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5-03-13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梁伊涵 摄影 彭赞) 3月12日下午,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湖南毛泽东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十七期“文学名家讲堂”在毛泽东文学院报告厅举行。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散文家傅菲以“寻找好素材”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文学讲座。讲座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湖主持,第二届“湖南百名作家写百村”获奖作家代表及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100余人现场聆听,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中,傅菲结合自身丰富的阅读与创作经验,深入阐述了好素材的四个评价标准。首先,好的素材需独辟蹊径,言他人之未言,抵达他人未曾抵达的深度,或拥有独特言说角度。鲜活也是素材的重要特质。这要求作者深入生活,捕捉现实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对笔下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理解,挖掘富有感染力的细节;即便远离第一现场,也要为书写对象注入丰沛想象力。素材要贴近生活又贴近内心。一方面,要关注当下生活状态,选取符合生活逻辑与自然逻辑的素材;另一方面,选材要体现作家的精神内核,反映作家的精神指向和生命气场的作品能在读者心底埋下种子,影响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此外,能引发共情的素材才是好素材。素材是一座桥,选材需贴近内心,带有作家独特气息与精神指向,同时具备现实意义,与时代高度契合,才能抵达读者。
如何寻找符合这四个标准的好素材?傅菲同样给出了四条途径。第一,从生命历程中,萃取独特的经历,用独特视角挖掘普通人的内心。第二是深入生活,我们的出生和生活之地,是写作无穷无尽的素材源泉。第三,则需要有方向的深度阅读,用大量的积累和学识,形成深刻洞见。第四从母题出发,目标明确地寻找素材,构建书籍的骨骼。
判断什么素材可以用,傅菲认为有两条原则。第一是优先原则,首先选取符合自己认知的素材,才不会扭捏作态,避免知识的盲点;其次是符合自己精神品质的素材,才能让文章反映内心。第二是放弃原则,放弃粗俗的、过于陈旧的素材。最后,傅菲寄语广大写作者,要具备好奇、勤奋、深思与平和四个素质,才能创作出动人的优秀散文。
讲座过程中,傅菲还分享了许多自身创作中的生动案例,用生活经验让晦涩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互动环节,听众们就写作中遇到的选材难题与傅菲交流,傅菲耐心解答,现场氛围活跃。
此次讲座,傅菲为在场的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们拨开了散文选材的迷雾,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思路与方法。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散文创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期待在今后的写作中能运用所学,挖掘出更多优质素材,创作出优秀的散文作品。
“文学名家讲堂”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湖南省作家协会发起并主办的。旨在加强文学交流、开阔视野、开拓文学思维、提高文学创作力和鉴赏力、提振文学湘军实力、培养和造就文学名家大家的公益性文学活动,从二〇一二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三年历程,广受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好评,已经成为湖南文坛一张响亮的名片。
人物链接:
傅菲,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散文集《元灯长歌》《深山已晚》《我们忧伤的身体》等三十余部,曾获三毛散文奖、百花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奖、芙蓉文学双年榜、方志敏文学奖、江西省文学艺术奖及多家刊物年度奖。2019年《故物永生》斩获第二届三毛散文奖散文集大奖,2024年《圣鹿》又获第四届《长江文艺》双年奖·优秀散文奖。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