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谭谈:一次难忘的采访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 : 2024-06-20

 

分享到:

八十年人生旅程,做记者、当作家,不知有过多少次采访。或工厂矿山,或偏远村寨,或繁华都市,或边陲军营,都有过我踏访的足迹。

早几天,突然有一朋友来电话,要求加我的微信,说是有些老照片要发给我。他是陈新,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位搞装帧设计的老编辑。如今大概也退休了,正在写一本有关自己搞书籍装帧、封面设计方面的书。在翻检自己拍摄的照片时,发现多张当年我们一道在湘西采访“扶贫司令彭楚政”的照片,他想发给我。

于是,一个个亲切而熟悉的画面,便鲜活地跳动在自己面前……

那是1997年,党中央布署在全国广大乡村开展扶贫攻坚活动。当时,我们湖南省委派出了16000多名干部,下到全省4000多个特困村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有一天,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王茂林,把我喊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这次扶贫攻坚,是我们党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在这样大的社会变革中,你们作家可不能缺席。”

于是,在省委的指示下,很快,我和水运宪、蔡测海组成采访小组,奔赴我们省的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三个月里,我们行程两万里。走访了二十一个贫困县,一百零八个特困村。

我们刚刚采访完回到长沙,正思索从何处入手来写反映这场社会大变革的作品时,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老编辑田树德来找我,说是他们准备组织出版反映“扶贫司令彭楚政”的长篇报告文学。他们社里研究,决定请我来写,希望我不要推辞。

就这样,我便又与湖南出版社的副社长尹飞舟、编辑室主任田树德、美术编辑陈新,再一次踏上了湘西这块土地……

我在手机里翻看着陈新发来的一帧帧二十多年前拍的照片,心潮起伏。照片中,有我的工作用车陷入泥道的留影,有一群天真活泼的山村孩子搭乘农用车、手扶拖拉机的镜头,有山寨村妇劳作时在山道上歇息的景象……每一幅画面,都散发出浓烈的湘西风情和湘西山区的泥土气息。

照片里,竟有两张是拍下我当时写在湖南出版社公函纸上的采访提纲……我心里不由感叹:我的陈兄啊,你的心是多么的细啊!

猛地,我翻到了这样一张照片:自己瘫倒在路边农舍屋檐下一根枯木上。扑腾一下,心胸间立即涌上来一股热辣辣的潮水。远逝了的那景,一下子又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那一天早上,在古丈县武装部的招待所食堂,吃了两个馒头,一碗稀饭。我们就在武装部一年轻干事的引领下,出发到彭楚政的老家去采访。

彭楚政的老家,在一座高山上。当时没有通公路,要翻山越岭走三十多里山路。在走到离彭楚政老家的那个村子还有四五里地的地方时,由于早上吃的馒头、稀饭不扛饿,我的低血糖的毛病犯了。一时间双腿发软,浑身没劲,全身直冒冷汗,一下就瘫倒在路边的一根枯树上了。同行的人,都围了上来,问我哪里不舒服?我吃力地说:“饿,饿……”

陪同我们的武装部的那位年轻干事,立即寻到村里的一个代销店,买来了几个饼。我狼吞虎咽地吃下两个饼后,才渐渐缓过劲来了。

于是我们又继续往山上爬去。

一会,我们终于来到了彭楚政的老家,风光秀丽的山寨。尽管这里已接近山顶了。但村寨仍在群山环抱之中。大山上遍布着一个一个的小山头。一条从山岭上流下来的小溪,从村子中穿过。溪水清极了。

我们在村支书的引领下,走访了彭楚政的好几户邻居,搜集了彭楚政参军前在村里的一些材料。一个老人指着彭楚政屋子对面那个山峰说:“那座山,叫将军峰。我们这个穷山窝里,可没听老辈人说过,出过将军啊!也许,只是我们先人的一种美好愿望罢了。”老人的这句话,后来竟成真!两年过去,彭楚政这个吉首军分区司令员,提拔到湖南省军区任副司令员,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彭家先人们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了。

老陈发来的老照片,引来我无尽的回忆。我来到书房,找当年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山的倾诉》。书房里,有一个书柜,是专放自己出版的著作的。我在这个书柜里从上到下翻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那本最初出版的《大山的倾诉》,只找到了收入在《谭谈文集》里的版本。

我怀念那次难忘的采访,也想念这位可亲可敬的“扶贫司令”!我们有许多日子没有见面了。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