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机关党建

省作协赴郴州市711矿接受学习教育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4-11-21

 

分享到:

11月2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作协工会、机关党委组织干部职工前往郴州市711矿接受学习教育。

711.jpg

上午的学习教育活动在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华湘社区711时光小镇展开。711时光小镇的前身就是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建筑群落。生产部分包括以矿石开采、拣选、运输为流程的系列建筑物,如矿井、铁路矿仓、预选厂、运输队等,以及办公楼、专家楼、实验室等辅助办公用房;生活部分包括俱乐部、招待所、职工宿舍、子弟学校、医院等建筑与设施。大部分建筑物为苏式(苏联)风格,并沿用至今保存较好。

711矿(原名金银寨铀矿)创建于1958年,2004年政策性关停。2020年省矿冶局和苏仙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711矿区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引入市场主体,将711矿红色文化纳入郴州湘南红色文旅工作重点规划和精品文旅线路,立足“国家工业历史文化街区、国家工业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标定位,按照“工业风、神秘铀、中国红”主题风格,围绕711矿的历史、人物、事件等,以传统展陈为主,适当借助现代化展陈技术,做到形式与内容契合、与711矿精神内核匹配,突出711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破旧的工业小镇打造成了怀旧的时光小镇,打造成了功勋铀矿精神宣传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基地。小镇目前集红色教育、温泉康养、工业旅游、科学普及、休闲度假于一体,让711矿实现了华丽转身美丽蝶变。

711矿是我国最早发现并勘探开采的大型铀矿,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提供了主要原料,为强国强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711矿是首批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国家工业文化遗产,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性教育基地。大家来到“地下核城”,观看了纪录片《功勋》,参观了人防工程、“两弹一星”展厅、井下采矿模拟场景和矿车、钻采机械、矿石、“蘑菇云”“邱小姐”等实物和模型。讲解员娓娓道来地向大家述说着711矿人隐姓埋名勇担重任、艰苦奋斗抛洒汗水、舍身忘死为国捐躯的动人故事。

712.jpg

下午的学习教育活动在瓦窑坪历史文化古街进行。作为千年渡口,瓦窑坪地处耒水与郴江的交汇处,自汉代以来便是北通衡阳长沙、南下韶关广州的水上要津和中转站,街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江里舟船往返,北杂南货都在此装卸,是郴州最繁华的商贸码头。提质改造后的瓦窑坪历史古村,打造湘南民俗特色的“千年烟火气、郴州十二坊”,轻纱悬挂,红色灯笼点缀,青瓦屋檐,明清小镇的风韵跃然眼前。古街橘井药坊、嘉禾倒缸酒坊、玲珑茶坊、金贵银坊等郴州“老字号”齐聚瓦窑坪,再现两千年前瓦窑坪“小南京”一半山水诗意,一半古镇烟火的繁华盛景,成为郴州市一张旅游名片。大家漫步修缮一新的瓦窑坪老街,感受文旅融合的亮点和魅力。

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大家感触颇深受益良多。有人说,711 矿曾经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他们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扎根这片土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铀原料;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以及无数普通劳动者为了国家的核事业,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伟大历程,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学习教育活动走进 711,穿越时空聆听历史足音,我们体验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不懈追求精神。有人说,711时光小镇以音乐为纽带,通过精心挑选激昂革命歌曲、深情时代赞歌等经典音乐作品,讲述 711 矿的点点滴滴。动人的旋律能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建设者们的豪情壮志、英雄们的无畏精神以及全体 711 矿人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灵魂的洗礼,在今后的本职岗位上要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省作协工会 供稿)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