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讯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新闻资讯>湖湘文讯

生态文学专题采风活动常德分队:一场关于绿水青山的文学行走

来源:常德市作家协会   时间 : 2025-11-20

 

分享到:

“站在围垸大堤上,看着那一望无际的洲滩,我想哭,我愿用泪水还洞庭湖昔日的浩瀚。”出生于洞庭湖畔的刘光炳,在结束这次生态文学采风时,发出如此感慨。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洞庭湖洲滩给人的直观感受。

11月11日至15日,由谈雅丽、黄亮斌、易清华、张雪云、戴志刚、刘光炳、舒倩七位作家组成的生态文学专题采风小组,深入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区域,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碧水青山新湖南”文学采风活动,他们亲眼见证了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湿地,如何通过生态治理重现生机。

图片

汉寿县生态环境分局“绿水青山新湖南”文学采风座谈会

一、从开发到保护,湿地的沧桑巨变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汉寿县境内,总面积达3.6万公顷,于2002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沅、澧两水以及长江荆江段虎渡河、松滋河在此汇流,有“涨水为湖,落水为洲”的沼泽地貌特征,是长江中下游区域十分重要的洪水“承接器”和防旱“前哨站”,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然而,这片自然宝藏曾经历过严重的生态危机。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西洞庭湖面临工业污染、过度捕捞、围湖养殖、非法采砂、黑杨种植等生态威胁,湖泊急剧缩小、沿湖水体黑臭、岸线千疮百孔,湿地的生命仿佛被一点点抽干。2018年,西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成为中国山水工程试点,开启了系统性生态治理的新篇章。

二、候鸟回归,生物多样性的见证

在半边湖观鸟亭,作家们幸运地观测到了100多只小天鹅,这一壮观景象让大家惊叹不已。“船在浪里走,鱼跃万顷波……”作家戴志刚浑厚的歌声,在亭内回荡,而作家易清华表示“我是在洞庭湖边长大的,记忆里,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这么多鸟了,今天,它们终于又成群结队地飞回来了!”这些年来,保护区内实施了全面的生态修复工程,包括:退耕还湖、还湿、恢复水生植被、清除杨树及再生萌苗,关闭砂石码头等系统性生态修复措施,12.2万亩退化湿地重现生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鸟类种类从205种增长到226种,每年来此越冬候鸟稳定在3万只以上。

三、现场直击,作家亲眼所见的生态工程

采风期间,作家们实地考察了多个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蒋家嘴莲塘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和枇杷坳湿地修复项目的成效让作家们印象深刻。通过“农村改厕+河湖联通+黑臭水体整治”综合治理模式,曾经的“臭水沟”摇身一变“清水塘”。如今,岸边绿柳成荫,水面倒映着天光云影,勾勒出江南水乡般的静谧画面。更令人欣喜的是,采风的作家们看到当地居民在此悠闲垂钓,这不仅是对治理成果最直观的肯定,也展现了人水和谐的新景象。在毗邻的枇杷坳湿地修复项目区,作家张雪云用手机记录着眼前的美景,她赞叹道:“这才是洞庭湖该有的样子!”

作家们还参观了已关停的工厂旧址,蒋家嘴镇曾是汉寿县的工业重心,聚集了众多工厂企业。为“还洞庭湖一湖碧水”,当地坚定推动高污染工业企业全面退出或完成环保改造。这一转变虽经历阵痛,却为洞庭湖的水质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岩汪湖镇采访中,易清华、戴志刚、谈雅丽三位作家,还亲身参与了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志愿者清理湖面垃圾的活动,他们一边体验湿地保护工作的艰辛,一边进行现场采访。作家谈雅丽说:“我和西洞庭湖湿地特别有缘分,和很多志愿者都有交流,也为此写了很多文章。我愿意一次次赶赴这里。”她希望倾听各位生态保护者的故事,了解保护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用笔记录最真实的事迹。

采风小组集体采访了87岁上岸渔民曹景红,他是保护协会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还有杨志明、黄华茂等,都是在湖上打了一辈子鱼的渔民,最后成了洞庭湖十年禁鱼中的护鱼先锋与环保志士。保护协会会长刘克欢告诉我们:十年来志愿者协会累计清理白色垃圾8000吨,制止违法捕鱼、毒鸟猎鸟行为140多起,除此以外,协会向周边居民区进行生物多样性科普、普法宣传,公益研学等行动,这些志愿者不仅是湿地守护者,也是生态文明的传播者。作家舒倩表示:“保护协会志愿者们所展现出的无私奉献与坚定守护的精神,令我们由衷敬佩!”

在蒋家嘴国控断面自动监测站,汉寿监测中心的袁明辉站长告诉我们:该断面从以往长期处于Ⅳ类水质,到近年来基本稳定在Ⅲ类标准。就在我们实地考察中,一些冬泳爱好者正在湖中畅游,这一场景直观地反映了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四、向东行走,西洞庭与南洞庭的交界处

为更加全面了解西洞庭湖的生态保护与毗邻的南洞庭湖的关联性,采风小组绕道沅江市,在沅江市生态环境局的带领下,采风小组参观了西洞庭湖与南洞庭湖的航道交界位置及相关生态保护的情况。采风中恰逢在益阳地区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的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彭石序,他对采风组深入扎实的作风给予了肯定,并就相关情况作了交流。

15日下午,采风活动圆满结束。五天的采风活动,不仅让作家们收集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洞庭湖生态保护的成效与挑战。“如今生态文学已从单一的系统内创作者,转向多元化发展。”湖南省生态文学分会负责人黄亮斌在座谈交流会上表示。作家们笔下的洞庭湖故事,将成为湖南生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这个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与实践,也将有力地推动整个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保护。

通讯员:舒倩、刘光炳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