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刘克邦:忆湘海

来源:刘克邦   时间 : 2018-03-19

 

分享到:

  湘海走了!

 

  真不敢相信,一个好人、我的兄弟,知天命不久,才华横溢正当时,怎么就走了,走得这么突然?

 

  中午时分,忙于吃饭,念涛的电话,疏于顾及。发现后,赶紧拨过去,一个不好消息传来:湘海走了!我心头一紧,似一盆凉水从头浇下,寒透了,直打颤。他走了?不会吧!

 

  年前,湘海高兴地告诉我:他申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评审通过了。听得出来,那股高兴劲甭说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对有贡献的专家学者的一种奖励,不是谁都能享受得了的。对于他来说,在出版行业奋斗了几十年,劳形苦神,呕心沥血,名至实归,不仅是一种认可和待遇,更是一份荣誉和骄傲。要知道,有多少人毕其一生在追求着这种特殊的“享受”。作为好朋友,我替他高兴。

 

  “要请客哟!”朋友之间,免不了这句。

 

  “当然!肯定!”喜悦之情,尽在语中。

 

  美女作家余红,从北京回来了,邀几个文友一聚,请我参加,满口答应。无独有偶,湘海也来电了,约定晚上在某包厢见。都是好朋友,都不能不去,分身无术,怎么办?我犹豫起来。湘海急了,“不行!要她一起来!”话说得比铁板还硬。我说服了余红,与她一同去了。

 

  那天晚上,去了好多文友,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除了湘海,都是作者,热闹得很。席间,湘海春风满面,兴奋极了,频频举杯,那份赤诚、热情尽在其中。我虽然身有不适,不胜酒力,但他那份恨不得掏心窝子的情义实在无法拒绝,只得将一杯又一杯的敬酒扣入腹中,喝得个满脸通红迷迷糊糊,回家时晃晃悠悠,搭乘公汽竟错过了站。他就是这么一个热心肠之人。

 

  其实,我们相识的时间并不太长。记得那是2008年,毛泽东文学院第7期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结业了,省作协余艳女士请部分学员吃饭,特邀我作陪。饭桌上,一身材健壮、面目刚毅、肤色黝黑的汉子在座。余艳向我介绍,这是龚湘海。我心里一格登,这就是大名鼎鼎《芙蓉》杂志的主编?正想与他打招呼,他忽地站起身,大步走过来向我敬酒。

 

  那时候,我虽差不多年长他一轮,却是一个刚刚步入文坛的无名之辈,但他早已是声名显赫众人仰望的大主编,掌管着作者在《芙蓉》杂志上发表作品的生杀大权,按理说,应该是我去攀附他,主动向他示好,但他不仅不摆主编的架子,相反,以礼待人,抢先一步来礼敬于我,我好生感动。

 

  从此后,因了性格相仿,情趣一致,我们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和亲密的接触,成了推心置腹无话不说的朋友,我的不像样的散文也有幸登上了大雅之堂,堂而皇之在《芙蓉》频频露脸。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原以为,当一个文学期刊的编辑,尤其是享有盛名的文学刊物的主编,一定好光彩、好荣耀、好惬意,殊不知,编辑也有编辑的难处和苦衷,彩虹是在风雨中擎托出来的。

 

  在当今时代,随着文学阅读快餐化和文学传播媒介多元化的发展变化,纸质文学市场相对萎缩,文学期刊发行量日趋减少,大多文学刊物靠发行收入维持几近成为不可能。

 

  《芙蓉》杂志社隶属中南传媒出版集团,属企业性质,不能像省内其他几家公益性文学期刊一样高枕无忧地享受财政补贴,全靠自主经营自办发行运行,而文学销售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它收入寥寥,入不敷出,举步维艰。作为主编湘海兄,所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但他痴心未改,毫不气绥,在文学出版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执著地坚守着,辛勤地耕耘着,顽强地开拓着,使尽浑身解数想方设法排除和化解一道道困难,硬是把一个濒临绝境的刊物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这种精神、胆识和力量青山作证,日月可鉴!

 

  他,整天乐呵呵的,与人调侃、搞笑、打闹,凸现幽默、风趣、洒脱,从未见发一声叹息、露一丝愁容,这该有多深的涵养、多大的定力啊!

 

  他为人朴实、正直,待人真诚、坦率,说话直来直去,从不遮掩自己的观点。

 

  有一次,有一位年轻作者想出一本书,知道我与他关系好,托我与他说情,请求他支持。他满口答应,只要是好作品,他一定尽力而为。后来,这位作者将书稿交给他,他虽然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任《芙蓉》杂志的主编,在杂志社人手少、编审稿任务重,不得不大量亲自审稿、每天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仍然挤出时间来认真阅读这部书稿。看完之后,反复向我道歉,说实在对不起,这部书稿在质量上还达不到出版的要求。我说是不是可以融通一下,帮忙将这本书出了算了。他对我说,我们是好朋友,理应予以关照,但他要对出版社负责,对社会负责,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出粗制滥造的书。

 

  尽管他没给我面子,同意出这本书,但我打心底里敬佩他,敬佩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敬佩他坚持原则的职业操守,敬佩他坦荡直率的为人处事。出版界就是需要这样的人。

 

  我在职时,因情系文学,主动要求联系文化部门,曾试图从根本上帮助《芙蓉》杂志社缓解困境,但终因政策上的障碍而未能实现,只得请求有关领导,在扶持文化企业中予以些许关照。虽杯水车薪,也是我应尽的职责,但湘海兄逢人就说,我给了他好大的支持,说得我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他就是这么一个感恩戴德之人。

 

  人生难得一知己。现在他走了,我实在难以接受,心里空荡荡的,如一望无际的荒漠。湘海兄,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榜样。

 

  湘海,在我心中,永远是一个高大而柔软的人!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