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江月卫:酒缘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 : 2024-06-27

 

分享到:

老师文采不凡,但他好酒,每喝必醉。师母劝他说,八十多岁的人了,不要再喝了。老师却说,老婆啊,我喝了几十年的酒,哪天你劝我说,老公啊,今天有好菜你喝一杯不?我摇头说,不行,喝不得了,这个时候你就感到悲哀了!

本来师母是劝老师不喝的,经老师这么一说,师母反而变成每餐都劝老师喝一杯。

我老家在湘西的山里,从小就听大人们说,为人不喝酒,难在世上走。这地方有很多关于吃的习俗,比如小孩子出生满100天要开斋,虽然还吃不了嚼的东西,也要用筷子在鸡鸭鱼等上沾一沾,再送往小孩子嘴里,以示他吃了,表示他这一辈子生活过得好,天天有肉吃。特别要说明的,还要用筷子蘸一两滴烧酒到孩子嘴里,如果孩子不哭不闹就是长大了有酒量。

村子里的孩子是放养的,相互串门。突然有一天,邻居家三岁的孩子跑到我家来,趁大人不注意,孩子端起桌上满满一杯子米酒,一口喝了。急得我直喊小孩父母。小孩母亲说,没关系,他天天陪他爷爷喝。我五岁时的一天下午,去八爷家玩,他家正在吃饭,没劝我吃肉,竟劝我喝了一大杯米酒,我迷迷糊糊回到家睡到第二天中午,如果开斋算第一次沾酒,这是我第二次接触酒。

我初中毕业那年,睡觉睡不好,精力集中不起来,记忆力下降。我爹访了位中医,开了一服药回来泡酒,要我早上起床喝一两,晚上睡觉喝一两。效果果然不错,一天到晚不仅精力好,觉也睡得好,成绩直线上升。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医”字的繁体下面有个酒壶,看样子有些病是离不开酒来治的。

村人习俗,喝酒图醉,你到我家喝酒不醉,就证明我家不客气。于是,衍生出许多规矩和礼数来劝酒。你敬我一杯,我劝你一杯,一来二去,到后来微醺便猜拳行令。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学会了猜拳,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路猜拳回家,哪个输了就帮背书包,两人一组,你去我来,像唱歌一样,声音传到对门山坡又折回来:四季发财,五魁首,六位高升……

我生性胆小,家人培养我的胆量,就是从敬酒开始的。每次家里来客,总要我端杯敬客人,要我讲几句祝词:兄弟平分,酒喝平均;要想事业更辉煌,喝酒要比别人强;仪表堂堂,酒量非常……

村人们喝酒也闹出不少笑话,人们常常提起的两个笑话。一个笑话是讲四叔和几个哥们在家喝酒,到后半夜都喝大了,都不知道他那几个哥们咋回的家,也有几个留下的,第二天早上,四婶起来喂猪时,发现猪圈有个人。原来他那哥们半夜尿尿翻到猪圈里了。还有一个笑话,一村人喝醉了,摔倒在水沟里,水一直往他嘴里流,他却不停地说,不喝了不喝了,你灌我也不喝了。

工作后,我热爱写作,交往的大都是文人。文人没有几个不喝酒的。大家在一起常喝得昏天暗地。因为长期饮酒,如今过了五十身体就出现了问题,最主要的是“三高”。关心我的朋友也很多,给我送来这样那样的中药,有泡水当茶喝的,有用来洗脚洗澡的,还有作饮食当饭吃的。每当我把这些药吃完已是半饱。天天吃习惯了,哪天不吃像丢了魂一样。他们劝我吃这样那样的药,并强调吃药不影响喝酒。特别是老张,吃饭前他转身搂起衣服在肚皮上打一针,我问他,干什么?他说,打胰岛素。我这才知道他的糖尿病比我严重得多。我劝他说,酒还是要少喝。他说,喝白酒对糖尿病没有影响。去年下半年,好长一段时间没见老张。我打他电话说他在外地。大概一个月后我再次打他电话已停机。打他老婆电话,她说,他已经去世了。我愣了老半天才问是怎么一回事,他老婆哭着说,糖尿病并发症。

放下手机,我喃喃自语:不喝,坚决不喝!

经朋友引荐,我认识了一位治糖尿病的老中医,前提是吃他的药不能喝酒。果然,几服药就给我把血糖调理到了正常值。我遵从老中医的教诲:不喝酒。朋友间吃饭喊我还是参加,但我声明不喝酒。刚开始大家还报以同情心:不喝没关系。时间一久便不容许了……

想着劳累了几十年,美好生活才刚刚开始,还有那么多亲人朋友,还有全国的好多大好河山都还没有看过,我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坚决不喝。

这天回家,见桌上摆了我最喜欢吃的几道菜,杯子里的酒已满上。老婆说,今天是父亲节,女儿特意安排的,你辛苦了,喝一杯吧!我有些激动,手端酒杯有些颤抖,放到嘴边一股醇香扑鼻而来,我深呼吸一口还是放下了酒杯。我摇了摇头说,这辈子的酒已喝完了,早已醉在了心里。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