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学院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

徐剑为全国报告文学作家研讨班学员授课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4-05-13

 

分享到:

本网讯(通讯员 曾散)春末夏初,惠风和畅。5月8日,全国报告文学作家研讨班在毛泽东文学院开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徐剑为来自全国各地的42名学员带来一场生动的文学课,他授课的主题是“意象、符号、LOGO与报告文学的结构”。

1_conew1.jpg

“从一个作家的视角,说干货,将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抖一抖,讲点管用、操作性、实战性很强的东西”授课中,徐剑结合自己四十年专业写作的经验,分享了《天晓1921》《西藏妈妈》《东方哈达》《大国重器》《金青稞》等作品的创作历程。

徐剑认为,最高的文学之境是悲悯苍生,敬畏天地;是救赎灵魂,指向未来。他分享了他心中好的报告文学标准,“落点于人、行走于野、记史于书、感动于心、思想于里、形式于表。”课堂上,他强调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他认为,报告文学的题材、事件、人物、情节、场面、细节都是不能虚构的,因为真实是报告文学安身立命的边界和底线。因此,他特别强调行走于野时要坚持“走不到的不写、看不到的真相不写、听不到的故事不写”三不写原则。他还讲到文学的黄金律以及文学叙事的时空轴,再讲到报告文学结构的符号学。

谈及具体到写作技巧时,徐剑分享了他的“物相图腾,意象符号”绝招,他认为,相当数量的报告文学题材,可以通过这个题材中的素材寻找到意象符号或物相图腾,如果找到了也为布局文章结构找到了一把金钥匙,而且还能实现每一部书的结构不一样。他以他的《东方哈达》为例,称他在现场看见了上行列车和下行列车瞬间,这个细节启发了他写作这篇稿件的结构。而采写《大国重器》过程中因为找到了火箭意象,文字结构就采用了火箭结构的模型。徐剑还认为,作家是讲故事的人,好的报告文学作家须具备四性,即参与性、揭秘性、预见性、悲悯性等等。

本次授课,徐剑可谓是娓娓道来,干货满满,倾囊相授,学员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授课老师简介:

徐剑,男,汉族,云南昆明人,原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曾三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并荣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军新作品奖”一等奖等三十多项全国、全军文学奖,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文艺家。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