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3-10-21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陈欣)10月21日,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毛泽东文学院承办,长沙市作家协会、宁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的肖辉跃生态文学作品《醒来的河流》分享会在毛泽东文学院举行。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省作协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谢宗玉,省作协副主席沈念,贺秋菊、刘哲、晏杰雄、刘长华、黄亮斌、周月桂、彭湖、张雪云、易清华、陈嵘、简媛、张觅、胡宇、贺小平等作家、评论家,湖南省第二十二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和第十一期新疆作家班学员等8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副主任、长沙市作协主席纪红建主持。
会议现场
《醒来的河流》是湖南宁乡作家肖辉跃创作的生态文学作品。作者基于从2013年到2022年10年间连续、系统的观察,以一年时间为线索,用随笔形式记录了靳江流域(湘江一级支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万物生长及物候变化,铺展开一幅新世纪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与博物学画卷、一段人与自然的传奇历程、一张河流生命共同体的巨大关系网。本书讲述的既是一条河流的生命历程,同时也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觉醒。歌颂了人与河流、动植物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倡导融入大自然去体验更深层次的奥妙与乐趣,以更平等,更和谐的方式去保护河流生态系统。
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讲话
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对肖辉跃表示祝贺并讲话。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生态环保的重要指示精神,省作家协会联合省直有关部门举办了“青山碧水新湖南”文学创作征文活动。《醒来的河流》是我省首届“青山碧水新湖南”文艺创作征文的获奖作品,也是湖南生态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草木丛林,皆可入文,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来源,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他鼓励作家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生态文化,深刻挖掘生态理念的新时代内涵,展示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念的深入人心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人文渐变,讲好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湖南故事,创作出有情感、有温度、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力作,为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推动湖南文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醒来的河流》是湖南首届生态文学创作研讨会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的重要成果,也是一部生态文学力作。《醒来的河流》不仅有人与自然的深情对话,也饱含一个作家对人类应该如何生存的觉悟和省思,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经验、情感和精神,并灌注在了她的字里行间中。肖辉跃更是通过独特的听觉,建构了属于靳江特有的“音景”,声音的“唤醒”是值得关注与重视的艺术探索。书中大部分鸟类、鱼类等动物及人物的出场,都是先闻其声,各种声音在文本中“引吭啼唱”,不断发出声响的动态世界正在“唤醒”靳江河畔的“左邻右舍”。
生态文学作品《醒来的河流》封面
作者肖辉跃对现场专家的发言表示感谢,同时分享了创作本书的心路历程。童年时期,肖辉跃随父亲到靳江坐船,靳江的花、鸟、鱼等,在她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参加工作以后,她又发现两种在靳江消失多年的鸟,鹭鸶和喜鹊又重新出现。是什么原因让鹭鸶和喜鹊回归呢?靳江流域还藏着多少大自然的秘密故事呢?作为一个观鸟达人,肖辉跃对家乡这条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的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她把关注的目光重新投向家乡,回到靳江河畔生活,自创了一种“自然养鱼法”,建了一个观鸟“自留地”,自称之为“鸟托邦”。在长达十年的连续、系统的观察之后,肖辉跃在靳江流域记录到192种鸟类、32种鱼类、16种蜻蜓、28种两栖两爬类、以及8种哺乳动物。随着人们爱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增强,肖辉跃相信,这些纪录迟早会被打破。
与会人员合影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