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5-10-31
分享到:
本网讯(通讯员 袁硕望 丁亮)10月29日,湖南省第二十四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师生一行50余人走进益阳清溪村,在这座被誉为“山乡巨变第一村”的文学村落中,开启了一场“扎根大地、对话经典”的沉浸式学习之旅。此次活动旨在践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让作家们在文学原乡中汲取灵感,明晰“为人民抒写”的创作方向。

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内,7.9万余册作家签名书籍构成的“文学长城”令人震撼。师生们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毛泽东文学院副院长、鲁迅文学奖得主纪红建的带领下,参观了《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中国当代作家文学成就展》。在报告文学展厅,学员们惊喜地看到了纪红建老师的多部报告文学作品,师生们边走边聊,围绕“经典乡土文学的当代传承”“新时代乡村叙事的创新路径”“报告文学的时代性与文学性”等话题各抒己见,纪红建就如何开展报告文学的采访和创作畅谈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学员们深受鼓舞和裨益。
清溪村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出生地,更是其经典作品《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的创作原型地,承载着中国乡土文学的深厚基因。师生们驻足周立波故居,在百年老宅的青瓦木梁间,通过泛黄的手稿札记、珍贵的文献资料,回溯作家扎根家乡体验生活、书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创作历程。“周立波先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确立的创作观,至今仍是我们的根本遵循。”学员们感慨道,这种“把书桌搬到田间地头”的创作态度,为当下写作提供了鲜活范本。
在清溪村的作家书屋群落,师生们先后走访了迟子建、阿来、王跃文等特色书屋。这些由民居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间藏书逾3万册,既保留着乡村的烟火气息,又充盈着文学的精神滋养。在周立波书屋,师生们与当地村民作家围坐交流,听他们讲述清溪村如何从文学原型地发展为国家4A级景区,如何通过21家特色书屋集群实现“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当代实践。
此次清溪村之行,将实地调研与文学研讨紧密结合,让学员直观感受到“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深刻内涵。副班主任梁伊涵说:开展此类实践活动,有利于引导中青年作家传承周立波等前辈的创作精神,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中捕捉灵感,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