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张燕玲:在乡土生活中发现中国

来源:岳阳文学   时间 : 2023-02-14

 

分享到:

彭东明长篇小说《坪上村传》作品研讨会发言之十二

我读完《坪上村传》,我认为彭东明为我们绘就了一部现代乡土的人物图谱。《坪上村传》通过32个片断,以作者个人记忆的深浅,叙事,种种农人、农事、农具、农活、农俗,深情回望和反思故乡父老乡亲的劳作和生活的艰辛,生动地描写了现代农民群像,我以为这个群体既是《坪上村传》人物图谱,也是现代人物图谱,也可以说是彭东明的现代农事诗,也是彭东明的人间密码,更是南方乡村社会的一个类似小百科似的小说,由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以坪上村人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可以触摸到鲜活的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村庄生活,民俗,与农民生产生活的链接,映照出传统村庄及其地方性的蓬勃生机,以其朴实生动的笔迹,可以说彭东明为我们绘就了一部南方乡村风情画,富有现实中国的时代性和当下性。

我想谈三个印象:第一,这幅充满泥土芬芳和生命力的乡村图景和人物图谱,有着当代山乡巨变宏大的历史背景,有恪守农耕文明的老一代,还有离开土地年轻一代,无论土地收获千年田园梦,还是用奋斗改变命运的发财梦,一个一个人生,一家又一家的生活矛盾绘成了《坪上村传》的故事,让中国农村社会成为了一部充满温情的故事,是需要现实关切和忧患意识,去把作家、历史、时代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正像《坪上村传》彭东明所说的,用文字建立这种关系。我们回望陈忠实、路遥、周立波以及当下出现的,特别是这两年一大批山乡巨变的文学系列,他们都无一例外以其丰沛的情感和生活精湛的艺术功力,从不同的角度为现代中国农民立传,在乡土生活中去发现中国,表现中国。彭东明在透视中国现代文明的生存与灵魂的生动性,包括重要性虽然可能达不到我们刚才说的这些经典作品,但他却写出了新时代农民的喜怒哀乐,充满着泥土的气息和南方的气质。

作者以小人物,小故事去表现这个大时代,始终在小人物小故事中用平实、传统、老实的这种叙事方式来写乡土中国的农民梦,相当生动,鲜活,尤其他生动地塑造了像村支书老万,村民长贵和他的六个孩子,尤其是刚刚贺老师说到的豆子,还有荷香、细叔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有一些传奇性的人物,其实也是现代乡土中国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故事都发生在坪上村,或者是生长在泥土之乡,或者已经走出了坪上村进行奋斗,或者城市梦幻灭以后归来的一个个故事,比如细叔,历经了一次次的人生蜕变,生活也发生了转变,历经了城市底层的血泪挣扎乃至功成名就反哺家乡。刚才白烨老师也提到反哺家乡,创办新型农业,包括他准备进行的乡村纹理等等都是非常具有现代性的人物。彭东明也说他在极力的挖掘记忆中美好印象,也像彭学明老师所说的,向善向美的印象,那些田野风景包括大量村庄的风情风俗人情,但他认为他要去解决一些远行的农耕文明和滚滚而来的现代文明所产生的矛盾,他说他起码是真实的记录者,所以《坪上村传》是一种散文纪录片式的,彭东明希望他自己的记录让子孙后代能触摸到远去的乡村风情。因此,彭东明是站在今天的立场去发现其内在的问题,比方大哥对兄弟四个深刻的包含这种内在的矛盾,所以彭东明人回了老屋,但一切物是人非了,他还是回不到从前,因此他写了故乡坪上村的生活,更写了故乡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改变,以及对农耕文明的反思与更新,可以说他的描述和表现朴实而生机,有趣又富有诗意,也可以说他这种写作是有根的,他记忆中的故乡,他看到了裂变的土地观念,大哥就一个劲的要叫四个兄弟回来,要守着这片土地,也看到兄弟的牵连情感,所以看到了农业形态的艰难重构,因此他并没有在田园梦游,我认为这也是《坪上村传》的一个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二,独特的叙事风格。《坪上村传》是以片断、碎片来结构场景,每个故事采用线性平推叙事,就是我所说的纪录片式的线性叙事,同时他用散文化的语言节奏明快,一马平川。

第三,鲜活的地方性,我特别喜欢这一点。彭东明老师用生动的三湘语言写出了南方岳阳的乡土气息,或者说这是彭东明的南方,是一种浓郁的乡愁文化,呈现出民间底层生活包括生命的活力。比如从人物故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彭东明对民间精神的一往情深,他使得各种民间元素,比如祖母的童谣、香包、驮带、生布袋、扁担,尤其到了最后放皮影戏,我特别喜欢他里头讲的故事,关于木匠给彭家老屋起房子的时候,这包含了坪上村的做人做事,包括乡村邻里,非常有意思。这样的民间元素在彭东明的笔下鲜活,蓬蓬勃勃,野气横生,也使人物的丰富性别具一格。他还有一个特点很有意思,每一个章节用民俗为题来增加鲜活的地方性,我认为是最好的篇章之一,像大布长巾,我认为牛命是整本书里最好的篇章之一,像老黑与牛的相依相衬,人牛之间的有情有义,他抱着它哭,我眼睛都湿润了,心里一热,我就想起了少年与马的动人故事,又比如大布长巾写细叔,这个物件是一个象征,既是道具,也是隐喻,代表农耕文明的标志,一开始说到已经腰缠万贯的细叔将这条伴着他走过风尘岁月的长巾带回来了,挂在老屋上面。

我稍稍觉得有点小遗憾,所有的民间元素只是点到为止,如果能加以写这些民间元素的相关事故,那可能会让《坪上村传》真正成就一部现代的农事诗,会更为生动,在艺术上也许会更动人,更有艺术魅力。《坪上村传》告诉了我,读完以后我认为只要倾听泥土上这些卑微而伟大人们的心音,表现他们的爱与仇,苦与乐,我们就能在乡土生活中发现中国,进而为中国的劳动者立传。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 。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