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4-01-18
分享到:
本网讯 (记者 金星 通讯员 魏楚瑜 贺茂峰) 1月17日上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在毛泽东文学院为湖南省第十七期专题文学(素人写作)研讨班学员授课,授课主题为《文学与生活》。
纪红建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分享了《乡村国是》《彩瓷帆影》《大国制造》的创作历程,提出了对于文学创作,要秉承良好的创作习惯和对文学的敬畏之心,文学创作不要抄近路,没有捷径可走。“文学是一种崇高精神层面的呈现与表达,是作者自己对人生、生活、社会和历史的一种表达。”纪红建说。
在讲课中,他提出了文学创作的三个误区,提醒学员要植根生活、关照现实。纪红建把文学创作比喻为种植,种子、土壤、营养、培育是缺一不可的四个要素,他勉励学员紧跟时代、理解时代,精准反映时代的精神特质。谈及报告文学的采访,纪红建指出应从准备、态度、智慧、逆向、寻找、思考六个层面进行讲述。好的报告文学作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弯腰行走、站立讲述,通过行走寻找人心的善良,文学的空间,戏剧的冲突等。
课后,纪红建还就学员提出的乡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如何设置引子、写作需要具备的忧患意识和反思意识等话题,为学员答疑解惑。
授课老师简介:
纪红建,湖南望城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长篇小说《家住武陵源》,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哑巴红军》《大战“疫”》《彩瓷帆影》《大国制造》《游学•1917》等二十余部,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求是》等刊物发表长中短篇报告文学 200 余万字。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宣部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等。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