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省生态文学 时间 : 2025-08-25
分享到:
大湘西的山水,是渗入骨血的,亦是生活在此间的人们灵魂的底色。沅水的浩荡,酉水的缠绵,雪峰巍峨,武陵清俊,放眼处,尽是峰峦层叠,林木繁茂。那些在大山深处、沟壑溪涧、田埂石缝、老屋前后倔强生长的郁郁菁菁的草木,从某种意义上说,像极了这里的人们,或者说,这里的人们,像极了此间的草木。一个如草木一样的人,该是清芬而谦和的。
读罢同乡兄长张远文老师的散文新著《大地时辰》,合上书页,心中久久盘桓的意象,竟非书中具体描摹的某处风物或人事,而是一棵伫立于湘西旷野上的苦楝树,一棵苍劲坚韧的苦楝树。这棵树,便是远文老师。这棵树饱满的果实,便是他笔下肆意流淌的《大地时辰》。
根系深扎
苦楝树,是湘西大地上最常见的身影,耐瘠薄,抗风雨,春有淡紫碎花,夏有浓密绿荫,秋有串串金果,冬有嶙峋风骨。生性坚韧的苦楝树,根系深扎,能在贫瘠的土地上汲取养分。远文老师便是这样一棵深深扎根于“沅江酉水流域这片土壤”的树。他的散文集《大地时辰》是本很特别的书,没有任何名家联袂推荐,甚至没有一个动人的序言。它只是如土地般安静朴素,以“大地”为经,“时辰”为纬,五个小辑如年轮般层层展开,写人写景状物,非走马观花,而是深掘与回溯。他写“惊蛰·平旦”的《半瓢月光》《大地上的时辰》,写“秋分·日稷”的《乡居笔记》《望村》,写“小雪·人定”的《五更惊觉家山梦》《青出于蓝》……字里行间,是对脚下土地近乎虔诚的贴近。他俯身倾听大地的脉搏,记录“生生不息的人、事、物”,呈现最原初、最本真的“原乡”图景。这份深耕,源于骨血里的家园之爱,是一棵苦楝树对大地母亲最深沉的回馈。
然而,深扎的根系,也意味着一种选择性的孤独。这是一份深厚的大地情结与孤独的守望。在信息爆炸、人心浮躁的当下,执着地回望乡土,探寻那些被现代性洪流冲刷的“隐秘的虎溪书院”“龙兴讲寺的梵音”“初醒的码头”,需要相当的定力与勇气。这是一种文化守望者的自觉,或者说是孤独,如苦楝树独立于旷野,承受着风雨,却也因此拥有了最贴近大地的视角,最乡土的表达,最清醒的思考。远文老师的文字,便是在这份孤独的守望中,沉淀出如《丹书铁券》般的厚重与苍凉,《如是我闻》般的渊厚与澄澈。
枝干遒劲
苦楝树的枝干,常显嶙峋遒劲,历经风霜而愈发坚韧。这恰似远文老师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以及哲思锋芒的凸现。身为“中学高级教师,文化学者,制片人”,多重身份并未稀释他对文字的虔诚。他亦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更是笔耕不辍的实践者。从《醒着的灵魂》到《河流在人间》,再到这部《大地时辰》,他的文脉清晰而坚定,视野阔大而深远,笔法古雅而朴素,情绪内敛而饱满。在遍地经纬中,他会摇动一棵树,西辞东归中春上书山,在茶的遇中踏上柳子之野,无论是在垣上初醒的码头,还是在遥远的下午想起一个人,都无不透着诗意与哲思的灵光。他的文字,绝非简单的乡土风情画,而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探赜索隐乡土生活和生命形态”的利器。
这遒劲的枝干,支撑着繁茂的哲思之叶。远文老师饱读诗书,学养深厚,这在他对“柳子之野”“江阁与草堂”等历史人文的钩沉中可见一斑。他将这份学养内化为笔端的锋芒,在叙写“左邻右舍”的日常、“树下的唠叨”的温情时,总能“探询生活与生命的繁杂命题”,追问存在的意义。《大地时辰》的魅力,正在于它不仅是地域风物的记录,更是关于时间流逝、生命本质、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如同苦楝树在风中低语,诉说着时间之外的哲思,又通过时间编码完成一种深度的自我叙事,在时间的褶皱里重构乡土秩序。
花叶扶疏
苦楝树的花,细碎淡雅,不争奇斗艳,却自有一番清芬;它的叶,浓密青翠,为大地投下绿荫。《大地时辰》的字里行间,便弥漫着这份细腻的情怀与自然而然的光芒。他对“肖家桥”“明月山”的描绘,笔触如工笔,又如水墨烟雨,充满诗意。读到他写《烟雨肖家桥》,那文字氤氲的水汽仿佛瞬间漫过我的眼睫,深有感触,似曾相识。在写《与卓雅老师的零距离》,又情真意切;记《新春归乡记》,乡愁浓郁。这份情怀,是我们大湘西人特有的对山水万物的一片深情,是“置身其中”的生活态度自然流露的芬芳。
远文老师或许提及到生活与创作的某种艰辛,但整部作品传递的,并非悲情,而是一种坚韧后的明亮,明亮后的豁达,豁达后的坚定。他坚信通过深掘这片土壤,能呈现“必然会至的光芒”。这光芒,是文化根脉的薪火相传,如“中华书山赋”的铿锵音韵,是平凡生命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的微光,更是作者本人对文学、对故土、对生命不灭的热爱与信念。如同苦楝树在深秋挂满的金黄果实,历经风雨,终将生命的馈赠回赠给大地。
果香弥漫
立于大地时辰之上的远文老师,这位湘西大地的赤子,这位文学虔诚的行吟者,用《大地时辰》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时间与空间交织的精神原乡。他如一棵苦楝树,孤独而韧性十足地立于沅水之滨、中华书山之下。根,深扎故土,汲取养分;干,遒劲不屈,承载文思;花叶,扶疏有情,散发芬芳;果实,沉淀智慧,昭示光芒。
读《大地时辰》,便是倾听一棵山尖尖的苦楝树在大湘西的风声月色中,与大地、与村庄、与时辰的深情对话。唯有热爱,唯有执着,唯有思考,个体渺小的生命才能如这树一般,在广袤的时空里,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真正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没有起点的水,不知终点的岸。真正的时辰,并不在钟表的齿轮间,而在“鹞子翻身”的弧线里,在“豆子落泥”的瞬间中,在苦楝树年轮记录的光阴深处。看罢,读罢,心潮潮的,眼润润的,于是写下这篇印记,这是写给远文老师,也是写给所有被家乡这一片青绿而灵性的山水滋养,并心怀敬畏与热爱文字的每一颗醒着的灵魂。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