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盛世赋诗的时代镜像

来源:聂茂   时间 : 2014-03-31

 

分享到:

——李梓民《紫蓝》读后

 

  诗人写诗填词,一定要在衣食无忧之外才可能有的精神上的追求,也就是鲁迅先生所强调的在生存之外需要发展的部分。李梓民先生由于良好的家庭背景,从小就对诗词有着特别的领悟力,他在这条道路上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并不断推陈出新,实为难得。在传统诗词的创作处于边缘化的宭境中,李先生居然能够在这条寂寞深深的小道上乐此不疲地走下来,而且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景,看来,李先生不仅是诗人,更是奇人。纵观李先生的诗词,其创作题材大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有的只是“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以现代性的艺术形式开辟着诗词的新天地。在这方面,他的自制词最为代表,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自我精神满足与社会关怀的契合

 

  按照李先生自己的说法,所谓新制词,就是指诗人和词人为反映现代社会生活而根据一定格律创制的现代版词体。它具有“词牌新、语言新、意境新”等三大特征。《紫蓝》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传统词、新制词、诗论。单从语言风格和内容来说,传统词与新制词没有很大的区别,都是关乎生活,内容丰富,语言现代感强,但词牌名称有很大不同,传统词沿用以往唐宋词牌名,新制词有自己的创新,因词而设,据内容而定,自由度较大,往往把词牌名与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更加新颖和贴近现代生活的特点。比如传统词,书中的开篇《菩萨蛮·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就是:北京亚运争神武,九州上下齐关注。函电满天飞,深情不可摧。 黄河儿女俏,勇猛如狮豹。举手亮金牌,低头想未来。”还有《临江仙·验钞机》、《一剪梅·治污》等,我算了算,总共有105首,可见,李先生在传统词创作方面是花了大功夫的。但比起新制词来,李先生似乎更热衷于新制词的创作,这本大著就收录了181首,真是洋洋大观,而词牌多以《农家乐·“十里香”农家乐见闻》《亮镜子·房产泡沫》《历史台·读老年大学》等这样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厚作为命名,开门见山,起首定调,准确,生动,很有冲击力和新鲜感。

  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氛围中的李先生,在诗词创作上追求意境、格调和自由潇洒的审美风格,正是他自我精神满足与社会关怀的一种契合,也是儒释道文化互相碰撞、交融和润化的结果。在这方面,他有不少佳作,如“大呼锣鼓喧喧,更红旗猎猎,撑着蓝天。退稼还湖,治污除秽,铮铮铁腕铜肩。”(《望海湖·岳阳楼遐想》)“轻松走向深情处,蝶舞丛中,魂舞丛中,好把青春再染红。”(《采桑子·烈士公园》)“大儿媳妇坚贞,分丈夫肩上,岁岁辛勤。冬送暖,夏消暑,一心胜万银。邀朋友,品尝鲜美,点点数家珍。”(《农家乐·乡村谷酒坊生活缩影》)“猪肉年年污染,表面盘盘鲜美。蓊菜无心,残留农药一锅烩。试问青铜鼎,却道非常惭愧。寻路再求援,苍天下雨空泪流。”(《盘中味·食品安全隐患》),等等。从这些描写和感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下的历史现实、社会心理状态和文化镜像,体会到诗人的民本思想和积极的入世情怀,也见证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韩愈在《原道》中阐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忧世情怀,这也正是传统文化思想的一种小我与大我的平衡,李先生在创作上的这种自觉意识,令人敬佩,这本著作,既是他个人的人生历程,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步的时代缩影。

 

  《紫蓝》新制词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从阅读的效果来看,李先生的自制新词十分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这一点在传播上更利于词的发展。语言的现代性,题材的时新性,词牌的生活化甚至口语化,不仅利于传播与记忆,更是反映现实生活新的倾诉方式。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词的创作是自我意识的表达,同时也一定会反映出民众的诉求,折射大众的社会心理。词本为合乐应歌而制,词体作为音乐文学样式,因此早期词被称为“曲子词”,后经过唐宋的不断演变而成为一种 规范的格律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众需求不同,媒介的不同,也导致词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样式。从词的产生到北宋初,一直是以口头演唱传播为主,这一时期城市化、商业化的繁荣导致词本身附加了经济价值。文人应歌填词,歌妓以歌佐觞。词的主要功能是“娱宾遣兴”。词人是传播者,歌妓是媒介,宾客是受众。商业化,大量艺妓出现。名妓苏小小、柳如是、李师师等都与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野史也有记载歌妓与词人之间的风流韵事,这更为后世的传播提供了一份吸引人的神秘感。北宋中期到南宋末,口头传播与文本传播并行发展的时期,靖康之变、活字印刷术,使传播的方式有了新变化。元代以后以文本为主的传播时期,作词方式的改变,词的音乐属性与文学属性完全分离。“诗词一律”的提出,也为词指出向上一路,所以到宋代中后期出现了文人雅词创作的繁荣。但对文义的要求淡化了词对音乐的依附性,使词抒情言志的文学性得以强化,音乐性开始消减。士大夫文人的审美情怀,把词推至一个雅的境界。从曲子词到格律诗的转变,突破了以往词在音律上的局限,更加注重文学的格律技巧。传播方式转变,感官上从听觉到视觉延伸。而从格律体再到新制词,可以说是词的现代传播发展的一个大胆创新与跨越。词牌新、语言新、意境新是新制词的三大特征,这更利于词的传播与演进。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于词的传播也有新的要求,更加注重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不管是情感上的还是内容与形式上的。新制词的出现,能够让更多的受众,更多文化层次的人参与到词的创作、鉴赏与传播中来,它的隐晦程度低于传统词,语言白话程度更高,更利于社会价值观的有效传递。

 

  《紫蓝》的价值取向

 

  毫无疑问,李先生在新制词的创作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创作上的本土化,题材的生活化,风格的多样化,为现代词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范式。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指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李先生的创作主张与白居易有着文化传统的血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先生这本大著的意义或者价值在于:一、从创作形式上看,李先生因词制牌,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自制新词的艺术表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从创作内容上看,开拓了词的取材领域,把某些不宜入词的内容纳入进来,令人耳目一新,给传统诗词输入了新鲜血液。三、从表现艺术上看,传统的诗词创作多用比兴,追求含蓄,遣词造句,十分工整和讲究,而李先生的创作虽然不拘一格,却又有着自身的内在结构,语言浅显易懂,熔叙事、抒情、写景于一身,丰富了词作的创作手法。四、大量吸收市井口语和俚言村语,李先生的创作紧跟时代,一扫传统词人闭门造车的雕凿习气,少了浮华和艳丽,多了清新和厚实。五,李先生不仅一直进行着自制新词的创作,而且还在理论上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是尤为难能可贵的,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基于此,我要对李先生坚持创作、成果丰硕表达祝贺的同时,也要对他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表达一份由衷的敬意!正如他在《圆梦令·老燕》中所说的“把潇湘剪绿,永葆万年春。”我真诚地希望李先生在这条现代词的创作道路上越走越好,也相信李先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惊喜。

  (作者系中南大学教授,海归学者)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