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沈念:用脚步和文字歌唱长江母亲河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 : 2023-05-09

 

分享到:

6459365042637_watermark1.jpg


文丨沈念


从《壮哉洞庭》到写成《长江九歌》,这真是完成了一次写作上的生命流动。

《长江九歌》的作者段华的出生地在湖南华容县,这是洞庭湖冲积平原上的一块凹地,邻长江伴东洞庭湖。很长一段时间,水是这片土地上最醒目的关键词。于生活在水畔的他而言,对水的崇敬和天性的亲近,塑造了他如水的性情。他激情地跟随着水行走,在行走中观察和遐想,家乡的水懂得他的一切心思,他天生就是水的命运书写者。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洪水滔天,每年的抗洪抢险,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人面临的严峻考验。那正是段华风华正茂的时候,从事新闻工作的他,身临一线,走遍长江和洞庭湖长堤,倾注心血汗水写下了时至今日仍会被人谈论的报告文学《壮哉洞庭》。时隔多年,初心未改,他的目光投到从故乡北侧流经的长江。在他心中,长江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让他魂牵梦绕,又充满着无限感召力的江河。老当益壮的他,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退休之后,就一直在走近长江。走近,也是一种理想的跋涉与相逢,最终又在艺术之树上绽放新的生命。现在最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长江九歌》是一部结合行走与阅读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颇具见解的生动讲述,颇有深度的现实思考,聚集了他的深情凝望。

《长江九歌》以“歌”为题眼,在抽象的叙事和深刻的抒情中,有以小见大之趣,有以柔克刚之力,有以心传心之美,这是为长江变迁而写下的立传之作。有人评价,古有屈原的楚辞九歌,今有段华的长江九歌。话虽有些过誉,但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是一段历史、一段传奇,也是一种抒怀、一种创造。从母乳颂歌到莽原悲歌,从巴渝古歌、文明长歌到涅槃战歌、生命赞歌,从林海山歌到悠远渔歌、绿色壮歌,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特别的艺术情愫和生命情感,时而如洪水滔天,时而如静水流深,潺潺叙说着长江边的故事,讲述着丰盈动人的情感和鲜活生动的时代感。

段华是水的孩子。在水边长大,从水边远游,又长年厮守水边,对故土自然有着刻骨铭心的回忆和向往。他以散点透视的方式,记录的是“狭小视野内所摄入的近6年来为长江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绿色发展而脚踏实地踔厉奋发的普通市民、村民、渔民、牧民的真实故事,多为凡人小事,力呈吉光片羽。”我在阅读中常为那些看似普通却不平凡的长江守护者感动。索南达杰积年累月保护着三江源的圣洁水源,“吉普赛人”李孜的神农架探险传奇,忍痛砍伐清零欧美黑杨的何孝成,从猎鸟到护鸟的张厚义,心系江豚保护的媒体人徐亚平,举全家之力保护扬子鳄的佘世珍奶奶……其中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即使是忧伤的底色,但经段华的妙语慧心,立刻多了一些风趣和达观。他“雕塑”了一批呕心沥血、持之以恒守护长江生态的环保卫士群英像,他们的故事是书中的动心之处,令人反观、沉思,也令人惊叹、钦佩。

好的报告文学作品拥有当下性、历史性、文学性。段华的语言有讲解词般的评述和概括的力量,在写作中尽可能接近生活中的事物,写出水的精神、物的精神,更是写出人的精神。他写水上的天气多变,“这里的风浪没有过年,而是依然肆虐无忌”;写“江豚爸爸”徐亚平迎风斗浪艰难前行,“小船像一片轻巧的蛋壳被不怀好意的湖风一会儿推上波峰,一会儿摔下浪谷”;写摆满鳜鱼木架的长堤,“竹制簸箕如一排圆月铺向屏幕深处……络绎不绝的购鱼大军徜徉在这排簸箕组成的圆月大阵里”;写湖上的风貌,“笨重的深筒套鞋踏着采桑湖上顽强的青草,思绪仿佛穿过锡林郭勒和科尔沁的碧绿青葱。一声划出心海的长空雁叫,提醒我这里是冬天的洞庭湖”……这种语言气质让他的作品藏有一种气象,也构成了《长江九歌》的艺术特色,即宏大叙事里的细微笔触,全景扫描里的聚焦透视,激情写意里的工笔刻画,看似并不十分具象的叙事,每一句话每一段故事背后,都有着更开阔的空间,是未降临的风霜雨雪,是可以用心体悟的日月山川,进而让读者在观览长江变迁、时代发展的韵律、频率中,见人的光辉、人的精神和人的信仰。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