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讯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新闻资讯>湖湘文讯

第八届鲁奖 | 沈念:《大湖消息》我写了20多年

来源:第一读者客户端   时间 : 2022-08-26

 

分享到:

洞庭湖,是国内第二大淡水湖,有着“洞庭熟,天下足”之美誉,其烟波浩渺的壮观湖景堪称天下之最,自古不缺文人的诗词歌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尽了我们对洞庭湖的所有想象。然而,前些年,由于无序捕捞、乱采乱挖、随意排污等因素,洞庭湖不复当年烟波浩渺的身姿。这些变化,都被出生成长在洞庭湖畔的沈念一一看在眼里。他说:“人与自然是分不开的。人作为大自然的主宰者,但并不代表人可以肆无忌惮、肆意妄为,人的命运其实是与自然万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万物是一体的,天地本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写作者都承担着保护、回馈自然的责任。”

825152529_副本.jpg

在过去的20年,沈念百余次去往洞庭湖、长江深入探访,看到了候鸟、鱼类、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遭际与人事变迁,并将见闻与思考写作为《大湖消息》。该书于2021年12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2022年第一期刊发作品节选,部分作品在《天涯》《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予以转载。书出版后,陆续入选了2022年一月华文好书榜、探照灯好书人气榜、《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新书榜、《封面新闻·二月封面书单》、文学报三月好书榜,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堪称“青山碧水新湖南”主题文学创作活动中涌现出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具有鲜明南方地域色彩的大湖文学作品和新时代记录洞庭湖变迁的特色生态文学样本。

847461bc8fc2e41.jpeg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后,沈念接受了《读者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大湖消息》获得鲁迅文学奖,是之前没有想到的一件事。“2014年8月,我很幸运地调到省作协工作,之前我做记者,非常忙碌,写作基本上是停滞的,成为专业作家后,我把这当作我个人写作的一个新的开始。这几年,我陆续获得十月文学奖、高晓声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三毛散文奖等,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获奖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并不是写作的最终目标,最终还是应该写出与这个时代、与我们所经历的生活互相印证、互相嵌合的作品。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一个作家永远都应该是身处写作进行时中,与发表、出版和获奖有关的一切都要当作过去时。”沈念坦言,“我跟自己说,这次获奖又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依旧是要坚守初心,沉住气,静下心,继续广泛地参与到现实生活中,看清时代的变与不变,努力写出更多让自己满意、读者满意的文学作品。”

洞庭湖哺育了沈念,水成为其生命中的精神元素。谈及《大湖消息》的写作初衷,沈念说:“我想还原一个真实的湖区生存、生活世界,写一个有情有义、有悲有喜的人世间。我对洞庭湖一直有一种深深的敬意,也曾经有一种深深的愧疚。这种愧疚来自我对这片土地索取得多,回报得少。当我再次深入采访,似乎所有的积淀都发生了化学反应。我知道如果我不去写,这个念头会纠缠我一辈子。直到写完《大湖消息》,这种愧疚感才少了一点点。”“当然,更重要的是时代和人民给了我灵感。在多次到这些地方走访之后,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奋斗和命运变迁,感动了我,鼓舞了我。”

该书上篇写作的内容与湖区生态有关,下篇写的是江湖儿女,即主要写大湖的人的生计和人的命运,呈现了洞庭湖生态历史文化的时间史,包括人文精神、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生存状态等诸多方面,融入了生态环保的时代主题和现实政策等,使得相关表达有了立体感的精神意蕴和时代观照。可以说,洞庭湖的历史、变迁,人的遭际、变化,湿地动植物的存在与消失,大湖所有的生命,他们和它们粗粝的命运轨迹和毛茸茸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大湖消息》的全部故事。

9922720e0cf3d7cac0f9fa064fb367036a63a9ef.jpeg

“可以说这本书是写了20多年,”沈念说,“从根本上说,我对洞庭湖的认识,是从与那些候鸟、麋鹿、植物、鱼类、渔民、研究者、志愿者的相遇、相识、相知而加深的。我和生活在湖区的人一样,都是从广袤的水流之中获取力量。我写那里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也写那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其实是在写一个有情有义、有悲有喜的人世间,是写下我对生活与自然的领悟,也是写下我所经历并拥有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

故乡,这个传统的概念在今天其实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摇摇欲坠。当代文学里的故乡书写,因此变得更有难度。然而,越是信息化甚至全球化,地域性、故乡感在文学里就越显得珍贵,这又是对一个作家情感态度的考验。在沈念看来,洞庭湖的水给了这片土地灵性、厚重、声名,也给了人刁难、悲痛、漂泊,更是给了自己写作的灵感和源泉。“但一个难题横亘眼前,面对兴衰变化、原始状态与人工修复,站在审美与人性的双重角度,孰重孰轻,又如何做到不偏不倚,就会成为写作的难度。故乡于我,既是熟悉的写作,又是有难度的。挑战难度的写作者,其实是幸福的。《大湖消息》于我是一次挑战,面对湖洲之上的生命,我的书写视角是多维的。鸟不只是属于天空,鱼不只是属于流水,植物不只是属于洲滩,人不只是属于大地,它们所组成的生命有机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塌陷和破坏,都可能导致系统的紊乱。”

83440578847661d1d7be367_副本.jpg

这些年来的退田还湖,生态修复,十年禁渔,守护好一湖碧水,成了人的自觉与自省。如今,经过各方努力,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已经初步显现。长江沿岸和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野生植物和鸟类鱼类品种持续增加。据统计,2021年监测到的洞庭湖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了近30种,洞庭湖越冬水鸟超过28万只,可以说是“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候鸟如期回归,是对生命延续的承诺。努力留下候鸟,则是我们人类对这一承诺的回应。看到这样的变化,沈念也是感慨万千,他说:“现在到湖区走一走就会发现,大家嘴里都会说出保护的话语,也不再主动做伤害自然的事。山可平心,水可涤妄。山水自然教诲我们学会做简单的人。简单的关系,才是和谐关系。在简单和谐中恢复和重建生态平衡,也只有当所有物种健康、安全、持续地存在着,人类才能长久地生存在大地上。从这个意义上出发,走在自然写作和生态文学书写之路上的写作者,必然要去直面欲望带来的责难,要去书写反思与自我拯救,担负起生态共同体建设的使命,从而真正踏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路。”(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作家简介】

825153245.jpg

沈念,1979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文学硕士。曾获鲁迅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三毛散文奖等。著有中短篇小说集《灯火夜驰》《夜鸭停止呼叫》,散文集《大湖消息》《世间以深为海》《时间里的事物》,长篇儿童小说《岛上离歌》等。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