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梁厚能(苗族) 时间 : 2016-07-08
分享到:
湘西是少数民族地区,境内讲三种话:土家话、苗家话和湘西汉话。由于境内多大山,交通阻隔,信息闭塞,人们交往受到影响,就是住在山南与住在山北的两家人,其口音和习俗都有很大区别。一天我与一个保靖水田河的朋友与一个凤凰杆子坪的朋友在一起,同是苗族,同讲苗话,但他们不能全部用苗话交流,因为同是苗话也存在很大差别。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湘西汉话,是相对普通话而言的。虽是湘地,但湘西人并不讲湘话。我在外省出差,别人一听我说话,就从口音里断定我是四川人。一次,我与朋友到北方一景区参观,在搭出租车时发生了小纠纷,那司机竟骂我们是“川老鼠”。虽然我们不是四川人,但也为四川人仗气,着吵了一架。前不久,成都一家出版公司的业务员打电话与我联系出书事宜,听我说话后直喊老乡。是的,所谓湘西汉话是近于叫作“西南官话”的四川话。湘西自古与川东(现为渝东)的酉阳、秀山交界,口音相近是自然的事。湘西汉话就是湘西的普通话。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管是土家人,或是苗家人,基本都能讲湘西汉话了。
湘西话比较杂,就是一个地道的湘西人也不定能全听懂,更不用说外乡人了。但湘西有自己的共同语言,或者说共同方言。有些方言,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我曾对一些外地来湘西的朋友说,你只要会说会用三个词,就可以成为半个湘西人,就可以遍走全湘西。
第一个词是“逮”
这个逮字音要读第四声,但词意不能从字面理解为逮捕的逮。也就是说湘西人讲的“逮”字,在《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在《辞源》、《辞海》里也查不到。这里仅借其音,而非用其意。
这个逮,在湘西人的字典里,是个万能动词。譬如说,干工作,叫逮工作,打篮球,叫逮篮球,喝一口水,叫逮一口水,搞人口普查,叫逮人口普查,打架,叫逮架,就是上厕所解个手,也说上厕所逮泡尿去,等等。在湘西人日常生活语言中,“逮”字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动词。若从使用氛围来看,在湘西从北往南,呈递减的趋势。湘西有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酒鬼酒四张名片,湘西人是这么表述这四张名片的:沈从文的书逮得好,黄永玉的画逮得好,宋祖英的歌逮得好,酒鬼酒好逮得很。这里的写、画、唱、喝四个动词,就用以个“逮”字解决了。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也说你好,但说得最多的是“你吃饭没有”,湘西人见面就说“你逮饭没有”。有个笑话,一个人吃饭前去上厕所,他对人这么说:“先逮屎,后逮饭。”这里进出都不分了。
现在,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喜欢提“某某县精神”、“某某市精神”,于是请一大班文人绞尽脑汁,研究提炼,最后提出的所谓精神,要么文绉绉、软嗲嗲,没有一点精神可言,要么文辞不通、逻辑混乱,不被市民认可。湘西某县某人,一天在喝酒时说:“什么某某县精神,太拗口了,记不住!我看就只三个字‘怕卵,逮!’”所谓“怕卵”,湘西话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意思,所谓“逮”,在这里“搞”、“干”、“做”等意均含其中。“怕卵逮”三字,把该县人敢为人先、敢想敢干、敢于担当的性格充分表现出来了,虽说这是一个段子,但马上得到社会认同,于是在社会上也就流传开来。
有人说这个“逮”字,就是汉语里的“搞”字。这么一讲还真是那么回事,你如把“逮”换成“搞”,话也讲得通,如搞工作与逮工作,搞架与逮架,意思都一样。但好生研究一下,也不尽相同,一是这气势上不同,“逮”是第四声,而“搞”是第三声,一个“逮”字多有匪气,多带劲,充分体现了湘西人豪爽的性格。“搞”字就太平淡了,即使加重语气,也觉得软绵绵的。二是用法上也有一些区别,也就是说这“逮”和“搞”不能全部替换,一换意义就变了。譬如,说一个人爱玩小动作,被人称之为“搞鬼”,如说成一个人爱“逮鬼”,就不知所云了。再如,说他这个人一向来“搞”两面派,如说成他这个人一向来“逮”两面派,别人就不知道是当两面派,还是反对两面派。
“逮”字,说是万能动词,也是相对的,有时也不万能,语言中动词万万千,很多很多是不能用“逮”表达的。随便举个例,如看报纸说成逮报纸,就会被人理解为吃报纸;走路说成逮路,就会被人理解为修路或者打路。
第二个词是“像卵形”
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在湘西可以说是万能形容词。这个词看起来,的确有些粗俗,是上不得大雅之堂的。在党政机关的文件报告里,在正规场合领导人的讲话中,是千万不能用的。
官方不能用,民间却十分盛行。正规场合不能用,一般场合用一用也无妨。如这栋大楼很高,就形容说高得像卵形;如果这栋大楼很矮,就形容说矮得像卵形。这顿饭可口,就形容说这顿饭好吃得像卵形;如饭菜不合胃口,就形容这饭菜难吃得像卵形。街上遇上模样俊俏的姑娘,就形容乖得像卵形;如果这个姑娘长得不好看,就形容丑得像卵形。一个人站在一个鱼馆子旁给他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说:“快过来吃饭来啊,这里的角角鱼好吃得像卵形!”这里的“像卵形”,是形容角角鱼好吃得无法形容。电话那头的人听后,回答说:“那要得!我正在路上,车子堵得像卵形。”这里的“像卵形”,指堵车堵得十分厉害。
高也像卵形,矮也像卵形,好也像卵形,坏也像卵形,大也像卵形,小也像卵形,美也像卵形,丑也像卵形,等等,只要形容程度的,正反都可以像卵形,既是褒义词,也是褒义词,也可以是一个中性词。
关于这个词,在湘西流传着一个典故,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外地考察参观团到湘西某镇参观,县镇一波领导自然要陪同。来到瀑布,县领导对镇领导说:“你们这里的瀑布壮观得像卵形”,走到五里长街,说“你们这里的吊脚楼漂亮得像卵形。”参观团成员一路听见县镇领导一路说“像卵形”,感到很奇怪,但又不懂是什么意思。于是一位女成员好奇地问县领导:“某县长,一路听到你们说像卵形,到底像卵形是个什么东西啊?”某县长觉得这几个字粗陋,不好直接讲,于是灵机一动,回答说:“像卵形是我们这里土话,就是很好的意思。”参观团成员说:“原来如此,你们个个像卵形。”于是以后,参观团成员每看见一个漂亮的地方,就赞美说“像卵形”,左一个像卵形,右一个像卵形。参观团在离开某某镇的时候,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在车上齐声喊道:“某县长,像卵形!某某镇人民,像卵形!” 县镇的官员们被搞得哭笑不得。这故事未必是真的,很可能是好事者演绎出来的,但从此以后,每当要用“像卵形”三个字表达又觉得粗陋不雅时,就会用“好得像某县长形”,或者“好得像某某人民形”来代替,去掉了中间那个“卵”字。知道典故的人,就会心意一笑。
说“像卵形”是一个万能形容词,又好像它又不是一个形容词,假如单独存在,它什么也形容不了。如果说“这栋楼像卵形”,到底是形容高还是低,是大还是小,是漂亮还是丑陋,不得而知。如果在“像卵形”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情况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如加上形容词“高”字,全句为“这栋楼高像卵形”,人们马上会想到,指这栋楼高耸入云。
“像卵形”只要与一个形容词组合,它的确又变成一个万能形容词,它几乎可以与任何一个形容词搭配,它的功能就是表示一种程度,一种语气,一种氛围,没有它形容词可以独立存在,有了它形容词意思更加到位,语言色彩更加鲜明。如平常我们经常说“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语言有些干巴巴的,如加上“像卵形”三个字,语言立马鲜活了起来。
第三个词是“老麻”
对麻姓年长者称为“老麻”,是尊称。在这里,首先要声明的是,我所说的与姓氏无关,不是称呼,请不要误解。
“老麻”,在湘西是一个文雅的粗鄙词。
这个“老麻”,从字面上看不出什么,但这是一个缩写,展开来讲就是“装老麻逼”,真的有些粗俗。“老麻”,在湘西是一个表面平平淡淡、温温和和,实则有些狠毒粗鄙的贬义词,形容人做事说话装腔作势、搔首弄姿的行为和矫揉造作的表情。如果某人被称为“老麻”了,这的确是对该人品德的最低评价。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还在县里工作,经常听见某人骂某人“装老麻逼”。如果你去某单位办事,管事的人不给你办,还给你讲一番大道理,性子躁的人就会当场骂道:“这个事都不办,莫装老麻逼!”当时我们办公室有个小伙子,平时少言寡语,戴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经常一只手夹着一支烟放在嘴里,一动不动,吞云吐雾,给人以深沉之感。一帮摇笔杆子的同事与他开玩笑,说他“装老麻逼”,他嘿嘿一笑,也不反驳。后来,我觉得这话有些粗俗,在机关里说起来太难听,于是简称为“老麻”,办公室里“李老麻”“张老麻”就这么叫开了。当然,这里所称的“老麻”已没有了贬义,变成互相取乐的玩笑话罢了。不知识我改造的功劳,还是在湘西其他地方本来就已流行,我发现,这“老麻”一词在湘西的大街小巷、官场民间,成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
很多人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有一次,我听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在说话时,左一个老麻,右一个老麻。于是就问她,知不知道“老麻”这两个字全称是什么?她当然说不知道。当我说是“装老麻逼”四字的简缩时,她有些惊讶地说:“啊!这么粗俗啊!”我想,她以后再也不会把“老麻”挂在口头上了。
现在网上流行一个词“装逼”,其语义我看与“老麻”有些相近。细细分析,疑似“装老麻逼”的缩写,取的是前后两字,而湘西是取的中间两字。看来,还是湘西人有智慧,把一个粗鄙话,改造得文文雅雅了。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语言特色,方言土语。湘西的方言中,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词句,我在这里所说的三个词,仅是自己个人的认为。况且,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流行的也不一定是健康的,前面所说的后两的词的确有些粗陋,不太文明,平时应少说为佳。但愿,湘西今后有更多独特的、鲜活的、阳光的、正能量的词语出现,为神秘湘西增添几分新的神秘。
(作者简介:梁厚能,苗族,湘西龙山人,在职研究生文化,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湘西自治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客座教授,毛泽东文学院第10期中青年作家班学员。已出版乡土散文集《那年那月》、文化散文集《书法湘西》,主编《清清的皮渡河——湘西桂塘优秀文学作品选》。散文《钩心的火岩》,入选中国作家协会编选的《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苗族卷》。)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