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纪红建:平凡中的坚守

来源:《长沙晚报》橘洲综合文艺版   时间 : 2021-01-11

 

分享到:

  冬夜京郊,寒风凛冽。

  屋内的我,心潮澎湃,没有丝毫寒意。我独坐连队图书室一角,静静地写着心中酝酿已久的入党申请书:“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一年多来,我对部队对党组织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加入党组织,不仅是我的愿望与梦想,更是我全家人的愿望与梦想。恳请党组织接纳我,批准我入党……”

  一番修改之后,我正式誊写在用来投稿的方格纸上。在连部门口徘徊一阵后,鼓足勇气,将申请书悄悄地放到指导员的办公桌上。

  23年过去,那一幕至今还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那天不仅寒冷,还是个周六。下午和晚上是自由活动时间,有的战友在看电视,有的战友在进行娱乐活动,有的战友在澡堂洗澡,有的战友在理发,有的战友在小卖铺排队往家里打电话,而我却选择了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图书室。往常我会翻来覆去地阅读图书室为数不多的那些书,那天却做了件令我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事儿——写入党申请书。

  由于对党的认识肤浅,我的申请书写得不够细致也不具体,甚至有些空洞,但情真意切,不乏意气风发,情绪激昂。我的入党愿望,也是家人的嘱咐。当兵入伍时,包括后来每次家里来信,父亲和爷爷都会强烈地表达着他们的愿望:一定要好好工作,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入党。父亲和爷爷都是群众,地地道道的农民,很难说他们对党有什么样的认识,也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但他们知道感恩,分得清善恶好坏。

  入党似乎是遥远的事儿,文学好像离我更近。文学的种子,上高中时就已经种下。当兵离开家乡时,我除了带了一本《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望城报》副刊文章的剪贴本外,还带了包括《悲惨世界》《太阳石》《飞鸟集》《年轻的潮》等在内的十几本文学书籍。这些,都曾滋润着我紧张、辛苦而又枯燥的新兵生活。

  几乎每天夜晚,我都要趴在连队的常明灯下写诗歌、散文等,但写得最多的还是小通讯。连队有什么好事儿,战友中有什么感动人心的瞬间,我都会用笔记录下来,加工整理成小通讯,投到团政治处报道组。每周团里统一组织看电影,放电影前会播送“影前新闻”,我的小通讯总会在这个时候播出。看着连队的故事被全团官兵知晓并分享,着着连队官兵高昂的士气,我内心无比欣慰。一个老班长的感人故事,不仅被我写进了“影前新闻”,还引起了团首长的高度重视,他最终成了团里的先进,并光荣入党。老班长退伍时,眼里泛着泪水,向我郑重地敬了个军礼。在向老班长回敬军礼时,我心中更加坚定了对文学的追求。

  过了三四个月。一天下午,我刚跑完五公里回到连队,指导员就找到我。想着入党申请书的事儿,我心里直打鼓。指导员说,祝贺你。我心里一喜,难道又发表“豆腐块”了。指导员说,经过连队党支部的考察,你已经被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了。我异常激动,都不敢相信,连忙问,是真的吗?指导员说,假不了,以后在工作和训练上,要更加高标准严要求,处处冲在前。我又弱弱地问道,指导员,我爱好文学,爱好文学和当党员矛盾吗?我有所担忧,连队是训练标兵连,军事训练放在首位,而我并非训练尖子。指导员笑着说,没有什么矛盾不矛盾的,咱们部队需要枪杆子,但也需要笔杆子。你在学习和训练之余写点小“豆腐块”,反映连队火热的生活,也是在为连队作贡献。指导员还说,和平年代,当好一名共产党员,不一定要抛头颅、洒热血,做出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在平凡中坚守、做出表率就可以了……

  随后,指导员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入党志愿书》表格,用双手递到我的面前。看到表格上那五个醒目的大字,我的心跳突然加速。我的入党介绍人是两位老班长,他们坐在旁边指导我填表。先打草稿,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改了三四遍。最后,在两位老班长的目光下,我一笔一画地填完盼望已久的《入党志愿书》。

  那年“七一”前夕,在团部大礼堂,我与几十位战友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庄重地举起了我们的右手,向党旗宣誓。一年后,连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经过讨论和表决,我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向党组织靠拢、加入党组织这一过程,虽然有些兴奋与激动,甚至成了父亲和爷爷的骄傲。但真正对党组织、党员有所认识和理解,却是在入党后。随着党龄的增长,我愈加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与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差距。特别是作为一名记录时代的报告文学作家,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在行走,行走在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改革开放的前沿等地,抵达生活和历史现场。但越行走,越发现自己的浅薄,自己的渺小。

  无数普通党员的平凡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我在采写《哑巴红军》时,被历经艰难困苦、流血牺牲的红军和八路军事迹所震撼;采写《见证》时,在沂蒙革命老区生活了近半年,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采写《马桑树儿搭灯台》时,在湘西革命老区吃住两个多月,凝聚着血泪、不屈、顽强、勤劳、忠诚的老区人民打动着我;采写《乡村国是》时,两年多的时间里,独自行走于脱贫攻坚主战场,走过14个省39个县的202个村庄,辽阔的大地、无垠的精神,特别是共产党人的奉献、智慧与力量,让我肃然起敬;采写《大战“疫”》时,在武汉的35天里,采访了200多个奋战在一线的“战士”,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党员,我见证了他们用行动诉说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初心、恒心和善心。

  他们都是普通党员,坚守的只不过是平凡岗位,却让我深刻感受到党组织巨大的温暖和强大的力量。这些,不仅流露在了我的笔端,也烙印在我的心坎,注入了我的血脉。于我而言,一如既往地行走在中国大地的纵横阡陌,做一名忠实的行走者、记录者、思考者和报告者,这或许就是对“党员”二字最好的理解与诠释,对初心的守望。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