,照亮人民砥砺前行的征程。80年的创作生涯,徐光耀以赤子之心记录历史、讴歌英雄、礼赞人民,始终坚持与民族解放、与人民命运紧密相连的文学道路,是当代文学在战争中淬炼成长的生动写照。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值此重要时刻举行此次座谈会,就是为了缅怀抗战英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学习前辈作家的坚定信念与文学精神,弘扬为时代明德、为人民立传的崇高品格,激励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奋进前行,创作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张宏森表示,徐光耀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忠诚诠释者与传承者,他的创作始终倾注于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战士与人民,从他笔下流淌出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更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要学习徐光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将文学创作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血脉,用新时代文学召唤、凝聚昂扬向上的奋进力量。徐光耀是人民立场的执着坚守者与践行者,以矢志不渝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坚守人民立场的光辉榜样。要传承文学前辈扎根人民大地的创作精神、怀抱奉献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徐光耀是文学事业的忠诚耕耘者与守望者,他的精神风范和艺术成就,赢得了广大青年作家和读者的由衷敬仰。要学习徐光耀立德树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必先铸己的精神追求,学习他德艺双馨、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用心发现人才、真心呵护人才、倾心托举人才,不断激发文学队伍活力,使我们的事业人才济济、永续发展。
张宏森表示,抗战历史不容忘却,革命精神永远传承。新时代新征程,文学肩负着崇高而光荣的使命。我们要以徐光耀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赓续红色血脉,以文学的创新活力和崭新贡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常斌在致辞中表示,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在这片热土上,在人民战争的浪潮中,孕育了一大批“一手拿枪、一手执笔”的革命作家,用文学传播革命火种、凝聚革命力量、弘扬革命精神,徐光耀就是其中一颗璀璨星辰。80年在历史长河中或为弹指一瞬,但对一位作家而言,却是将青春与白发、热血与才情悉数奉献给文学的漫漫征程。徐光耀以笔为犁,镌刻时代印记、挖掘人性光辉、弘扬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作家不懈奋斗,勇攀新时代文学高峰。
常斌表示,徐光耀是对党忠诚的文艺战士,始终听从党的召唤,不断砥砺深耕、淬炼文心,以“执拗的清醒”记录党苦难辉煌的历程,用如椽之笔传递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根植人民的红色作家,扎根燕赵沃土,紧跟时代步伐,关注人民命运;是光耀如炬的谦谦贤长,为人谦逊、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坚持真理、敢于直言,满腔热忱、提携后俊,风范如碧树长青。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热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持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悉心培育人才、锤炼队伍,为繁荣发展文学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河北贡献。
阎晶明在发言中谈到,徐光耀已是一位百岁老人,但作为作家的他,却总能让人联想到青春。他的人生道路和文学生涯,对于今天的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而言,具有极强的教育和启示意义。青年作家们要积极向文学前辈学习,要以赤诚之心汇入时代洪流,始终不渝承担使命责任,这也是作家保持创作活力的根本保证;要感恩土地滋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土地和人民永远是作家创作的源头活水;要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言放弃,以创作上的执着追求获得新生;要在艺术上勇于创新,将艺术探索与崇尚和学习经典、从生活中汲取艺术养分结合起来。青年作家如何保持定力、突破自我,既是文学命题,也是人生抉择。希望青年作家们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向,为中国文学百花园增添新的光彩。
“父亲最显著的文学成就无疑是他的抗战文学,这得益于父亲抗战的亲身经历,这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文学之路上,父亲一直秉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践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牢记作家的责任和担当,坚持为人民创作。”徐光耀之子徐丹在发言中谈到,“‘凿真’一直是我最钦佩父亲的一点,也是父亲传承给我以及我们全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河北省作协主席刘建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阎浩岗、白洋淀文化苑徐光耀文学馆名誉馆长周永战、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文学创作员董夏青青、河北省沧州市作协主席赵卯卯在会上先后发言。大家认为,徐光耀是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抗战题材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其一生都与抗战紧密相连,既是从战火中走出的革命战士,也是以笔为刃、用文字镌刻历史的优秀作家。他把抗战书写作为自己一生的文学追求,始终扎根于历史现场与人民之中,以真挚的情感与扎实的笔力创作出《平原烈火》《小兵张嘎》等一系列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不仅生动还原了抗战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人性光辉,更让民族精神在文学书写中得以传承,真正做到了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为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徐光耀的文学人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启示,那就是文学创作唯有胸怀“国之大者”,始终保持对时代的敏锐感知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学精品,以笔墨为时代画像、为民族铸魂,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精神力量。
参加会议的还有河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振儒,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刘秀娟,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黄国辉,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文艺报社总编辑刘颋,青年作家代表何常在、艾诺依、王苗、陈聪、晨飒、蒋在、我会修空调、马亿、周宏翔,以及王婉、李朝全、刘涛、祝晓风、崔立秋、殷杰、李彬、付聪等相关单位部门负责同志。
与会嘉宾会前还参观了“烽火壮歌——徐光耀抗战文学珍品文献展”,透过一页页珍贵手稿,深入感受徐光耀文学创作鼓舞、振奋人心的强大力量。该展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展出,展期自2025年8月20日至9月3日。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