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快递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新书快递

廖天锡:瓦厂地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2-05-24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20524152819.jpg


【作者简介】

廖天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小说、散文、电影剧本、报告文学常见于省级以上文学期刊。

已出版小说集《双胞胎弟弟》、长篇小说《非常商道》《淘金人》《瓦厂地》、长篇报告文学《江南铸都》。电影剧本《双胞胎弟弟》已摄制完成。

电影剧本《雄崽》、电视连续剧剧本《淘金汉子》(33集)《瓦厂地》(28集)参加2021年中国优秀剧本扶持中心和北京影视艺术学会组织的“剧本征集推优活动”评选入围。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瓦厂地》以肖建斌与肖忠茂争夺瓦厂地为主线,以建斌与巧英、国林与秋兰的曲折婚姻为辅线,讲述湘南当代农村底层平民日常生活、人情往来、婚丧嫁娶中的喜怒哀乐;演绎血脉亲情,世俗人情也不乏家国情怀。

故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推行生产责任制,葫芦塆生产队的机房、仓库、瓦厂开标讲起。

大队支书肖忠茂有六个儿子,本想仗势将三大件全都廉价搞定。但他强奸犯罪被厚友捉拿,故主动放弃机房让厚友按标底价买下;肖牛崽冷丁杀出设计中标仓库;最想要的瓦厂又被厚友、建斌联手夺走。

忠茂、厚友和建斌同时看中的不是破瓦厂而是瓦厂地。

此后二十年间,忠茂一家与建斌为争夺瓦厂地不停地过招,波及葫芦塆许多人——国林和秋兰、建斌和巧英两对恋人被生生拆散;蔡汉服毒自杀,儿子冬旺被逼外流;忠茂家大林、四林先后意外丧生,满林因抢劫被通缉,二林性无能唆使妻子月英 “借种”……演绎出一个个生动有趣,令人啼笑皆非而又深沉玩味的故事。

但这些并没影响葫芦湾人乘改革开放春风向美好生活迈进:牛崽放弃土地经营客运;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同时出现种粮大户;国林和秋兰,建斌和巧英终成眷属,他们举家走出葫芦湾进城办厂开店购房定居。

随形势发展,大家眼界开阔日子好过;聚少离多,昔日的矛盾被岁月渐渐抹平,彼此的情感悄然而生。他们觉得那时的争斗是多么没有意义,也为村庄老去空落和寂寞而担忧。

小说故事的时间跨度20年,其间经历公社化解体田地到户;粮食滞销谷贱伤农;打工潮形成,田地荒芜,农村空巢等重大社会变革。但全篇不追求情节传奇,而是聚焦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展现给读者一个广阔的社会画面,塑造了系列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彰显主人翁肖建斌正直善良吃苦耐劳的本质和坚韧不拔敢于担当的精神,以及邻里之间的朴素情感和朋友之间的真执坦诚。


【文章节选】


引 子


葫芦湾是湘南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村前有条江叫葫芦江,村后那座山叫葫芦山。小江弯弯曲曲,藏鱼藏虾藏螃蟹;山分南坡北坡,有松有樟有茶树。北坡平缓,一条公路沿山边通过往东延伸到葫芦嘴林区腹地,往西折北拐入县道;南坡较陡,唯平的地方是老旧但尚未破败的瓦厂周边。过了瓦厂五十米的样子才是葫芦湾肖氏家族聚居的老屋场。

老屋场坐北朝南,是肖氏先祖清朝未年所建。整栋房子四围全是青砖,东西到顶,南北封檐,除此之外八路青砖以上砌土坯,湘南称这叫“金包银”。南面那高高耸立的马头墙屋垛甚为壮观,显示肖氏先祖曾经的辉煌与气派。

老屋场前后两栋,有五进厅屋。最中间的那进称正厅屋,正厅屋左右各有两进厅屋叫横厅屋;正厅屋的大门既高又大,横厅屋的大门相比正厅屋的大门既矮且窄;正厅屋分上厅屋和下厅屋,上厅屋比下厅屋高出一步,祖神堂设在上厅屋里。肖姓子孙迎婚送嫁等重大庆典在此敬奉列祖列宗,谁家的老父老母升天,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程也在此停靠。横厅屋虽然也分上厅屋和下厅屋,但不设神堂。五进厅屋之间巷道相连,村里人串门晴不晒头雨不湿脚,摆五、六十桌酒席足不出户。

老屋场东首有栋独立的四垛三间土坯房是刘厚友的,紧挨刘厚友的土坯房是队上的碾米机房。西首有栋独立的四垛三间青砖瓦房,原是恶霸地主肖俊龙的。土改时,肖俊龙被政府镇压吃了枪子,房子被没收充公,现在是队上的仓库。

我们的故事就是从田地承包到户集体散伙、队里的三大件——瓦厂、机房和仓库开标讲起。


【目录】


目 录

序……梁瑞郴

第一章

一、谋划开标

二、建斌和巧英

三、揪心的瓦厂

四、各退一步

五、牛崽一出怪招

六、水火不容

七、牛崽再出怪招

八、破厂天价

第二章

一、设计与问计

二、盘点瓦厂

三、火烧瓦厂

四、二林惊心

第三章

一、吃出火药味

二、第一个猎物

三、诊出稀罕病

四、冬旺泄天机

五、讨厌的角色

六、公鸡疑案

七、泽文与诗汉

八、黑白颠倒

九、“鬼鬼祟祟”

十、恶气攻心

第四章

一、计败洪武

二、冬姣使坏

三、发梅放泼

四、巧英赌气

五、三林相亲

六、“知青王”丁建平

七、初涉江湖

八、祸胎冬旺

九、泽文看相

十、大林丧生

十一、月英认命

第五章

一、江湖险恶

二、巧英痴情

三、建斌一救诗汉

四、性操练失败

五、伤心往今事

六、婚变墟场

七、糊涂的厚友

八、冬姣一把锁

第六章

一、一对“宝贝”

二、巧英抗婚

三、婚伤姐弟

四、下次生个保卫祖国的

五、尴尬连连

六、秘藏“巨款”

七、满林和露露

八、红绸惹祸

九、两个笑星

第七章

一、老邬缺德

二、建斌仗义

三、牛崽三出怪招

三、取胆谋肝

四、秋兰的烦恼婚事

五、笑星的生育奇迹

六、“师母”尹国花

七、慨叹苍桑

八、酒后真言

九、夫妻夜话

十、破扁担,烂谷箩

第八章

一、画眉嘴二林

二、建斌再救诗汉

三、恋旧或移情

四、神魂颠倒

五、大夫们的误会

六、一场真武打

七、大方和佳才

八、旧情复燃

九、神牛护主(瓦窑躲生)

十、忠茂维权

第九章

一、契机悄然

二、“救命汤”和 “催命符”

三、癫狂两女人

四、二林出新招

五、笑星闹别扭

六、婚姻苦果

七、建斌相亲

八、瓦解仇恨

九、忠茂西去 满林抢劫

十、忠茂的丧事

第十章

一、混混遭遇无赖

二、鄙招与暗示

三、久旱甘霖

四、高兴过度

第十一章

一、智处奸情

二、天良丧尽

三、诗汉之死

四、天不藏奸

五、佳偶天成

六、心系两子

七、临终醒悟

后 记


【评论摘录】


梁瑞郴:《瓦厂地》是一部命运多舛的长篇小说,书出自一位最基层的作者之手。作品成稿后到现今,历经20年,劫波之后,终成正果。我在欢喜之余,翻检自己20年前给本书写的一些文字,满心悲欣交集捧读作者廖天锡的肺腑之言,感慨万千。我愿意把这些文字公之于众,以告知业内朋友,底层作者码字成书,何其艰难?《瓦厂地》的作者又何其坚韧?我坚信民谚:是金子总会发光!

这本书的价值何在?不能以我孤言定论!但他是真真切切从生活的泥土中滚出来的,那些切肤之痛,切肤之苦,切肤之喜,是可触摸,可品尝,可感观的。至于作者的艺术感觉,我以为至少在油腻机巧的艺术氛围中,吹来了一股不同的清风。


纯正乡土味(序)

梁瑞郴

《瓦厂地》是廖天锡的第一个长篇。

我与天锡是同乡,认识很晚。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双胞胎弟弟》出版后赠我一册。读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种很深的印象根源于我们同为一块故土滋养。他的小说语言的那种亲和力,对于我,自然有很强烈的共鸣。

天锡年长于我,一生未踏出故土一步。在近20年民办教师生涯中,还干过很多其他营生,多为生计所迫。他身处困境,却拼命自学且钟情文学,为此常遭非议。好在天锡生性乐观豁达,不为人言左右,虽做着教师的工作,却始终不脱农夫的气质,拿粉笔、扛锄头、做手艺,样样在行。几十年混迹于乡野农夫之间,自然对乡村十分了解,尤其是故乡永兴的风土人情、俚语俗谚,更是烂熟于心。我以为《双胞胎弟弟》和《瓦厂地》当是厚积薄发之作。

最近几年,我故乡的父母官对文学人才有难得的重视,天锡竟然从教师的岗位抽出来,安排在县文联专门创作,令我惊喜且感动。一个偏远的县份,能有一位专事创作的“专业作家”,在全国也为数不多。这福音对我来说,有如听得天籁之音一般。天锡终于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创作。

《瓦厂地》就是在政府的关怀下催生出来的。

这个长篇是植根于生活所结出的果实。故事所发生的葫芦塆,大抵就是天锡曾经生活过多年的山村。围绕着瓦厂地的争夺,几个家庭,数十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凸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活脱脱就是泥土中走出来的人物。作品并非大冲突、大矛盾、大转折、大起伏,但杯水风波中折射出社会世相,俗务琐事中窥视出人情世故;尤其是传统礼教对这个山村的束缚,时代给这个山村的开化,以及间或的觉醒和愚昧的生活方式等等,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啼笑皆非的故事,构成一幅20世纪80年代南方闭塞山村的真实图画。

语言即风格。天锡的这个长篇,对语言有自己的追求。当然,这种追求不是刻意的,而是长年积累和思考的挥洒;他在方言的运用上注意略加修饰而不失原貌,因此,书中人物的语言,便确确实实是湘南山村农民的语言;而不同状态的语言特点,又十分鲜明地展现出不同人物的个性。什么人说什么话,看似容易做到的事,但真正运用起来,却是十分的不易。天锡不愧为乡土语言耕作的“老把式”,他的小说语言看似平常,实则清新老道。我相信能够读到这本书的读者,不难感受到这一点。

天锡第一次写长篇,就有如此起点,自然不易。说实话,我喜欢他的语言,但对他的作品的结构有些腹诽,总觉得他的长篇在展现主线的过程中横生枝蔓过多,因此给人留下生活积累富足,但对生活的艺术提炼略嫌不足的感觉。眼下,写乡土的作家不多;倒不是大家不愿写,而是坐在城里的高楼大院,如何能写出乡间的生活。天锡不以“土得掉渣”自惭,而是自信自恃,这是十分值得称道的。

至于作品,最好的裁判是读者。我过于喋喋不休,有搅乱读者诸君视线之嫌,故就此立马收笔。

如果以上算序,就权当是为我的乡谊吆喝几声吧。

2002年仲春于长沙

后记

廖天锡

因脑笨笔拙,长篇小说《瓦厂地》创作和出版花了25年。

1996年夏,我把中篇小说《瓦厂地》寄给《郴州文学》,不意引起市文联陈第雄和肖伯崇两位文学前辈专程来永兴与我商讨修改意见。

1998年秋,我持6万余字的《瓦厂地》参加郴州市重点作家中、长篇小说改稿会。省会编辑黄斌老师指出:作品有生活的质感,情节生动,细节独特,草根味很足但铺展挖掘不够,结尾过于匆忙,这其实是一个长篇的构架。

我遵嘱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调动生活积累又改了两年。

2001年冬,我将长篇小说《瓦厂地》郑重托付在省文学界任要职的乡谊梁瑞郴先生指正。梁先生挤时间认真审阅后,为之作序并推荐给国内一家很有名气的出版社。谁知半年后,那家出版社来信告知《瓦厂地》一稿丢失,表示歉意并愿承担相应责任。当时,我很痛心也难免有点恼火,但不想搞得三方面尤其是诚心帮我的梁先生不愉快,也就没说什么。

那时,我没电脑也不懂存盘备份,寄给出版社唯一的打印稿丢了,这才想起买台电脑,在创作长篇小说《淘金人》的同时重新收拾整理《瓦厂地》。在整理中,我力避梁先生指出的缺点,不急不慌慢慢打磨,感觉比原稿好些。

2004年,《瓦厂地》参加“全国qq作家杯征文”,经一轮又一轮筛选进入终评。作家出版社通知我“将全文打印成册,附授权书快递给出版社;同时发电子稿至指定邮箱。拟出版。”但最后未出版。

2009年,我将再次修改的《瓦厂地》发给作家出版社。副主编潘宪立阅后回复我说拟纳入出版计划并交安然审稿。安然老师是我长篇小说《淘金人》的责任编辑,她认为从文学的角度看《瓦厂地》比《淘金人》好许多,接地气,语言朴实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人物形象鲜明,那个特殊年代中国南方农村面貌的缩影,极具代表性。但她最后婉言拒绝以版税的形式出版,理由是现在农村题材的作品难以走市场,出版社不敢担风险。潘副主编说送一个书号要我自办发行。但我认为这样出版没多大意思,谢绝了。

2012年6月,省会一位文学朋友将《瓦厂地》推荐给湖南人民出版社。黎红霞老师对《瓦厂地》提出非常详细的修改意见,社里安排三审三校做成了样书,后因给一位朋友写的报告文学与出版社发生误会出版搁浅,但他们的敬业精神令我感动至今。

2013年底投给某杂志社。主编打电话给我,说看了第一章感觉不错,已安排编辑细阅。两个月后,主编来电未过终审。

出版和发表虽累经挫折,但我心里反觉踏实。

近年来,感谢陈善君老师反复审阅《瓦厂地》,多次与我交换修改意见。我虽然已出版三部长篇,其中《非常商道》系常规出版上架上网发行,在社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磨出来的《瓦厂地》。

总之,书出来了就好。敬请读者诸君在审读拙著时,如发现其中的情节尤其是细节与其他作品雷同,不论以何种方式公示于众或告之于我,我都表示万分感谢。

2018年春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