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散文

周桃香:书院里的慢时光

来源:怀化日报   时间 : 2024-07-22

 

分享到:

我是一个外地媳妇。龙年带孩子陪先生回他的老家溆浦龙潭过年。龙潭是一个千年古镇,她的神奇美丽与厚重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了我。龙潭是抗战决胜地,还是非遗多产地。单就崇实书院就百看不厌,常看常新,值得深度挖掘。她就像一位着青衫的隐居高人,静立尘嚣之外,慢煮时光。

崇实书院建于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崇实书院又名吴氏蒙养,是吴氏先人为儿女兴建的诗书教化启智之所。文脉幽深的龙潭出过进士与将军,文人雅士无数。崇实书院背靠黄龙公路,前瞻美丽的一都河,河上有古老的风雨桥——穆公桥。院前一池半月形柳塘,院内古桂合抱,翠微蔽空。书院飞檐翘角,雕龙镂凤,古朴典雅,既有江南园林建筑的风韵,又具西方建筑的风情。中西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可见龙潭古镇人重教情怀,思想开放包容。

一踏进书院,时光仿佛忽然静了。“喵“的一声,一只花猫窜了进来。一位身着黄色旗袍的女子轻柔地把它抱在怀里:“壮壮,这些天你去了哪里?怎么瘦成这样了?”说着拿出猫条温柔地喂它。以为壮壮是她养的宠物猫,不想却是只流浪猫。女子说,类似的流浪猫她收养了两只。先生介绍说这是崇实书院院长的夫人黄夏茵,并让我猜猜她的年龄。看她身材纤细,不施粉黛,额前几缕刘海带着几丝女孩的纯真,我猜约莫二十多岁吧?她浅笑嫣然,说已过四十。我可以叫她小茵,我实在难以置信。细细交流才知道,这位出生于大都市并且家境优渥的女子陪着她的夫君,一位土生土长的龙潭小伙谌鲲鹏,夫妻俩放弃深圳某知名服装企业设计总监的高薪,在这里扎下了根。与她聊天,像听任素汐的歌曲一样,仿佛灵魂被治愈、净化。她静静地说,淡淡地笑,目光纯净,柔弱的身躯里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琴瑟和鸣,让我又一次相信了爱情。

我一直认为,做文化,全靠烧钱过日子,做的都是情怀。而这对夫妇却白手起家,凭借智慧勤奋还有热爱,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化产业之路。他们既是传承人,也是拓荒者。他们夫妻双双毕业于美术学院,有很好的绘画基础,这些年又辗转全国不同的大学,参加全国非遗传承培训课,也曾多次深入花瑶考察,经常深更半夜还在研习,如今花瑶挑花、染布、苗绣、苗画、掐丝珐琅、绒花、竹编、陶瓷烧制手工方面,他们无所不能,而且还有诸多改良和创新。他们双双酷爱漫画,创作了大量绘本,特别是“神龙造田”的传说,“向警予劝学”“最后一战”这些当地耳熟能详的故事通过绘本广为传播,引人向上向善。对于小茵来说,手中的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这一屋子的孩子,那么鲜活灵动,她的生命也因此得到了滋养。我想也许这就是她永葆青春的独特秘方。心思单纯,胸怀梦想,意气风发的她就是那个象牙塔里刚出来的小姑娘。我称她为 “小仙女”。

“小仙女”承接过武当山的道教服饰道具,影片装束,也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研学。还吸引着附近一百多名中小学生前来学艺。朱砂启智、开笔破蒙、拜师敬茶……他们带领小朋友做手工,画花灯、做版画、染布、做香囊。品茗、研磨、投壶、抚琴、对弈,那些消失了的民间技艺与传统礼仪,又在此重现。“古今共融,复建再生”,源于骨子里的热爱,他们将现代元素糅合在每一个文创作品里,延续古韵的同时又焕发着勃勃生机。

这些年,他们除了辛苦学习,基本都在创作和给学生上课。哪怕除夕,都还在忙碌手头的创作。我问她回龙潭这七年来,如此忙碌却几无积蓄,后悔不?小茵淡淡地笑着,说,她和先生十分享受这种慢生活,这是他们精神的伊甸园,也是灵魂的栖息地。只是现在有了新的追随者,就索性成立了一个团队——塔塔拉文创中心。她和她的先生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塔塔拉文创中心的掌舵人。她说做为掌舵人,现在应该会花些精力去开拓市场了,她要为这些需要养家的年轻人负责。说这话时,她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多了一种坚毅的美。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他们质朴而绚丽,单纯而又丰赡,洋溢着清澈的浪漫主义。他们已经与脚下的土地连成一体。

走出崇实书院,漫步在龙潭河畔,听着神龙造田的传说,仿佛那龙的爪印还留在这方神奇的故土……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