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讯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新闻资讯>湖湘文讯

他的世界,跨越湖海

来源: 岳阳发布   时间 : 2023-09-26

 

分享到:

文学根何在,龙舟下汨罗。1968年,韩少功报名下乡赴汨罗插队,1974年担任汨罗文化馆干事,2000年起又季节性定居汨罗。汨罗成为韩少功的第二故乡和文学创作“原乡”,他立足屈原曾经行吟的土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很多享誉海内外的文学精品,让世界更深入认识和了解湖南、岳阳和汨罗,让作为蓝墨水上游的汨罗江更加生动、更加丰盈。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教授 黄 灯

“汨罗作家群”的形成延续了韩少功对海南作家辐射的路径

在当代作家中,韩少功对年轻写作者的扶植,始终充满了罕见的热情。在海南作协期间,他创造条件为年轻人的出场提供展示平台。1996年《天涯》改版,从第二期开始,韩少功就在“文学”栏目开始“新人工作间”子栏目,从整体上促进了海南文学风貌及文学生态的改变。2000年5月,韩少功阶段性地定居湖南汨罗八景后,汨罗的文学生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批本土作家很快成长起来,“汨罗作家群”由此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韩少功的返乡和“汨罗作家群”的形成,绝不仅仅是一种偶然巧合,而是延续了韩少功对海南作家提携和辐射的路径。可以说,韩少功的来临,为汨罗隐匿的写作群体注入了钙质并确立了主心骨。

具体说来,韩少功对汨罗作家群的辐射,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帮扶式辐射,类似师傅对学徒的提携和指导;其二,感召式辐射,因为韩少功知青岁月与当地居民深度而长久的交流,直接影响了一些人追随他的脚步走上创作道路;其三,渗透式辐射,在汨罗,有一批以韩少功为对象的本土批评家,他们一方面研究韩少功,另一方面又在他作品的渗透下进行创作。概而言之,这些土生土长的汨罗作家,对韩少功的创作有着强烈的情感认同,同时在文学资源和精神启蒙上深受他的滋养。

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韩少功研究所所长 杨厚均

作家韩少功的“汨罗模式”

一百多年来,中国作家乡村经验的获取大致已形成了三个模式,一是儿时乡村生活模式,这是最为普遍的自发而非自觉的模式;二是各种机构团体组织的短期“深入生活”的采风式模式,这一模式下的乡村经验不可避免带有某种程度的浮光掠影色彩;三是从解放区文学开始在新中国成为规范的行政派遣式的挂职模式。

作家韩少功汨罗乡居生活可以视为现代以来中国作家获取乡村经验的第四种模式,是一种自觉的而非自发的、长时间定居的而非短期客串的、个人的而非组织的全方位深度融入的汨罗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韩少功既抵近乡村底层又保持反思距离的主观意图;对韩少功作家身份、情感、思维方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体现在其创作的变化之中;韩少功的汨罗模式对周边的文学生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当下文学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岳阳市作协主席 舒文治

在“山南水北”涵养地方文学生态

从韩少功的文学世界引出的话题难以穷尽。站在非专业的角度来观察,把自己和一群地方写作者摆进来体察,我感觉到了韩先生还有另一个功莫大焉的贡献,他多年来在“山南水北”涵养地方文学生态,为汨罗文学生态乃至文化生态建设布雨施肥,加持赋能,培根固体,示范力行。他影响的是汨罗,其意义却不局限于汨罗,也超越了湖南海南两地,在当今文坛负面评价较多之时,犹如一股清风清流,是为鲜明对比,有着特别的意义。

“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看哪里?个人认为,可看“山南水北”,韩先生在这里营造了一个负氧离子充沛的小气候,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当代文学场域,是一个强磁场,对汨罗本土作家产生着守正创新的影响,对汨罗江流域作家群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凝固剂的作用,对地方文学生态是阳光普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的影响和滋润是跨年代的,汨罗老中青三代写作者均受益。他影响的方式是辐射型的,从指导、扶持个体创作到影响写作者精神成长,从影响一个小群体到影响一个地方的文风、社会风气乃至赓续地方文脉、建设精神家园。

1111111.png

山高水长,湖海一家。1988年,韩少功乘风南下海南,怀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境界,以一双慧眼和满腔热情,关注普通百姓生活,思考宏伟时代课题,将生活与创作有机融合,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当代文学最具影响力和思辨精神的作家之一,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9月24日,“湖南与海南——韩少功文学世界的两个重要空间”研讨会上在汨罗举行,来自湖南和海南作家、评论家、学者相聚一堂,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为当下文学带来新的思考。

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 胡革平

推动两省文学高质量发展

韩少功老师的写作深深地植根于当代思想潮流,思索时代变革,不断拓展文学的边界。深入研讨他的创作和创新精神,对新时代文学创作、做好新时代的文学工作具有深刻的启迪。湖南和海南是其创作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空间,两者互为补充,交相辉映。从“两个空间”的角度对这样一位重要的作家及其创作展开研讨,必将更好地理解韩少功的创作风格、思想内核、艺术追求,同时对于总结和梳理两省文学发展的规律,深入推动两省文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省作协主席、天涯杂志社社长 梅国云

他始终怀揣道义感、人民性、创造力

湖南省作协和海南省作协亲如一家,湖海相连,德才兼备的韩少功老师如一颗明星、一把火炬、一盏灯光照耀着中国的文学天空。在当今文学的生态环境里,他始终坚持着道义感、人民性和创造力,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他的"大德"力量应该成为文学界、学术界、思想界一个关注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把韩少功老师带来的这样一股清泉行成一道道清流,流向四面八方,不断影响着更多的人。

海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刘复生

韩少功的写作真正继承了鲁迅文学的批判性传统

韩少功是从汨罗走出去的世界性作家,如果说韩老师是文学界的思想家的话,那么,他表达的也是只有文学才能表达的思想,是超出一般思想的思想,这种思想本身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解药。一般的思想总难免会走向固化,韩老师的小说和杂文却内在包含着左右互搏的因素,它拒绝站在一个固定的立场上。它质疑思想的固化,并且连自己的质疑也加以质疑。但另外一方面,他的文学却有着坚定的原则性,那就是人民性立场。他对抗一切虚无主义,不管是具有伟光正形式的历史主义,还是颓废的个体主义。

韩少功的写作,真正继承了鲁迅文学的批判性传统,也接通了近代以来的西方美学精神,它就是昆德拉所说的小说的智慧。它在本性上具有反讽气质和反媚俗的性格。因而往往表现出混杂性,介入性。文学不是开辟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空间,让我们逃避,而是镶嵌在社会实践之中。对于韩少功来说,办杂志,写杂文,写不像小说的小说,都是大文学行动的一部分,这也是文学作为思想存在的理由。

海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张浩文

韩少功是新时期进行乡村建设的典范

返乡之后的韩少功对我们的文化启示是什么?这关涉到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中国式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里,乡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乡土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以道德感召和文化引领,推动了乡土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除了提供保境安民、赈灾救济、开路架桥等公共服务之外,他们还以自己拥有的丰厚资源从事乡村文化建设,为乡土社会提供精神滋养和价值基础。那么,到底如何进行乡村文化建设?韩少功人生的后半场,给我们提供一个具体的样板。

韩少功退休后移居湖南汨罗三江镇八景洞,并非有些媒体和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是厌倦城市和官场之后的退隐,而是事业和人生的转场。他要把自己的学识和资源带到自己曾经下乡的第二故乡,帮助这里的父老乡亲进行乡土文化建设。他忧心下乡之地出现的离乡潮和空心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激活这里的文化积淀,以此重塑人心和稳定村社,来对抗物欲和浮躁。他从事文化建设的努力及其成就,人所共知,从眼下三江镇体现出来文化活力和精神新貌,可以见证他的人生后半场绝没有虚度。

我们可以把韩少功的实践看作是中国知识分子继承传统文化资源,在新时期进行乡村建设的典范,即乡绅参与乡村治理和文化建设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再生。知识分子不能仅仅坐而论道,而应该知行合一,起而行之,就当前中国文坛而言,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也就韩少功一人而已。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吴 辰

让读者看到一个名为“理想”的方向

韩少功老师不在他的作品中去灌输给读者思想,而是提供了无数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也许有关时事、也许有关语言、也许有关传统、也许有关技术理性,它们都能引起读者自己思考,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韩少功老师只是把一系列的事实用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交付给读者,让读者看到一个名为“理想”的方向。

韩少功老师的生活方式也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这是一种“半隐居”的生活,所谓“半”,则是说韩少功老师并不是弃绝人间烟火,而是在山水间反思宇宙与人间,这样的反思更加深入。同时,韩少功老师也在用这种方式提醒着当下人要警惕现代性带来的焦虑。

《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协副主席 林 森

他营造了海南文学界的风向

韩少功在湖南经历了少年、青年时代,湖南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积累,给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底色;而他到海南之后,当时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不仅仅在文学创作上进行文体探索,写出《马桥词典》《暗示》等重要作品,并在创办《海南纪实》、改版《天涯》以及各种文学活动中给海南文学界文化界奠定了基础、营造了风向。湖南和海南,就是韩少功文学世界的两个重要空间。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 沈念

三个关键词:灯塔、候鸟、大树

韩老师的为人与为文,都是我们青年作家永远学习的榜样。这些年来跟他交往,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我对他的印象:一是灯塔。8月份我在海南省三沙市参加一个活动,和文友们聊到韩老师当年在海南所创下的辉煌故事。当时正是夜晚,我们坐在海边面向茫茫大海,感觉韩老师就像一座灯塔,不仅是在引领方向,更多的是给予年青作家们希望、勇气与坚定的信念,也对青年作家产生吸引和召唤。二是候鸟。每年他从海南到湖南像候鸟一样迁徙,是因为他认定了知青时代所生活的这块土地,包含着对这块土地的忠贞。三是大树。韩老师的写作是向下扎根、向上张举的。这棵树有很多面相,他写小说,又写散文和随笔;既有理性思维,也有感性的叙事表达;既是传统的回归乡村,又有很多现代性,既是对现实的介入,也是在不断超越现实。这棵树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高度,有他对文学的深沉情感,有知性语言发出的声响,也有深邃思想和阔达人格所发出的光芒。这棵树根深叶茂,扎根在一个地方,对当地也发挥了一个很大的作用,他也是凭借一己之力带动了乡村发展。

我以为韩老师还是一位坚守现代性的作家。当下很多作家向传统退守,韩老师虽然在乡下居住,但一直保持了作为现代人的思考,他一直在探索到底怎么写,有一种现代艺术的深沉品格。韩老师的探索姿态,显现的勇气和胆识是很多人所没有的,值得年轻的作家致敬、学习和传承、发扬。

湖南省作协创研室主任 贺秋菊

从对韩少功的研究梳理讲起

无论是文学思想、艺术表现上,还是创作实践上,韩少功的文学创作都表现出相当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当我们去读韩少功的文学作品,无法在短时间内抵达作家文学的指向时,不妨试试梳理学界对韩少功的文学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开拓视野,给我们较好的研究基础,也能启发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目前,已经公开出版的韩少功研究专著有10部。2023年9月20日,我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韩少功”,共查找到学术期刊论文1615篇,硕博士学位论文171篇(其中,博士9篇,硕士162篇)。

从时间上看,1979年学术界就开始有了相关研究,1985年以后,每年都有研究论文。1986、1987、1988年掀起了第一个小高潮。1993年到1999年,保持着相对持续的研究热。2003年开始,学术界对韩少功的研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势头。从研究方向和观察视角来看,博士论文主要集中在对韩少功乡土文学、创作思想、寻根文学、方言写作以及90年代的创作转型等方面的研究。硕士论文主要从寻根文学(74篇)、语言特色(72篇)、知青书写(56篇)、创作思想(55篇)、乡土文学(38篇)、文体探索(35篇)、文学翻译(9篇)等方面进行研究。学术期刊论文也主要集中在寻根文学(164篇)、语言特色(151篇)、知青书写(109篇),创作思想(98篇)、乡土文学(80篇)、文体探索(94篇)、韩少功与湖南(37篇)、文学翻译(24篇)等方面的研究。

在阅读有关研究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些对韩少功及其创作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者,尤其是硕博士论文写作者,受到韩少功创作及其思想的滋养,在研究过程中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我们也读到了研究者依托研究对象进行的主体言说。这种言说,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共情”。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对韩少功的研究又具有了新的研究意义。

也有研究者将韩少功的创作和沈从文、鲁迅以及韩国、欧美作家进行比较研究,学者洪子诚在《丙崽生长记——韩少功<爸爸爸>的阅读和修改》一文中,还通过梳理中篇小说《爸爸爸》自80年代发表到几次出版修订,解读其内涵以及与时代的隐秘联系。总而言之,目前,对韩少功的研究实际上还有特别大的空间,而且这个空间是具有生长性的,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包括高校的学生们都能够来做这个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廖述务

两次空间转换带来的诗学逻辑

韩少功人生中的两次空间转换对于深入理解其创作的诗学逻辑有重要意义。第一次空间转换是1988年2月19日,也就是农历大年初三,韩少功挈妇将雏,口袋里揣上了工作关系南迁海南。韩少功喜欢南方的自由。于他而言,海南是一个精神意义上的岛屿,也是一块投身改革开放历史实践的热土。这次南迁,一定意义上成为韩少功作为实践型知识分子的成长起点。

2000年5月,韩少功举家迁入汨罗八景乡新居。这是韩少功文学人生中的第二次重要的空间转换。这次,韩少功重新拿起了锄头。第二次空间转换赋予韩少功实践型知识分子新的精神内涵。乡土实践重塑韩少功的文学语义。在汪洋般面目黧黑的群体面前,韩少功切实感受到了大地的厚度以及生命存在的要义与真谛。伤痕记忆遵循个体化原理,而集体性历史文化记忆则蕴蓄着地火般的能量;后者有效冲决了前者对精神的桎梏与网罗。韩少功文学书写并非这一文化力量的被动造物。他辨识、选择,并将其转化为一种精神性充沛的书写行动,提出一个与“自我学”对举的新概念——人民学。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