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5-10-25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鲁丹 摄影 丁亮)2025年10月24日,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湖南毛泽东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十九期“文学名家讲堂”在长沙举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带来了以《行走的边界与文学的无限》为题的精彩文学讲座,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代表、湖南省第二十四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学员聆听了讲座。讲座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毛泽东文学院副院长纪红建主持。


徐剑以“文学的诗外功夫、报告文学的功夫在行走”作为开篇,深刻阐述了“行走的边界”与“文学的无限”之间高度统一的内在关系。他从哲学意义出发,指出世界与众生是可知的,通过“行走”,人不仅能抵达地理的尽头,也能触及灵魂的边界,从而无限拓展文学的空间,证明文学是辽远而无边界的。
他结合自身历时八载创作《昆仑山传》、寻找黄河源的艰辛经历,分享了“行走”对作家生命的深刻塑造。他认为,“行走,是一种精神和灵魂的拯救”,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能让人看淡生死名利,使作家的情感世界变得既伟大又渺小,既轻又重,最终归化生命,纯粹书写。
在探讨文学的本质时,徐剑用“启蒙、觉醒、照亮、指路、取暖”五个词凝练地诠释了文学的含义。他将文学的最高精神品质归位于“情”,强调其核心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与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情怀体现在对人性之善、人情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虔敬之中。
针对创作实践,徐剑给出了恳切的建议。他勉励作家要多读好书、经典之书,以拓宽视野,提升写作质量。他特别指出,当前报告文学创作普遍存在结构单一的问题,作家应努力寻找最适合叙事内容的结构形式。此外,他以在西藏的采访经历为例,告诫作家不要拒绝任何一次采访机会,因为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一部等待挖掘的丰厚书籍。
讲座最后,徐剑勉励所有写作者,不仅要读“书架上的书”,更要读“人生之书”,去书写那些真正感动于心、打动人的故事,用思想的光辉照亮自己的写作之路。
“文学名家讲堂”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湖南省作家协会发起并主办的。旨在加强文学交流、开阔视野、开拓文学思维、提高文学创作力和鉴赏力、提振文学湘军实力、培养和造就文学名家大家的公益性文学活动,从2012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三年历程,广受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好评,已经成为湖南文坛一张响亮的名片。
人物链接:
徐剑,云南省昆明市大板桥人。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出版“导弹系列”“西藏系列”的文学作品30 余部,700万字,代表作有《大国长剑》《东方哈达》《大国重器》《经幡》《天晓 1921》,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全军新作品一等奖”、“三毛散文奖”等全国、全军文学奖,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文艺家。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