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刘克邦:西瑶绿谷行

来源:《湖南文学》   时间 : 2025-09-04

 

分享到:

暖阳融融,和风习习,在春姑娘羞答答地即将翩然离去的时节,我与省会几位既是艺术家又是挚友的伙伴相约,一同踏入了旖旎而神奇的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开启了一场难忘的探秘之旅。

桃源坪,温柔,恬静,幽雅,像一位深居庭院的闺秀,于悄然无声中静守着岁月的秘密,在时光的流转中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走进桃源坪,满目青山,层绿尽染,草长莺飞,清新又馥郁的空气迎面扑来,让我们迷醉。在这天然的氧吧中徜徉,仿若不经意间坠入仙境,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仿佛真有绿衣仙子为我们开道,极目远眺,天蓝水绿,山花灿然,绿意浩荡,身心不由自主地飘飞起来。

东道主的笑容比山间的山花还要灿烂,乐呵呵地将我们迎进屋子,握手,问候,让座,泡茶,还递上一碗醇香四溢的米酒,恨不得将瑶族同胞的所有热情与温暖全都奉上。

我们围坐在一起,像久别重逢的亲人,拉起了家常。“这酒太好了!”我轻抿一口,醇厚的酒香瞬间在唇齿间弥漫开来。“我们自酿的,取山间纯天然的溪水而酿,无污染,零添加,矿物质丰富。”能干的女主人爽朗而笑,眉宇间满是自信的光彩。我指着满屋子封坛的酒缸问道:“销路怎么样?”她爽快地回答:“供不应求。”“卖多少钱一斤?”“五六块吧。”“一年有多少收入?”或许是当着众人的面,不愿轻易泄露商机,女主人腼腆一笑,没有回应。旁边有人补充,二三十吨产量不成问题。我长期与数字打交道,稍加思索,心中便有了答案。我暗自惊叹,比我的收入高多了。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锣鼓声声,宁静的村子热闹起来。晒谷坪中央,两位身着绚丽瑶族服饰的姑娘,面目清秀,绚丽多姿,手捧两头大、中间小的长鼓,在八仙桌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们在狭小的桌面上游刃有余,时而如灵动的鱼儿在水中畅游,时而似展翅的雄鹰搏击长空,旋转、翻滚、跳跃、击鼓……每一个动作都自然连贯,行云流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瑶族人勤奋劳作、艰苦创业的场景,释放出瑶族同胞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奋进的精神。虽然没有舞台和灯光的陪衬,但她们的表演专注而投入,情感真挚,纯粹质朴。我们像着了魔的孩童,一眼不眨地紧盯着舞台,雀跃的心随着鼓点和舞步的节奏一起跳动,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姑娘们精彩表演的真心欢喜和赞赏。

屋子的主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盘光雄,他曾经是一名老师,使命感驱使他毅然离开了心爱的讲台,全身心投入到长鼓舞的传承事业中。他钻研技艺,培养新人,组织表演,潜心创作,宣传推广,默默无闻地为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做出了应有贡献。

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姑娘们跳的是长鼓舞,展现瑶胞搭屋建房的过程:平整地基、准备工具,到上山砍树、锯树,背树下山……是12套动作的“小打法”。还有24套动作的“中打法”和36套动作的“大打法”,比这个场景要大,难度更高。

他一副专注且认真的样子,不厌其烦地跟我们讲述舞蹈展现的过程,让我对这个朴实、憨厚的中年汉子肃然起敬起来。是啊,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像他这样热心、执着且无私奉献的守护者和传递人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湖南省第四届“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落户这里,正是凭借它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这耀眼的光环实至名归。

村头,古老参天的红豆杉傲然屹立,像一位长年守候在山林,吧嗒吧嗒抽着水烟袋的老农,不停地向来客诉说着西瑶绿谷往昔的故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夯土墙屋,在为瑶族男女老少遮风挡雨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在翠绿的背景上刷出一抹温暖的桔黄,尽显一派祥和与生动;纵横交错片石镶嵌的小道,宛如一条条精致而温馨的丝带,在烟雾缭绕中穿过房前屋后,向山坳深处延伸;层层攀缘的梯土里,黝黑的泥土泛着油亮的光泽,洁白的萝卜菜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几只小黄狗撒着欢儿,蓬松的尾巴摇个不停,颠着碎步,忽前忽后在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身边奔跑……

山峦绿谷醉了,蓝天白云醉了,我们也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频频回首,流连忘返!

夕阳西下,暮色如轻纱般悄然笼罩大地,西瑶绿谷收起了白日里的明艳,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愈发显得美妙动人。朦胧中,山峦的轮廓在天地间勾勒出一条温润而令人心驰神往的曲线,仿佛深藏着无限不为人知的奥秘。

在一栋民房前,我们停下脚步,稍作休憩。有人打牌消遣,有人品茗畅谈,欢声笑语中,大家渐渐驱散了行走的疲惫。摄影家陈际却闲不下来,手不离相机,四处环顾,继续寻觅令他心动的画面;书法家陈羲明紧跟潮流,打开手机与DeepSeeK 对话,反复询问关于百年红豆杉的种种问题,并要求软件以其为题创作诗词文章,自始至终沉浸在对旖旎风光的回味与眷恋之中。

一旁,一群瑶族大爷、大妈随意席地而坐,身旁散落着斗笠、篓子,还有许多大小不一、鼓鼓囊囊的编织袋、麻袋和布袋。袋子里不知道装着些什么东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走过去一看,只见那些袋子口露出来的尽是些新鲜、嫩绿的茶叶。“野生茶,山上摘的。”见我反复察看,一位大妈主动介绍。“山上有这么多的茶叶?”二十多个袋子的茶叶,多的有二三十斤,少的也有十多斤,其量不少,我心存疑问。“山上到处都是,只要你动手,勤快。”旁边的大爷插话。“一天能摘多少?”我又问。“十多斤吧,手脚快的会摘得更多。”大妈回答。“卖多少钱一斤?”了解到他们是在等候收购后,我刨根问底,想探个究竟。“三十块一斤。”一个老人从屋子里出来,接过话题。一番交流,我得知他是这民宿的主人,叫盘继林。因为瑶族的先祖是盘王,这里的瑶族人都姓盘。他曾是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的副主任,退休后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婉拒了女儿让他进城享乐的提议,在山窝窝里搭起来自己的暖巢。有了闲暇时间,加之熟悉门路,他不甘寂寞,满腔热情,为村民牵线搭桥,担任起外销“山货”的联系人。

正说着,一辆小货车开了过来。大爷、大妈们纷纷起身,提起装满新鲜茶叶的袋子围拢过去。车上下来两人,麻利地卸下一台小地秤和二十多个塑料筐。没有过多的客套话,也没有繁琐的讨价还价,交货、验货、过秤、算账、转款、装车,整个过程干净利索,一气呵成。

不一会儿工夫,收购者固定好车厢的货物,收拾起工具,心满意足地驾车离去。大爷、大妈们瞄着手机微信“钱包”上的数字,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皆大欢喜,并且约定,明天在此时此地再相见!

据了解,才知道西瑶绿谷浑身是宝。除了这野山茶之外,野生猕猴桃、山葡萄、竹笋、蕨菜、蘑菇、木耳等“山货”自然生长,随处可见,随人采摘。过去,山民们自采自食,现在通讯与交通发达了,与外界的联系紧密,这些东西都能运出山区,及时变现,山民的腰包也随之殷实起来。

夜色渐深,四周一片寂静。密林深处,小货车的红色尾灯一闪一闪,忽左忽右,洒下一路的光斑,最终消逝在道路尽头……

汽车,左拐右转,蜗牛般地在盘山公路上爬行。窗外,满目葱茏,绿意盎然,枝叶随风摇曳,花草肆意绽放,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更显妩媚与灵动。

珠湘源,位处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域,是观光旅游的热门打卡地。这里,最高处海拔1470米,四季气候温暖宜人,尤其在酷热难耐的夏季,更是城里人避暑休闲的绝佳去处。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是武水河的发源地。其水流各有所爱,各为其主,往南注入珠江,往北流向湘江,独享珠江、湘江两大水系源头之一的美誉。因此,它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珠湘源”。

20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开山劈石,拦腰建坝,建起了分水坳水库,将宝贵的水资源控制和利用起来,既有效抵御了洪灾的侵犯,又为农田灌溉、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水源。我去过很多水库,但都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新建水库还是第一次听说。原来,大家同在一个“炉锅”里吃饭,集中投资和劳力比较容易,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一声号令便能完成;后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们“分灶”吃饭,“各扫门前雪”的思想难以避免,兴师动众建水库便不再那么容易了。临武人眼光长远,心胸明亮,抱成一团,迎难而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可见一斑!

我们下得车来,驻足眺望,一派山河壮丽、气势磅礴的景象尽收眼底。这里,四面群山环绕,悬崖峭壁巍峨挺拔;中央聚水成湖,水面一平如镜,波光粼粼。平面与垂直相映成趣,刚毅与温柔和谐共存,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宛如天工雕琢、翡翠般质地、造型别致的“聚宝盆”,令人叹为观止。

半山腰处,一排排精致新颖的木板房亭亭玉立,错落有致,是独具慧眼人的“杰作”——兼具餐饮、住宿和娱乐功能的民宿点。据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人们像潮水般的从四面八方涌来,小孩跟大人,青丝扶白发,靓女轻拽帅哥的衣角,散落在山腰、峰顶、库脚、林间和羊肠小径中,看山,看水,看花鸟虫草,看天然的生态,到处一片笑呵呵、喜盈盈的欢乐的景象,其热闹场面不亚于繁华的集市。

遗憾的是,由于长时间没有下雨,水库水位持续下降,泥石裸露出来,水质亦稍欠清澈,使这原本绝美的景致略显逊色。但我坚信,这不是它的本来面目,珠湘源那份独特的风骨依然存在,无需多久,它会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再现往日的完美风姿!

一阵山风吹过,携带着树木花草的清香,清悠悠、凉兮兮的,拂过脸颊,舒卷心帘,让人如沐春风,豁然开朗起来。我突发奇想,张开双臂,抖落一身尘埃,借一股神风之力,俯身将这生动的“高峡出平湖”的实景巨图平地揭起,仰首踮脚将它悬挂天庭……

樱花,花朵虽小,花期短暂,但开得热烈奔放,谢得干脆决绝,象征着纯洁、坚韧、团结和壮烈,有其独特的魅力。

到了西瑶绿谷,樱花谷是不容错过的打卡之地。

入口处,麻石围砌的圆形底座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像一位威严端庄且不失礼仪的守门人,热情地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那石头,光滑圆润,沉稳厚重,材质优良,造型得体,绝对是立碑的好料。同行的书法名家鄢福初格外上心,上前仔细端详,连声赞叹“好石”!我们心领神会,知道他定会不负东道主所望,挥毫泼墨,在此石上留下珍贵的印记。

踏入樱花谷,山峦环抱,溪泉潺潺相随,整个山谷幽深静谧,蜿蜒曲折,绿荫如盖,是一处绝佳的观光胜地。若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条盘踞在大地怀抱中的巨龙,摇头摆尾,蓄势待发,仿佛随时都将腾空而起,直入苍穹,去追寻那璀璨的星辰和皎洁的月亮。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是,在这全长7.8公里的峡谷中,3000多株樱花树,犹如一群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仙女,与绿水青山合欢共舞、笑逐颜开。每到花季时节,它们一个个争先恐后,伸展花枝,绽放花蕾,尽情地施放粉白、绯红色彩,形成一条绚丽夺目、蔚为壮观的樱花长廊。

我们兴致盎然,沿着隔空架设、两边设有护栏的木板栈道漫步前行。脚下,潺潺流水叮咚作响,似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两旁,茂林修竹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我们微笑致意。我深吸一口清新湿润的空气,丰富的负氧离子浸入心脾,顿感心情舒畅,一身轻快,犹如置身于梦幻般的“蓬莱仙境”之中,所有功名利禄、烦恼忧愁瞬间抛至九霄云外。

我们来的时候,樱花盛放时节已过,无缘欣赏到那樱花烂漫、万花齐放的壮丽景观。不过,幸运的是,在连绵的樱花丛林中,仍有一些树上的樱花在顽强地绽放,粉红或洁白的花朵稀稀疏疏地挂在枝头,煞是可爱,虽不如樱花盛开时那般繁茂,却依然不失妖娆圣洁的姿容,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我曾看过一部外国灾难影片《海啸与樱花》,片中那惨烈悲壮的场景至今仍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此时此刻,凝视着眼前的樱花,我不禁思绪翩跹,联想到影片中所表达的“生命可以终结,精神不可摧毁”的深刻意蕴,感慨万千。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诸多的不确定性,甚至毁灭性的打击,但只要我们的信念不熄,精神不倒,就如同这樱花谷中的樱花一般,哪怕遭遇狂风骤雨,艰难挫折,依然能够再度绽放,辉煌灿烂。

是啊,樱花之美,不仅是风景的装点,让春意辽阔、浩然,更是生命璀璨的飞扬、精神顽强的坚守!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