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4-12-31
分享到:
作者简介:
倪美群,女,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毛泽东文学院第二十三期中青班学员。作品在《诗选刊》《诗歌月刊》《人民日报海外版》《绿叶》《湖南文学》《海燕》《鸭绿江》《延河》《胶东文学》《特殊文学》《南方文学》《长江丛刊》《名家名作》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共计二十余万字。其诗歌入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诗歌精选》《湖南诗人诗选》等。出版诗集一部,多次获得诗歌类奖项。
诗集简介:
《那一粒灯火》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是诗人倪美群创作出版的一部个人诗歌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158首现代诗歌。全书分三辑:第一辑:温暖篇,52首。抒写记忆中的亲情乡情与温暖,抒发了对自然、家乡、亲友的热爱,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人间温情;第二辑:等待篇,53首。作者在生活中感悟人生,在等待中笃定前行;第三辑:追寻篇53首。借诗歌言志,表达其勇于面对,敢于追寻的坚定。诗集文笔优美、语言流畅,内涵深刻、意境明丽、情感真挚。作者用深情的笔墨抒写自己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感悟,既具有浓郁的乡愁,又富有多彩的画面。生命有裂缝,光才可以照进来。一粒灯火,也可以灿烂整个世界。
专家推荐:
倪美群的诗集《那一粒灯火》有新意,有意境,简洁明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忽明忽暗,照亮着我们的前程;每个人都有一份爱,真挚热烈,滋养着我们的人生。那一粒灯火,来自故乡;那一份爱,来自亲情。在飞速发展而又喧嚣不断的时代,我们在诗人倪美群的笔下,回望着故乡的山水,浏览着异乡的风情。那些生活的困顿,幸福的憧憬,色彩缤纷,林林总总,都在字里行间活化出诗意,深化出哲理,闪耀着光芒,渗透着温情,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感动。这就是诗歌的魅力,也是诗人的功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株洲市作协主席张雄文
倪美群在诗意的渲染和语言逻辑上的延展具有一定的前沿性,诗意的场景都是诗人亲历的过程,这种过程的提炼与转化,是艺术性塑造的重要过程,需要作者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现代诗的正确辨识度,才能将文本借助情感的推动提升作品的高度。通读倪美群的诗集《那一粒灯火》,正见证了诗人对于诗与远方的追寻与探索的精神力量,她以深厚的内涵,饱满的情思和细腻的呈现,将个体经验美学透过朴素的生活现场去洞穿诗性的秘境,让读者品鉴的同时,又能引发共情而进入生命哲学更深的思考。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相华
倪美群的诗集《那一盏灯火》诗作选材多元,笔触细腻,意象唯美,在人间烟火里,触摸温暖,用心感悟,用文字浓缩生活点滴,定格山水的美丽,抒写生活,吟咏岁月吉祥。尤其喜欢《母亲送我过河》,以月光、白发、行舟,尽显深沉亲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郭淑珍
倪美群的诗,不仅仅语言优美,更道出了一种生动、深切的人生况味。人的一生之中,有多少离散,就有多少悲欢,那些曾经的过往,相识和离去的人,在内心之中流年远逝,留下了多少百感交结,曾经笑容相守的年少朋友、或者是默念祝福的初恋情人,在生活的波澜之中分别、在世俗红尘之中远遁,仿佛再无交集。各自生活、各自辛苦、各自守护内心的梦。诗人的诗,就是这样精彩,写成有缘,写成无缘,写成不见不散,将一种深切的人生意味,表达得淋漓尽致。
—— 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张三里
《那一粒灯火》序言
—— 挥洒诗意芬芳,吟咏岁月吉祥
张恩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品读诗人倪美群转给我的作品,感受她笔下的快乐、忧伤、幸福与沧桑。
相对而言,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异彩纷呈、异常喧嚣的文坛,铺天盖地的作品让我们目不暇接,而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作品却并不鲜见。这种窘境,足以令很多作家诗人尴尬、汗颜。
值得庆幸的是,在倪美群的诗歌文本中,我们看到了质朴的真,纯良的善,浪漫的美。不知不觉间,我竟然被那些洒脱而灵动的文字自然渗透出来的温暖、真情、美感所深度感染。这对于吝啬赞美之词的我来说,已经很不简单。
......夏风纵横/一粒粒鸟鸣/溅落在漫漫长空//此刻,我渴望成为一条鱼/只要七秒的记忆/牢记幸福,和/欣喜......
——《七秒记忆》
在洁净的时空中,我们情愿“只要七秒记忆”,而且只用于“牢记幸福、欣喜”......这是人生的智慧,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小巷,有零星的/花香,鸟鸣/轻轻地,点缀着/巷子的安宁//......//此刻,我/走进熟悉的小巷/环卫工人正在清扫/潦草晨光
——《小巷》
这是一个我们熟悉的普通的生活场景,花香、鸟鸣中,“环卫工人正在清扫/潦草晨光”。在这样简单明了的画面中,我们感受着生活的美好,而且分明接受着某种感动。
我始终认为,文学创作,不应该拒绝抒情,而真正有效的抒情,应该是一种植入生活深处的“有氧运动”。
......远方,有雷鸣,雨声/而我,也和/这只 小黑狗/正在蝉鸣中/搬运阴影
——《苦夏》
这样的语言无疑是生动的,鲜活的,而且不失风趣。但仔细品读,我们又感受到了某种负重——“我,和这只 小黑狗”在暴雨到来之前“搬运阴影”。看似写实,但其实速写的是忙碌而疲惫的众生。诗在言外,就是这个道理。
在倪美群的诗集文本中,关于母爱的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那是一条好长好黑,又/很陡峭的路/爬过一座山,又是一座山/墨色的山林覆盖着/长夜的寂静......这里,没有鸟鸣/没有歌声/只有不断飘来的五谷馨香,和/镶嵌在夜幕上/闪亮的星星//此刻,我彷佛看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在注视着怀中的婴儿/她眼中的几滴晨露/正缓缓地飘进风中
——《梦见》
一个年轻母亲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走,在浓密的夜色中穿行。是外出谋生?还是为襁褓中的婴儿求医治病?而无言的母爱,凝聚在深情的注视中......
月光朦胧/母亲的喘气分贝/高于流水声//风 再一次/卷起母亲的白发/松驰的嘴角,在/咀嚼着时光//我们面色凝重/船家挥舞着双桨/在风浪里穿行//我用力攥紧母亲的手/看着鱼群一次次/掠过船舷//终于登船上岸/站在红尘的渡口/我披着阳光,静静地/回望波澜
——《母亲送我过河》
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人生的一次又一次的送行告别中,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但母亲的千般不舍,万般牵挂,都在她的行动上,目光中。
天色暗下来/母亲划着火柴/点上灯盏/开始烧水,做饭/村庄安静/点缀着零星的蛙鸣/庄稼在夜色里生长着/星光在天空荡漾着//这时候,母亲会提着油灯/走出家门/深一脚,浅一脚/来迎接我们//在母亲的引领下/我们欢快地走着/那不断跳动的光芒/正在把我们的童年/照亮
——《光芒》
这是另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母亲生火做饭,然后提着油灯走出家门,深一脚浅一脚地迎接上完晚自习的孩子回家......
画面温馨,却并不浪漫。因为在那个贫困年代,每个家庭都度日艰难。感谢伟大的母亲,用油灯“照亮(我们的)童年”,并给孩子带来无尽的温暖......
走出梦境,路上已是/车水马龙//晨曦里的长椅,再不见/母亲的身影,和她/温暖的笑容,而/那个孤独的位置/依然整洁,宁静//多少年,母亲用慈详的目光/抵御着人间的寒冷 也/照亮了儿女们的前程//此刻,我多想/搀起坐在梦中的母亲/一同回家/当我抬起头来/一缕风吹湿了/我的眼睛
——《身影》
似曾相识的场景,似曾相识的亲情,一帧帧熟悉的画面,在我们眼前闪动,于无声处,大爱永恒。
对于失去的母爱,总让我们耿耿于怀。而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而写到父亲,我们看到的则是另一幅动感画面。
这条土路/一次次被杂草掩埋,荒芜/那些扭曲的车辙/通往岁月深处//雨,在飘落/故乡的泥土,开始/柔软,温情,开始/哺育种子,和长梦//天晴之后/父亲推着小扳车/开始启程/那条通往远方的土路/铺满了花香,鸟鸣
——《小路》
人间荒芜,苍茫,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肩负“哺育种子,和长梦”神圣使命的父亲,不畏艰险,风雨兼程,在漫漫人生路上勇往直前。质朴,生动,可亲,可敬!
一场雨,从树叶间/刻画出静的高度/湿漉漉的鸟鸣,再一次/把乡愁唤醒 //雨幕下,父亲一手扶犁/一手挥着牛鞭,躬着背/在田间/犁出一片风景......
——《雨滴划过天际》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仿佛看到了雨过天晴后,勤劳的父亲在故乡的土地上,一手扶犁,一手挥鞭,犁出一片风景,或者应该说,“父亲”躬耕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风景。
在众多的创作题材中,乡愁,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话题,也是作家诗人不吝笔墨反复抒写的情感。而倪美群作品里的乡愁,则是另一种展现。
......秋色深处/我看见一些/头顶着花瓣儿的人/停靠在异乡的渡口/静静等候//远方的山峦,风霜/炊烟,波浪/在风声中起伏,荡漾/含香的金色乡愁/正缓缓地 铺向远方
——《金黄色的乡愁》
意象鲜明,意境深远,画面饱满,诗意盎然。
世界开始摇动/风推着河流,落叶,和/弯曲的倒影/在阳光下移动//一盏绿茶/舒展着早春的宁静/一杯红酒/晃动着熟悉的歌声//秋水寒凉 ,长路漫漫/只有心中那一粒灯火,依然/在长夜,照亮/远方
——《那一粒灯火》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其实,距离故乡越远,乡愁越有质感。远在异乡,风吹草动,雁过长空,每一次季节变换,岁月轮回,都能触发我们的思念。长路漫漫,任重道远,但总有一盏灯,“照亮远方”,抵御苦寒......
触景生情,多愁善感,是很多作家诗人的自然状态。漫步人间,我们经营着自己的梦想,也关注着百态人生。
一棵老枫树/被虫子和风,不断/掏空/陷入了更深的孤独//每次站在窗前/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介入/这棵老树的无助,和/孤单//秋天来临/大地萧瑟,苍茫/我走出迷茫着,和/这一树红叶一起/摇曳着风霜
——《秋意》
岁月蹉跎,大地苍茫。站在时光深处,我们感慨着春华秋实、雨雪风霜,也感叹着人间的沧桑和悲壮。
......红尘中,我把冷风藏进口袋/躲避车流,人潮/经常在拥挤中趔趄,叹息/沉默,无语//但我,总会/带着自己的影子/不离不弃
——《影子》
顾影自怜,在冷风中涂抹着寂寞的色彩;拥抱自己,用沉默诠释着喧嚣背后众生的无奈,悲哀。
......窗外的风/正在穿越城市的喧嚣/窗内,清茶泛香/梦中的艾草,水珠/在信笺里颤抖,生动//天色暗下来/你起身,点起灯火/照亮某种酸楚,和疼痛/那些不断攀爬的绿藤,已在/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曾经贫穷,曾经疼痛,但正是这样的磨砺,焕发了我们昂扬的斗志,激发了我们的图腾。
挥洒诗意芬芳,吟咏岁月吉祥。这是一种良好的写作状态,也是一位诗人应有的自觉担当。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