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 : 2024-04-12
分享到:
早餐后,从小溪边散步回来。一走进院子,就觉得有点累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抬头仰望天空,看白云在空中悠悠飘动。散步是结束了,而有关散步的思绪,却仍在脑子里涌动……
我每天早晚两次散步的习惯,始于53岁那年。至今,已有27年了。
1997年的一天,省委一位领导把我喊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全省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扶贫攻坚行动,省、地、县派出了16000多名干部进入4000多个特困村,帮助村民脱贫。如果说,1949年,是我们党帮助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那么这一次,是我们党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在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中,你们作家不能缺席!在省委的安排下,我和水运宪、蔡测海组成扶贫采访小组,到全省的贫困山区采访。历时三个月,行程两万里,采访了21个贫困县,108个特困村。有一天,在安化县采访的时候,我从一个山坡跃过一条小溪,跳到对岸时,没有站稳,一屁股坐到地上。当立起身时,感到腰部疼痛难忍。头不能低,腰不能弓,上厕所、漱口都非常困难,严重地影响自己的生活。回到长沙,到医院一照片,腰间盘的第三、四节突出来了。我住进了长沙马王堆疗养医院。
醋疗、牵引、按摩、贴黑膏药……搞尽了各种治疗手段,疗效不明显。也就是那一年,我在参加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时,认识了代表中一位骨科专家。他叫孙材江,是湘雅二医院的骨科主任。我找到他,他建议我洗洗矿泉池,然后坚持退着走路。他交代说,这种毛病很顽固,见效慢,一定要坚持!
那时,我的采访结束了,准备开始写报告文学《大山的倾诉》。约我写这部作品的湖南人民出版社安排我住到灰汤电力疗养院去写作。写累了,就泡泡温泉,一天三次。每天早晚,坚持在疗养院的院子里退着走路。一个月下来,二十来万字的报告文学完成了,而腰间盘突出的毛病还是没有好。
我一直记着孙大夫的话,这毛病很顽固,见效慢,要坚持。从此,我每天坚持早晚两个小时退着走路。冬天,地面上铺满了白白的霜。我早晨到烈士公园,脱掉鞋子,光着脚板,咬着牙根,在鹅卵石的路面上退着走上半个小时……
不久,省委安排我到娄底深入生活,兼任中共娄底地委副书记。地委没有富余的宿舍,便安排我住到军分区的院子里。每天早晚,我就在军分区的院子里退着走路。有一个地方要爬二十几级台阶,我也坚持退着上台阶。
就这么退着走,退着走……也不晓得哪一天,我低头漱口,弓腰上厕所,不感到痛了。一身轻松了,自由了。这个顽固的毛病硬是被我这个顽固的老汉征服了!
此后,我并没有停住脚步。但没有退着走了,而是往前走。这一走,就是27年!
如今,散步成了我每天生活的“必须”。就象睡觉、吃饭一样,每天不可缺少的内容。一年365天,除了少数几天有特殊的情况外,坚持天天早晚两次散步。出差、开会,一住进宾馆,我首先就寻找散步的路线。也许是这个生活习惯吧,如今我80岁了,心脑血管等老年病还没有来找我的麻烦。
有时候,正在构思一篇稿子,而散步的时间到了,我就带着这个构思上路,随着脚步的迈动,思绪就在自己的脑子里跳跃。常常,几千步的散步结束,一篇腹稿就完成了。回到家里,就用手指在手机上划拉开来。一两个小时后,一篇两千字左右的短文就出来了。
有时,遇到什么事窝火,我就带着这“火”上路。在散步的路上,看到溪水在河道里跳跃撒欢,看到白云在天空悠然飘动,这“火”竟不知不觉熄灭了。在外面这片美景中,自己感到心旷神怡起来。
我常常觉得,春天的到来,秋天的离去,我都是在散步中感知的。早春,我沿着小溪走,我看到溪边的柳树梢先一天还光秃秃的,第二天,某一条柳梢上钻出了一些小点点。再过一天,小点点又大了点。三五天后,小点点就变成了嫩绿色的小叶片。春天,就这么走到了我的面前……
严冬,我走出门,进入操场。地面上铺着白白的雪。我是全副武装。头戴毛帽子,连耳朵到遮住。棉大衣把全身捂得严严实实。尽管这样,还感到全身发冷。在数百米的操场走上两圈下来,脚板就发热了。再来上一圈,全身就暖和了。再走下去,捂着耳朵的帽子就取下来了……
散步的时候,我也常常瞎想,总觉得,这是自己在和死亡赛跑。“活动活动,活着就要动。”你跑得快些,动得多些,“死亡”就被你抛到后面去了。这时候,你就“赢”了。当然,大自然的规律是无法抗拒的。随着年龄的增大,你的脚步变慢了,而这时候,“死亡”就跑到前面去了。于是,某一天,你就“输”了。
我在散步中欣赏春天,我在散步中赞美秋天,我在散步中丈量生命,感悟人生!
快乐地散步,散步中快乐。美哉!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