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散文

杨远新:易尔康为我做嫁衣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2-11-22

 

分享到:

按照原定计划,我这篇文章是要等到疫情过去,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结束,从旅途回到书房,然后摊开资料,潜心而作。

由于读到2022年7月31日《常德日报》登载的《满纸新风颂 一部正气歌——读<绿叶对根的情意>》一文后,心情特别激动,就像洪峰撞开武陵山,向着洞庭湖呼啸而来。哪怕手头没有资料,完全凭借记忆,也要写出来。

因为我知道,《常德日报》发表此文时,作者易尔康正重病卧床,每天接受输液治疗。我惊讶,他是如何拖着羸弱之躯,写下这篇几千字的序言的?开始看标题,看署名,我还怀疑是与他同名者所为,当我一口气读完全文之后,这种怀疑顿时被湖上的大风卷走,因为文中的每一个字,如同太阳山的青松,每一个标点,好似柳叶湖的波浪,贯穿全篇的文气,宛若阳光照耀,兰芷簇拥的沅水澧水,令我沉醉,令我振奋。以我对易尔康的熟悉,以我对他文风的了解,这篇序言,完全出自他的大手笔。

易尔康,是全国享有知名度的作家、编辑家,尤其是在滨湖大地,也就是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先生的故乡,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党政要员,大都熟知他的大名。他除了因长期担任常德地区(后改为市)文联副主席、《桃花源》杂志主编、常德日报社副总编,广有知名度,更因其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曲艺,诗歌,散文等数百万字,出版小说集《捅马蜂窝的伢儿》、散文集《索溪趣闻》(与人合著)等多部,长期担任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并且是常德市首届作家协会主席,而声名远播。

我初识易尔康,是在《桃花源》编辑部。那是1979年秋至1980年初,诗人方存弟领衔创办《桃花源》文学期刊,把我从汉寿借调到他手下做勤杂工。那天,当我从三叉路西北角的滨湖印刷厂,拖了一板车的《桃花源》创刊号,满头大汗走进位于建民巷27号常德地区文艺工作室的小院时,方存弟、杨善智、何大猷、孙伟、唐振球、任振华、李传森等多位老师都像迎接新生婴儿似的,热情地围了上来,争相捧起创刊号,迫不及待地品阅。我发现其中有两张新面孔,一个瘦长脸,皮肤黑红,眼睛笑成一条缝,手里夹一支烟,浑身上下一丝不苟,笑声嘿嘿。一个圆圆脸,皮肤白晳,不是一般的白,是俗话说的那种用指甲壳可以弹出水的白,身材不胖不瘦,面带微笑,笑声呵呵。方存弟老师给我介绍,前者大名易尔康,后者大名彭其芳,都是从常德市教师队伍中,正式调入《桃花源》编辑部,担任编辑工作。就是从这一刻拉开帷幕,易尔康与我逐渐建立起了长达几十年的亦师亦友情。

从《桃花源》试刊,到正刊走向市场的那段岁月里,方存弟给我修改了散文《帅大姐回故乡》《零点零一》,易尔康给我修改了小说《湖风,多么清甜》《春柳湖上》,彭其芳给我修改了诗歌《唱给乡邮员》,均在《桃花源》上发表。《春柳湖上》这个标题,是易尔康给取的。因为《春柳湖》是长篇小说的标题,我不想用在短篇小说上。他开导我:这正好给你的长篇小说作铺垫,占席位,以后别人就不会用这个标题了。说完他弹了弹手中的烟头,深吸了一口,望着我嘿嘿直笑。那是藏有深谋远虑的笑。

说到《桃花源》编辑部的师友,这里我自然想起了田耕老师,他给我修改了小说《虾公背》,发表在《桃花源》子刊《沅澧文学》创刊号。本来编辑部的四位老师一致认为:《虾公背》是我早期作品中,最优秀的一篇,是可以在《桃花源》亮相的。但因为有段时间,《桃花源》为了顺应市场,完全转向了通俗文学。编辑部从扶持常德本土文学作者的大计出发,特意创办《沅澧文学》,专发似成熟未成熟的纯文学作品。田耕用他的热情为我做过嫁衣,同样令我难忘。

由于我与易尔康对儿童文学的爱好和痴迷,他给我做的嫁衣,是一件接一件。我的儿童中篇小说《小甲鱼的阿姨》,发表在1983年的《小溪流》增刊《中篇小说童话集锦》(二),也得益于易尔康的修改和润色。那时,有作品入选《小溪流》增刊的几位作者,都被召集到长沙湘湖渔场招待所(现在的富丽华大酒店),后转场到省军区招待所(现在的长城宾馆),集中修改。我在第三届南岳儿童文学笔会上创作出这部小说的初稿有10万字,取名《甲鱼王国的秘密》,自认为很满意。金振林老师要我将其压缩成4万字,我咬牙忍痛割爱,压缩到了6万字,便再也下不了手。金振林就把继续压缩的任务,交给了易尔康。因为他的入选中篇小说已经改定。他原本以为可以放松一下,不曾想来了新的任务。他乐意地从我手中接过了稿件。经他亲手美容一番之后,改名《小甲鱼的阿姨》,提交给了编辑部。谢璞、金振林、邬朝祝三位正副主编审读后,从内容到标题,都一致赞好,尤其认为标题不仅增强了儿童情趣,还加重了新鲜新奇成分,更适合少年儿童口味,更有吸引力。后经市场检验,收效果真如此。

除了我,还有汉寿的众多文学作者,也从易尔康那里享受到了他亲手做嫁衣的待遇。

1984年8月16日至31日,首届沧浪笔会在联结西洞庭湖与安乐湖的蒋家嘴水闸招待所举行,我受陈定熙副主席委托,代表汉寿县文联邀请易尔康亲临笔会,既手把手辅导作者改稿,又面对面给作者授课。开始,他似嫌位置有点偏,路程有点远,仅途中就要占用很多时间,若能改在县城,会方便许多。我向他解释:那里四面环水,优美宁静,无噪音、无干扰,适宜潜心创作。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可以节省很多开支。他听了,满口接受了邀请。笔会时间过半,他带了一名编辑到场,白天讲授创作体会,晚上看稿选稿,他的谦虚谨慎,他的平易近人,他的实话实说,坦率真诚,深得与会作者尊重。尤其是他无论会上会下,都保持一口道地的汉寿腔,让与会作者觉得很陶醉,很自豪,很钦佩。

这源于易尔康与汉寿的血缘关系。1939年,易尔康出生于汉寿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62年从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分配到常德市,执教十余年。他的普通话、常德话,均堪称一流。他回到汉寿,乡音未改。骨子里涌动的始终是金牛山的松涛,目平湖的苇浪。他对我关怀有加,我想与这种乡情有关。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里,汉寿县文联既组织沧浪笔会,又创办《沧浪》期刊。为提升《沧浪》品位,增强竞争力,从全国各地邀请陈伯吹、陈模、浩然等十几位名家题名、题词、赐稿。这其中就有他。我在电话中向他提出请求,他乐呵呵地接受。没过多久,他事先不打招呼,陪同老父亲到汉寿县城,既看望父亲的老友,大书法家高晓岚,又向我送上了他给《沧浪》的题词:

祝《沧浪》创刊

易尔康

澎湃清沅赴洞庭,

沧浪古调换新声。

溥施霖雨兴龙阁,

独唳层霄仰鹤亭。

试指江山供啸傲,

聊拈兰芷写芳贞。

一杯菊酒情无限,

祝尔文园烂漫春。

镇龙阁、来鹤亭均为汉寿名胜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易尔康对我所有的关怀和扶持中,最令我感动和难忘的是,他不声不响地推荐我上武汉大学中文系作家班。

那是1988年3月,我已经被借调到《小溪流》上班一年多,一天中午,我下楼走向省文联机关食堂用餐,行至办公楼的楼梯口,与时任省作家协会秘书长、诗人石太瑞老师相遇,他问:“小杨你要报考武汉大学作家班?”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就含混地回答了一句:“那是我追求的目标。”他告诉我:上午接到易尔康寄给他的材料,常德市文联正式推荐我报考武汉大学作家班。我问:“还推荐了别的人吗?”他摇头,并强调:“后面还有考试、政审等几道关,你先为考试作好准备吧!”

按常理,我应该给易尔康打电话表示感谢,但我没有,因为我了解他的性格,他乐意默默地做人梯,而不愿意张扬,听到别人对他说一句感谢的话,他就会满脸通红。我暗暗下定决心:要以优异的考试成绩,向他表示感谢。

感谢时任《小溪流》主编谢璞、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金振林,给了我半个月脱产备考的宝贵时间,当年的5月23日,我赴武汉大学参加考试。6月中旬的一天,接到武大教务处杨小慧老师的电话通知,70多人参加考试,录取30人,我属其中之一。

我这才给易尔康打电话,向他报告上述情况,但我依然坚持未向他说出“感谢”二字。他为我高兴,同时关心地问:“学费问题能解决吗?”

我回答:“应该能解决。”

接下来,我向时任副省长杨汇泉同志呈交了请求解决学费的报告。1988年8月13日,我怀里揣着杨副省长的批示,从长沙直接到常德,首先上市文联易尔康办公室,将报告呈给他过目,并汇报了相关情况。他立即提起公文包,手指门外,说:“走吧!我带你去找刘部长。”他用一辆自行车载了我,沿建设路,直驶市委机关。他轻车熟路地把我带到了时任常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刘昌进同志的办公室。他向刘部长汇报了我报考武汉大学作家班的情况,并递上报告。刘部长看了杨副省长的批示,二话没说,提笔就将报告批转给了主持工作的汉寿县委副书记、县长肖有志和主管财经工作的副县长李新国。

离开市委宣传部,他乐呵呵地向我表示祝贺。来到停车坪,我俩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位值得永远尊敬的老领导,他就是曾相继担任常德地委宣传部长、地委政法委书记,地改市后出任首届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的王大元同志。

我俩来到市政协,向办公室的同志提出要见王大元主席。令人遗憾的是,王大元主席深入到慈利县检查抗旱救灾工作去了。

接下来,我顺利地走进了东湖映照,珞珈环抱的武汉大学枫园4舍,在419房安营扎寨,潜心学习,拿到规定学分,如期毕业。

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也由此,改变了我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这中间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得益于易尔康实心实意地为我做嫁衣。迄今我仍未对他说过“感谢”二字,用物资酬谢更是没有过的事。就凭这种清淡如水的交往,他与我亦师亦友的关系保持了几十年。越是如此,我对他越发敬重,越发惦念,套用一句“恩重如山,没齿不忘”,恰如其分。

我惦记重病在身的这位恩师,于是接通了他的电话,他正在女儿的陪护下,躺在病床上,接受晶亮液体,对血管骨髓的抚摸,对五脏六腑的安慰。我开门见山,提及《常德日报》刊登的序言,他用微弱的声音回答:“作者刘启明坚持要我作序,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只好尽力而为。”

可见他为人作嫁,对病痛全然不顾,这是何等了不起的精神。我从他的声音中体察到他的难受已经达到了极限。我不忍多说,便道了再见。这是我近期与他第三次通话。我希望下一次与他通话时,他的身体有所恢复,又能拿起笔,或操作键盘,倾吐他对人间的大爱。

然而,天违人意,他终因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15日13时40分与世长辞,享年83岁。痛哉!惜哉!他人虽然悄无声息的走了,但他却给我辈心中留下了一条思念的大江。

作者简介:杨远新,湖南汉寿县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湖南作协第五、六、七届理事,湖南省首届公安文学艺术协会秘书长。三级警监。作品有长篇小说《春柳湖》(与杨一萌、陈双娥合著)《百变神探》《红颜贪官》,中篇小说《特区警官》《惊天牛案》;长篇儿童小说《欢笑的碧莲河》《险走洞庭湖》《雾过洞庭湖》《孤胆邱克》,2014年出版18卷本880万字《杨远新文集》。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金盾文学奖、文化部和全国妇联等六部委联合颁发的编辑奖。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