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国旗事件

来源:谢端平   时间 : 2014-08-14

 

分享到:

  《国旗事件》不是我写得最好的短篇,却是我花了心血最多的短篇。抗日愤青,一个很难把握的题材,稍不留神就落入狭隘的民族主义。终于发表了,就好像含辛茹苦带大的孩子得到了赏识,能不高兴吗?

  某刊曾准备隆重推出此小说,并邀请评论家唐小林、作家夏子期和大兵(化名)撰写了点评。但没有通过终审。另一家刊物准备发,也是这样。原因:题材敏感。《黄金时-代》敢发出来,说明其有锐气。

  (猪 日的河蟹,连"时DAI"两字也变成星号了)

  《国旗事件》点评

  《国旗事件》无疑是一篇不错的小说。

  在我看来,小说的视角很特别。在一家日资企业,在中高层管理之间,围绕着“国旗事件”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战争。日本国旗因故障降不下来,就先降了中国国旗,这件事可大可小。何涛和“东海剑客”却想借此“搞”一下,以扬我国威,同时也泄泄私愤。

  长期以来,打工小说大多是苦难叙述、底层叙述。小说中的人物脸谱化——老板黑心肠,上司助纣为虐,保安当走狗;打工者工作卖力,又累又穷,有的人生病甚至死亡,有的被拖欠了工资,有的当了二奶。这样的小说读多了让人反胃。在《国旗事件》里,没有痛苦的呻吟、羞涩的口袋、喝斥和诅咒,甚至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只有一群青年,或者说“愤青”,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爱国之情。

  我很欣赏端平开阔的视野。他作为日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干部,跳出了许多打工作家的狭隘和框范,看到了青年们的铮铮侠骨和寸寸柔肠,还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国旗事件》是打工文学题材的开拓,是一种创新。小说不是叙述,而是发现。小说在对拓宽打工文学题材方面,进行了可喜的尝试,“发现”了打工文学的一扇“新门”。

  一个优秀的作家首先要过“语言关”。很多打工作家语言干瘪,一些作品粗制滥造,难以卒读。而《国旗事件》的语言也很灵动,文字鲜活。小说故事紧凑,情节合符逻辑,算得上“好看小说”。

  许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几乎千篇一律,正面讴歌加上反面陪衬。而《国旗事件》直面“愤青”,将好的坏的行为摊在桌面上,将“好”的、“坏”的人物推到读者面前,供其品评。

  ——唐小林

  看完《国旗事件》,我认为至少有两点值得反思。一是题材选择,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

  作家们警惕的没必要触碰的题材。中国当代文学史里曾经颇有些篇章“成功”地阐释了某些政治意图——后来被诟病为“谎言文学”。但一个打工作家,以其不够成熟的思想和有些极端的理解水平,妄图沿袭旧路继续图解爱国主义之类的政治问题,我觉得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在当下反日**期间,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颇有值得商榷反思处。二是叙述的把握,文中实际写了国旗事件及对日地震捐款两个事件,由于叙述的跳跃性及缺少必要的勾连,两起事件没有令人信服地统一为一个“国旗事件”。总之还是个题材驾驭的问题。我希望看到坚守打工文学题材创作的作家们多写些纯粹的,具有更多纯文学品质的东西。

  ——夏子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抗日英雄,但中国也是汉奸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三百多万。改革开放后,众多的外资企业进驻中国,在这些企业里打工的绝大多数职员是中国人,因此新时期的“汉奸”也应运而生,而且数量不少。

  我曾在某外资企业打工六年,见识了不少为企业充当打手和鹰犬的“汉奸”。我初入公司做保安时,“上面”指使保安殴打犯错误的员工时,我无力反对,只好借机走开。可有些保安为了在“上面”面前表现,将同胞往死里打。后来我调进办公室,在一次员工因待遇问题大罢工的事件中,“上面”想让办公室人员随他一起到现场拍照,找出带头闹事者以便秋后算账。我没有胆量参与罢工,但也绝不为虎作伥,就悄悄溜走。可有那么几个同僚爬上楼顶,在众目睽睽之下,毫无羞耻地拍摄罢工场面。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

  读了自称“愤青”的谢端平的小说《国旗事件》,感觉很解气,但还觉得不够。如果将主人公何涛的爱国行动一直进行到底,人

  ——大兵(化名)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