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省诗歌学会 时间 : 2025-03-07
分享到:
3月2日,正值春光明媚的美好周末,长沙图书馆二楼的简书房内书香四溢、诗意盎然。我省“归来者”诗人姚茂椿的诗集《霞光漫过》新书分享会在此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由湖南省诗歌学会、长沙图书馆联合主办,潇湘悦读文化研究会(湖南读书会)承办。出席本次分享会的特邀嘉宾有中国诗歌学会原副会长、湖南省诗歌学会创始会长梁尔源,湖南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勤繁,新乡土诗派 “三驾马车” 之一、著名诗人陈惠芳,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著名诗评家草树,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长沙市作协副主席方雪梅,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宋湘绮,作家马珂,湖南省教师作协副主席、雅礼中学语文教师徐昌才,侗族文化学者吴跃军,《怀化日报》“天南地北怀化人” 专刊主编陈甘乐,以及诗人李虹辉、张一兵、姚进军、黄峥荣等参与了本次分享。
诗集《霞光漫过》新书揭幕
诗人姚茂椿从真情写作、诗意呈现、价值追求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他认为,故乡虽然发展节奏稍缓,但霞光中蕴含着无限生机、梦想与希望。那霞光里的精神家园,历经寒冬、四季,走过寂寞、失望与忧伤,最终必将迎来春光。在创作过程中,他只是收集明媚中一切具有蓬勃向阳特质的诗意,从而形成了这本诗集。
姚茂椿近年诗歌创作成绩斐然。《霞光漫过》集结了他近年诗歌创作的精华,全书分为 “山水间”“亮瓦下”“慢时光”“明媚里”四个部分。有些作品曾在各大知名期刊发表,并斩获诗歌奖项,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湖南省诗歌学会驻会诗人梦天岚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并主持了当天活动的分享研讨环节。
嘉宾们从专业角度对《霞光漫过》进行点评,从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创作手法等多方面展开分析,为诗歌爱好者们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思考。
梁尔源首先对姚茂椿新诗集《霞光漫过》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认为姚茂椿和他的诗歌扎根于有夜郎古国之称的新晃,却一点也不夜郎自大,他的朴素、低调和内敛成就了他诗歌的底色。他认为姚茂春的诗歌能紧贴爱得深沉的故乡,有较深的生活功底;能以真挚的情感来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能以纯净生态的笔触,书写出有温度的诗意。他对姚茂椿体现在诗歌上的技艺和追求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衷心希望他以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陈惠芳认为,他参加姚茂椿先生的新书分享会有三点启示:一是创作要有三个支点。内心的支点、地域的支点和表达的支点。三个支点,才能稳固;二是真情写作,有血有肉;三是不无病呻吟,不故弄玄虚。诗集《霞光漫过》给他的整体印象是温暖、温馨、温情,这是从胞衣地升腾的暖色。他认为姚茂椿先生是重要的侗族诗人、重要的新乡土诗派诗人、重要的真诗人,他的作品实践着新乡土诗派“传承民族血脉,塑造精神家园”的理念。
草树认为,姚茂椿是一个“归来者”,相比博客时代的“归来者”,他晚了二十年。年轻时代的诗歌火种,没有在他漫长的从政岁月熄灭。在一个语言工具化、格式化的语境里,他仍保有一颗初心。从诗歌生态学来看,堪称一个奇迹。他的语言观没有经历第三代诗人先锋诗歌运动的洗礼,没有经过九十年代世俗美学的冶炼,他的诗学依然属于崇高美学,但在写作姿态上进行了有效的调校,去浪漫化,去伪形而上学,立足个人、日常,反观故土记忆和经验,不是什么建设精神家园的乌托邦写作,而是写亲人,写邻里,写民族风俗,从业已流逝的过去打捞失去的纯真,挖掘和重塑自我,因而他的写作是有效的,有价值的。他的诗语调真诚,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风格单纯,在认识和存在两个维度之间,有着稳固的平衡。在AI的“无所不能”的时代,诗人可能要面对工具理性更大的挑战。诗人是语言的手艺人、文明的守夜人、人类的感性经验的最后守护者,写作的价值就如同大海里的珍珠一样珍贵,在这个意义上,我要向诗人姚茂椿致以由衷的敬意。
张勤繁认为,再过三天就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姚茂椿的诗歌分享会就像是一次春雷,预示着又一个春天的归来。姚茂椿的诗歌,每一行、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是精雕细琢的,这种对诗歌的初心、痴心和匠心非常难能可贵,是对生命根源的诗意致敬,是对家乡变化的诗意记录,是个人精神世界的诗意构建。
方雪梅认为,姚茂椿的诗歌是有生命重量与质感的。每一首,都展示着真诚、质朴的特质。他对侗乡胞衣地的人情风物与今昔嬗变,始终投以关切与深情的目光,故能用胸腔中迸溅的灵魂之诗,与侗乡深情对话。
宋湘绮认为,诗人姚茂椿在《霞光漫过》后记中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深究。他的作品从内心出发,走过了求学、谋生、谋道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诗的本质是认识自我,建构自我,诗人姚茂春认识到自己乃自然之子,他通过对日常物象的凝视,唤醒了沉睡在记忆深处的生命体验。扁担、粮仓、水缸这些乡村物象,是承载着生命记忆世代相传的符号。诗人通过对农耕文明衰落的描写,折射出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的迷失、寻找 、期待、惋惜、伤感和失落。诗言情,就是言这种大我之情,共鸣之情。在《霞光漫过》中60后一代可以读到曾有的青涩岁月、理想情怀、传统与现代的纠结和挥之不去的乡愁。
梦天岚就姚茂椿的诗歌文本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姚茂椿拥有属于自己的词汇库,他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叙事中,让他所熟悉的事物开口说话。在语言表达上,他用词精准,对事物的摹写形象而生动,有时又举重若轻,让那些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情感富有张力。
作家马珂、诗人张一兵、黄峥荣、姚进军等也相继分享了对姚茂椿诗歌的看法。认为姚茂椿的诗歌创作秉持卓然独立的品格,注重个性与文本意义。他的诗歌题材多聚焦故乡、故土,在时间维度上兼具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特征,以独特方式展现了湘西的历史人文景观,从而在现代化浪潮下挖掘边地文化的价值,是我省一位重要的优秀诗人。
朗诵艺术家如风、张蓄芳现场朗诵了两首姚茂椿的诗歌作品,他们的深情演绎让现场诗友沉浸在诗歌营造的美妙意境中。当天,长沙图书馆还收藏了姚茂椿的诗集《霞光漫过》和散文集《和吟声声》两本新书,并向他颁发了收藏证书。此外,潇湘悦读文化研究会(湖南读书会)会长张立云也参与了当天活动的主持工作。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欧阳白、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长华因事未能亲临现场,但向分享会主办方提交了书面发言。诗人黄曙辉也从益阳发来了贺信。
当天的活动中,大家发言踊跃,意犹未尽。主办方不得不向图书馆管理方申请延时闭馆,才完成了分享会的所有流程。(张立云)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