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张雪云:阳春里的阳戏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 : 2023-02-22

 

分享到:

文丨张雪云

在崇山峻岭的大湘西,每到春二三月,惊蛰谷雨前后,人们开始在田间地头做各种各样的农活,叫“做阳春”。

“做阳春”是辛苦活、体力活,土家人自有土家人的活法与乐子,再怎么汗长水流,再怎么劳苦奔波,土家人面对翠生生的沟谷山坡,随便扯片树叶子,可以木叶声声,随便扯起喉咙吊上几嗓子,可以阿哥阿妹地荡气回肠。

其中,阳戏,自然而然成了“做阳春”的土家人的最爱。

因为它是山尖尖阳春三月的戏,是坡岭岭丹凤朝阳的戏,是溪沟沟阳气暖暖的戏。

凡事,不会平白无故,总有个起源,阳戏自然也是如此。

历史颇为悠久的阳戏,到底是老百姓忙完阳春之后的娱乐,还是因山南水北的地域而名呢?是因为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傩戏是为娱乐鬼神而演,称“阴戏”,而在庭前扎台所唱主要是娱人,祈福纳吉,故称之为“阳戏”?又或者起源于澧水之北,水北为阳,故为阳戏?直到现在,我也没有细细考证过,只是大致觉得,或许兼而有之吧。

源于这样的一种文化自觉,和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那天,我来到张家界永定区。

周志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阳戏第十三代传承人,给我们唱了一段。只见周老师站如松,缓缓吸气、运气,像换了一个人,一开腔,一亮嗓子,独特的唱腔就惊艳了全场。只听他腔调圆润,腔韵流转,真假嗓结合,唱词用真嗓,拖腔用假嗓,不时翻高一个八度,声音极具穿透力,如果再配上锣鼓铿锵,可以说是高亢激昂,响遏行云。他唱的是阳戏中的正宫调,用假嗓拖腔的那部分,就叫做“金线吊葫芦”。而张家界阳戏最独特的地方,就是这个“金线吊葫芦”,有着极高的难度。

沈从文说:到了湘西,不看阳戏,等于只到了半个湘西。许久以来,阳戏这婉转的唱腔,跳跃的鼓点,凄美的旋律,飘舞的水袖,带给张家界人太多的安慰与喜悦,灿烂与期许。

阳戏,承载着土家族的文化基因,无不呈现出特有的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当一个人来到张家界,除了看奇峰秀水,若是有了对当地阳戏的欣赏和理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领略这个地方的民间文化精华,把握地方文脉,从而更深切地理解这块土地及土地上的有情众生。

你能想象这些情景:那山川大地,田野稻田,黄灿灿的一大片,农人乐开了花。这个时节,春天播撒在田间地头的辛劳都变成了累累果实,每一分付出都得到金色的收获。为了欢庆丰收,为了慰劳一年的辛苦,阳戏班子又开始忙碌起来了,扎台的扎台,化妆的化妆,拉琴的拉琴,欢欢喜喜,喜气融融,吹吹打打,咿咿呀呀,锣鼓铿锵,古柳树下新唱阳戏。你看,好一个热闹、喜庆、丰收的土家村寨,好一个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丰收之年。

“苦读寒窗十年整,求名知音家道贫,澧水泛舟八百里,涛声送我过洞庭……” 安静下来的时候,我也会轻轻地哼上几句从周老那儿学来的阳戏词,一些烟火底色的日子便泛着新鲜和生动。其中浑厚的,仿佛是张家界土家山寨的三千奇峰;细俏的,仿佛是沟沟壑壑的八百秀水;绵密处,是土家儿女希望和美好生活的愿景;婉转时,是天门狐仙的缱绻霞飞。

我打着节拍,将来自土地深处的气息弥漫在锦绣繁华的星城上空,于心底飘荡出田野和山水间,一曲曲的高山流水,一幅幅的青绿画卷,一处处的力量氤氲,至刚至柔,生生不息。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