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散文

杨松林:家余嘴的早晨

来源:杨松林   时间 : 2023-06-01

 

分享到:

清晨,漫步在石桥绿道网一号线上,任山风吹拂,清爽的空气把我涤荡得干净彻底,通体舒畅。

春阳斜斜地掠过叶隙,轻柔地抚摸着大地。仿佛一夜间,山川、树木全都披上了嫩绿顺滑的衣裳。刚伸出头的叶片上,微小而晶亮的露珠,惹人怜爱。早起的鸟儿,从远近各处聚拢来,招呼着,问候着,彼此热乎得很。

家余嘴,老地名。至于这地名的来由,当地已没人能说得清了。

初到石桥,我就对这独特的老地名念之记之,也喜独步这片美丽的村庄。这里处于跳马镇百里花卉走廊的前段,S326线南北穿过。目之所及,只见山环水绕,田畴交错,屋舍俨然,白墙红瓦,栅栏围护,干净清洁,美庐清苑,花香怡人,“好一个美丽宜居村庄。”门“吱”地一声开了,传出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响声,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家家户户的人儿都赶早,一时间,早餐的香味沿着门,顺着窗,飘散在家余嘴的空气中。久居城市,这久违的田园烟火,顿时令我心生爱慕。

家余嘴——美丽宜居村庄,这名儿洋溢着自信的底气。

“石桥邮局”“石桥杂货铺”“公共电话亭”“老粮站”“议事厅”……一个个老建筑分立道路两旁,再现着时代的印痕。“老粮站”大门两侧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红色大字虽已褪色,却依然庄重有力,唤起人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

我快步来到公交小站,小站古朴而精致,一张家余嘴美丽宜居村庄图,一块家余嘴红榜介绍,静静地向来来往往的商旅客人推介着这片美丽山乡画卷。“原来那个年代出门就是泥巴路,坑坑洼洼的,现在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哒,出行方便多了,公交车50路从渡头直达石燕湖,今天我搭车到镇上去逛逛。”赶早来小站等车的胖大妈,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像朵大丽菊。

道路两边,一排排绿植被精心修剪成圆柱体、圆球形等不同形状,像卫士一样整齐站列。一株株普普通通的树,被大哥手拿剪子“美容整形”,精心修剪造型成一个个花瓶、一座座宝塔;有的修剪成各种动物样儿,像老虎啸天、似龙腾云驾雾、如孔雀开屏……惟妙惟肖,真是匠心独运。“原来我们是种树卖树,现在实现了向种景卖景的转型,苗木造型师是新型职业,就是把苗木绑扎、修剪,加工打造成富有艺术感的精品苗木。”一早就在家门前埋头打理景观树的大哥津津乐道,“一棵树,一把剪,是我们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法宝。”我暗自为这些勤劳的乡村工匠惊叹叫绝。

沿着绿道向西北,弯弯的绿道上白色字体醒目地写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隔三百米就标注着长度,每隔十八米远就竖起一根太阳能路灯。“原来一到晚上,路上就漆黑一片,现在安装的这些路灯在晚上既能照亮山路,又节能环保。”正蹲在地里弯腰给苗木除杂草的老大爷站起来,乐呵呵地告诉我。我徜徉于“绿心”,犹如穿行在如诗如画的绿色长廊里,听鸟鸣晨曲,感受树叶“沙沙”带来的绿心搏动,放飞心情。

绿道网其实是一个环形圈,不久我又回到村口,遇上几个穿橘黄色环卫服的妇人,提着扫把撮箕桶子向村部走去。与她们攀谈中,我才得知她们每天早晨七点半就到村部集合、分工,然后走进一个个山道和角落,清扫卫生,垃圾分类,每天工作八小时,默默地用自己微小的行为守护着村庄的美丽。“村上制定了环保公约,我们都要遵守,不准乱扔乱堆乱放,每个村民小组都要张榜公布评比情况。”

说完,一个个背影慢慢远去,山道上响起了银铃般的笑声。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