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聚焦新时代乡村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聚焦新时代乡村

尹红芳:“山水画乡”诞生记

来源:尹红芳 湖南日报   时间 : 2018-08-12

 

分享到:

每天清晨,詹秋明都会悠悠然地从浏阳大围山脚下走来,绕过一条小溪,直奔一个叫“新河画室”的地方。
2017年初,詹秋明告别了长期背井离乡、枯燥无味的打工生涯,多年潜藏于心的那份童年的梦想终于开花。在新河画室,他的身份从农民转为农民画师。他多年来的画家梦也在这里如愿以偿。在新河画室,像詹秋明一样华丽转身的还有30多位村民。每天,从晨曦微露到暮色降临,他们都在这里挥毫泼墨。蘸水、调墨、临摹、上色,大约两三个小时,一幅山水画便可完成。高山流水、奇石矗立、层林尽染、瀑布高悬……每一幅画,情态各异,气象万千。
他们并不是自主创作,只需照着样本临摹即可。只要用心,新手一个月左右便能学会。他们各司其职,有的画石头,有的画树木花草,有的负责上色,每人只需完成一个工序,交叉配合,流水作业,便能完成一幅画作。每每看到刚完成的成品画,画家练亿章都会赞叹一番。而此时,这些辛勤劳作完的“农民画师”常常瞬间自信上涨,充满笑意的嘴角微微上扬,自豪感洋溢脸上。他们常和练亿章说,几乎不敢相信这些精致的画出于自己之手。
练亿章是这些农民画师的引路人,也是小河乡书画产业的创始人。据他介绍,当时选择在小河乡成立画室,只因这里天然”“绿色”“安静。在他眼里,小河乡的青山绿水,便是一幅又一幅美妙的画卷。这里,没有喧嚣的干扰,只有绿树,青山,溪水,花草……一切都那么原生态,都那么清新自然。绘画者身处其间,汲取清清新新的空气,心情格外宁静舒爽。就这样,他开始召集村里收入微薄的农民,没有收入来源的劳动力,邀请专业教学导师教他们蘸水、调墨、临摹、上色,教他们将青山绿水进画中。这些农民画师也开始慢慢地懂得了享受工作,还因为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而改善了生活。
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练亿章尝试将自己的绘画事业与小河乡的经济振兴融为一体。在他的指导下,一批又一批画室创建、兴起。目前的小河乡,全乡5个村都开设了画室,画室免费为“农民画师”提供绘画场地和耗材,统一销售绘画作品。小河乡潭湾村村民杜桂花今年56岁,已不方便外出打工,得知画画能挣钱后,毫不犹豫加入了这支队伍。经过一个半月的培训后,一个月便能挣2000多元。张坊镇陈桥村村民张冬初年近70岁,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已能独自完成作品。他说:在画室学画画,丰富晚年生活的同时,还能帮助家里减轻一点负担。这份没有后顾之忧又无需资金投入的工作吸引了很多村民。作画的村民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七八岁,大的年过七旬。
小河乡的装饰画产业异军突起,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至今,小河乡累计培训农民画师430多人,其中精准扶贫户50多个,部分农户家还成立了家庭画室。他们的作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去年的总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小河乡的“名气”也开始穿越九曲十八湾的浏阳河声名远扬。一批又一批的书画名家慕名而至,他们深入小河乡村屋场、旅游景点、文化中心考察调研,并以现场笔会、座谈交流的形式助力山水画乡建设发展。
 小河乡党委书记刘林志表示:2018年,我们将按照新发展理念,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鼓励、引导画室产业发展,并依托小河长沙水源核心、千年树王福地、浏阳世外桃源的秀美原乡风光,精心设计写生创作路线,致力建设长株潭画乡小河写生基地。小河乡计划将用3至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集书画产业、创作写生、书画体验度假于一体的山水画乡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画室,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走进小河乡。如诗如画的小河乡,载着翰墨清香,出国门,向遥远而多彩的异域他乡。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