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湖南 时间 : 2025-10-30
分享到:
文学作品,大都虚幻,哪怕报告文学,也是经过采访,加上作家主观加工,才成品,有“二道贩子”之嫌。童话作品,子虚乌有更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汤素兰的《南村传奇》别具一格,硬是写出了魔幻现实主义味道,所以,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实至名归。
现实主义的开头结尾,魔幻且童话的主体
开头,接连数个很久以前,看似俗套,却是写出了不一般的新颖。
其中,“我若说,我没有胡思乱想。这些故事并不是我想象出来的,它们都是真的。我讲的虽然是童话故事,可是童话故事也是真的故事啊。他们就会紧紧攥住他们孩子的手,警惕地盯着我,说,你骗谁呢?你以为我们是小孩子啊?我们都是大人,谁还会相信童话故事啊。我们可不会上你的当。”
“面对那么多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的脑袋和警惕的眼睛,我真怀念从前啊!从前的人不怕跟陌生人说话,看到从田螺里钻出一个姑娘,不仅一点不害怕,还会赶紧把田螺壳藏起来,好让姑娘永远留在身边。从前的人也不怕走夜路。从前的人在布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常常会走进一座深宅大院,里面有人正在唱歌跳舞、喝酒聊天。”
汤素兰好像坐在读者面前,像一位长者,娓娓而述,侃侃而谈,和你在聊家常,而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家常话,却击中了所有读者的心。谁会想到,这些家常话,竟是一部获奖童话作品的开头。童话作品有这样开头的吗?汤素兰是第一个。惊为天人。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惊艳世界的开头,是作者经历过无数的日日夜夜,冥思苦想而得。以至于被后世无数作家视为圭臬,视为模仿和超越的对象。而汤素兰的这些开头,看似平平常常,却也是她极具匠心的思索而得,然后,特别是那些小读者,就被故事卷入其中。
“如果大家都不相信童话故事了,我写童话故事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是不是改写别的呢?如果改写别的,那写什么好呢?我知道文学离不开生活。我这人平时特别喜欢旅行,到过世界各地不少地方。我想,我以后不写童话故事,就改写游记吧。”
那么,读者应不应该相信童话呢?当然应该相信,相信故事的情感,相信里面的道理,更笃行故事的美好。这不仅适于童话,更适于所有的艺术作品。试想,如果读者接受不了作品的美好和哲理,那所有为阅读的付出,岂不是浪费。
这部作品,有点像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开头结尾都是现实,而主体,却是魔幻。
结尾,作者又回到了开头所述汽车站,去见那两个人,却错过。这些话,都是现实主义带点魔幻,有点像小说的开头结尾,开头提出,结尾呼应,有小说味道,却唯独想不到,这居然是童话。
童话里没有坏人,都是美好
从路生、大蟒蛇、猫和丁婆婆,到童话中的故事人物,甚至包括财主和家丁,没有一个坏人坏物。要明白,童话主要读者是儿童,受影响最大的也是儿童。诚然,这世间有种种龌龊与肮脏,远超人想象,试想,如果连牙牙学语的儿童都不相信这世间有美好了,那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文学应该是净化心灵的。用著名作家王跃文的话说,文学就应该向上向善向美,这句话可以在所有作家和读者心中闪闪发光。
从沈从文到汪曾祺到现在的主流作家,走的就是这样的创作道路。儿童文学就更应该这样了。
主体部分,出现了一个财主和家丁。按照阅读经验,这是典型的反面人物。但是,在汤素兰的这篇作品中,却不落俗套,财主和家丁,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是中性人,这是出乎读者预料的。所以,这一笔并非闲笔,它也有它的作用。试想,如果作品中只有一种人物,那是多么的乏味和无聊,而这一闲笔,为作品添色不少。
作品中蕴含哲理
作品中有一句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也不好,这样久了,
就没有什么是你想要的啦。这句话简直是一句至理名言。按照普通人的思维,当然是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却被这句话猛然敲醒。一个人,如果天天吃喝玩乐,挥霍享受,开始一阵子确实舒服。可是,日子久了呢?要知道天天山珍海味,也有吃腻的一天。早就有心理学家说,抑郁症的本质,就是无聊,内在能量投射不出去,只好转向自己,从而抑郁。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说,消除抑郁的第一步,就是动起来。
而汤素兰作品中的这句话简直是平地惊雷,惊醒梦中人。是的,心中有梦想,有所求不到的人和事,你就会走入现实,脚踏实地地努力,朝着梦想,朝着爱人去追,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哪怕夸父追日,也无怨无悔。
而正是这没有满足的诉求正是你生而为人的动力,失去动力,人就像松弦的钟,停摆不动了。就如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奋斗的动力,包括中国台湾人。
这样饱含哲理的句子,在汤素兰作品《南村传奇》中,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总之,《南村传奇》以新颖的故事结构,巧妙的艺术构思,美好的人物形象,营造一个现实和虚幻的入口,让所有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咂咂气味,饱受熏陶,从而期待汤素兰更好的作品。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