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文学课

纪红建为中国作协第三届西藏作家班、湖南毛泽东文学院第十三期新疆作家班、湖南省第三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授课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5-04-24

 

分享到:

本网讯(通讯员 聂枫 平措次旦 索朗加措)4月22日下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为中国作协第三届西藏作家班、湖南毛泽东文学院第十三期新疆作家班以及湖南省第三期少数民族作家班授课,授课主题为《“笨”功夫》。

纪红建以幽默诙谐的话语给大家讲述了自己撰写报告文学从搜集资料,到实地考察采访,再到后期创作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报告文学与非虚构文学之间的联系与写作经验,并真诚地告诫学员“文学没有捷径可走”。

纪红建强调,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要遵循四个原则:真诚、真实、真情、真理。报告文学从报告出发,以文学落脚,在遵循“真”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性,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要多下“笨”功夫,每一次写作都是从零开始的,要考虑语言的表达、段与段的衔接、整个章节的结构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走好写作之路。

纪红建指出,报告文学选题问题是关键问题,题材的优劣就像玉和石头的区别,作者要致力于发掘具备玉的特质的选题。一个好的题材是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精神特质的,要具备独特性、唯一性和辨识度。任何人都离不开时代,与其背离时代,不如主动拥抱时代、反映时代。他还通过分享自己创作《乡村国是》《哑巴红军》等作品时的心路历程来进一步举例,细致入微地告诉大家,拿到故事素材时如何通过自己的进一步加工,让其成为富有文学性的作品。

此次讲座让学员们对报告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的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在进行相关方面的创作时要坚持以“真诚、真实、真情、真理”为锚点,立足个体和时代,坚守本心,突破思想,创作出更好的报告文学等非虚构作品。

授课老师简介:

纪红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湖南毛泽东文学院副院长。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哑巴红军》《彩瓷帆影》《大国制造》《游学•1917》《大兴安岭深处》等三十余部,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求是》等刊物发表长中短篇报告文学200余万字。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宣部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