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4-12-31
分享到:
(本网讯 通讯员 谷娅菲)12月24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为湖南省第二十三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讲授了一堂以《文学与时代的精神状况》为题的文学课。
梁鸿为湖南省第二十三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授课
梁鸿从什么是时代的精神状况、如何书写时代的精神状况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在互联网时代,不能任由短视频、大数据算法“算计”我们的生活和人生,要做一个文学观察者,写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人的灵魂,人性深处隐秘的渴望。并从历史的传统和当地的名俗、生活这样一种大氛围出发,以《梦醒子》《叫魂》《包法利夫人》等作品为例,探讨了这些作品的创作特色和时代背景。
梁鸿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对时代精神状况的深刻洞悉,剖析了文学与时代的辩证的关系。她认为,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要拥有无限宽容的胸襟,辩证地深入思考文学与现实的复杂关系,回到活生生的现实中去观察人、去体会人,去发现人,并通过语言和象征来达到对现实的书写。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学员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活跃。学员表示,这样的培训有收获、有成长,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文学要通过语言和象征来达到对现实的书写。学员们表示,要坚定初心,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更富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
授课老师简介:
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个一人才”,“国家先进工作者”。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梁庄十年》《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作为方法的“乡愁”》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短篇小说集《神圣家族》;出版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和《四象》。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2013年度中国好书”,“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2010年度《亚洲周刊》非虚构类十大好书”,“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当代》长篇小说2017年拉力赛总冠军,“《当代》长篇小说论坛年度五佳”、英国翻译笔会奖等多个奖项。论文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等。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