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讯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新闻资讯>天下文讯

新时代西海固文学现象调研活动在宁夏开展

来源:文艺报 | 康春华 罗建森 杜佳 邓洁舲   时间 : 2025-05-16

 

分享到:

西海固,原指宁夏西吉、固原、海原三地,现已成为包括其周边多个县区在内的统称。这片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土地,却是一方滋养文学的热土。多年以来,在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这片土地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涌现出一大批农民作家、基层作家。他们以文学为信念,以生活为源泉,以质朴生动的笔触书写发生在脚下、在身边的新时代山乡巨变。

5月9日至13日,由中国作协创联部、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宁夏文联共同组织的新时代西海固文学现象调研活动在宁夏开展。

中国作协党组高度重视此次调研。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对组织好此次调研活动提出要求,希望调研组以细致、扎实的态度,全面了解西海固文学现象,深入挖掘这一现象独特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从中汲取经验,总结如何更好发挥文学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塑造心灵、凝聚磅礴精神力量的作用。白烨、老藤、陈毅达、汪政、刘合光、贺秋菊、丛治辰等专家参与调研。

5月10日,调研组集中听取了宁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和西海固文学创作整体情况介绍。之后,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调研组兵分两路,先后走访宁夏闽宁镇、红寺堡区、同心县、彭阳县、西吉县等多个市区县,对西海固农民作家代表进行入户采访交流,了解基层文学刊物发展情况,全面深入了解西海固文学现象的形成原因、文学品质和文化特征。

调研组与西海固地区作家代表、文学组织工作者和基层文学期刊负责人进行了多场座谈交流。在与吴忠市红寺堡区作家马慧娟、胡静、马生智等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发现,文学如同一粒粒种子,从贫瘠的黄土高坡迁徙到崭新的移民新村,并深深扎下根来。西海固文学精神正随着这种流动,在新的土地上焕发生机。50多岁的同心县农村妇女凡姝最喜欢意识流的现代诗,她热爱哲学的深沉和诗歌的自由,曾经用40多分钟的时间一口气写完380行的诗歌。正如她所说,“诗歌就是我的长短句,让我的意识超越现实束缚,自由飞翔”。

在固原,马金莲从编辑和创作的视角介绍了固原文学创作基本情况,谈到基层文学刊物要以更包容的心态和更大的力度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与会基层作家代表表示,感激地方文学刊物孕育了一方“小小的精神园地”,对于刚开始提笔写作的普通人,文学刊物编辑部不仅给予生活上的关心,还给予很多文学上的帮扶,让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有了改善,文学之路也越走越宽阔。《六盘山》《原州》《同心》等基层文学刊物负责人介绍了作家与文学刊物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经历,认为西海固地区文学内刊数量多、历史渊源久,发挥了发现、培养和团结基层作家的重要作用,涵养了西海固良好的文学生态,让西海固文学成长为全国文学百花园里的旺盛“庄稼”。

最让调研组印象深刻的是进入农民作家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在固原市彭阳县,调研组一行来到农民作家曹兵的家中,在屋外树荫下围坐,一同畅谈诗歌、文学与人生。在曹兵不大的卧室里,最醒目的是一面满满当当的书架,上面有叶芝、黑塞、保罗·策兰、佩索阿等诗人、作家的作品,距离床榻咫尺的地方,同样摆满即便休息时也可随手取阅的书籍。面对大家的关切,曹兵说,自己对生活已经很知足,生活中最大的一项开销就是买书。在曹兵家中,一位农民的文学生活和精神世界呈现出清晰可感的样貌,让调研组成员感慨万分。

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西吉作家王对平,与丈夫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这里是她写作的起点。调研组成员在小卖部里看到,床头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床头摆着笔记本和书。王对平说,家里没有多余的纸,她常常在孩子用完的作业本背面写作,一遍遍修改和誊抄,“有的作品甚至会修改二三十遍,感到满意了,才会往手机里敲”,然后再发给编辑。这样留下的泛黄手稿有两大摞,其中大部分都是小说。在“90后”青年魏金柱生活的福利中心,调研组成员看到,虽然疾病和轮椅限制了他的行动,但他的视野却从未被阻碍。借助手机,魏金柱读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生。诗歌的发表鼓舞了他对生活的信心,他说,未来想用美的语言来写自己、写生活,抓住灵感、抓住感受,以诗的方式抵达更为辽远的精神世界。调研组成员还入户走访了马骏、单小花、王秀玲、康鹏飞等作家,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创作近况,交流文学创作经历和精神感受。

文学生态涵养离不开基层文学服务组织。调研组走访了青铜峡作家之家、木兰书院等地,了解当地文学志愿服务和基层作家培养情况。青铜峡作家之家成立于2018年,是宁夏首个民间文艺创研培训基地,秉持“培养文学新人,服务文艺创作,传播优秀文化,践行志愿精神”的宗旨,招募当地文艺志愿者深入镇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加强当地文学交流。西吉县木兰书院负责人史静波向调研组介绍了木兰书院的发展情况和建设目标,以及对未来如何探索优质文学和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以文学的方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

“以前是‘三棵树’,现在变成了‘一片林’。”白烨表示,西海固是一种文学现象,甚至是一种文学生态。文学界需要通过深入调研采访的方式,了解宁夏山乡巨变的具体状况,以及这种状况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便对新时代西海固文学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研判和把握。

据悉,此次调研活动旨在充分挖掘新时代西海固文学丰富的艺术经验、独特的精神价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教化的作用。近期将在北京举办新时代西海固文学现象研讨活动,与会专家将结合此次调研的收获和成果,深入研讨西海固文学现象的重大意义和独特价值。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黄国辉、副主任盛敏,宁夏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魏邦荣,人民日报社宁夏分社社长徐元锋等参加了此次调研。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