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李慧星:蓝墨水河的浸润

《船到衡阳柳色深:中国散文学会衡阳会员优秀作品选》读札

来源:衡阳晚报   时间 : 2022-11-03

 

分享到:

结集30位衡阳籍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的《船到衡阳柳色深》(甘建华主编)散文选本终于付梓了。该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名取自南宋四大家之一范成大《泊衡州》诗句:“客里仍哦对雨吟,夜来星月晓还阴。空江十日无春事,船到衡阳柳色深。”本书结集之初,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周明、石英、吴泰昌、王宗仁四位先生闻悉后,皆称这是全国各地会员第一个“集结号”,实乃创意新颖、创新积极之举,具有开风气的时代表征。

中国历史上衡阳籍文学名家名著并不多,可谓寥若晨星。究其实,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地理区域环境阻隔所致。湘地古称南蛮,远离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之有浩瀚洞庭阻隔,舟楫车马不便,学子要赴京城赶考,实在太过艰难,未能入仕,焉有名著?

二是古代门阀制度的限制。人身依附,师出同门,乃封建社会学子升迁的一条重要通道。南方本来在京城做官的就少,举子投帖依靠的师长官吏非常有限。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文化偏见所致。湖南长期以来被称之蛮荒之地,也是历代官吏刑徒贬谪流放之所。贾谊放任长沙王太傅,长沙地处南方,离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贾谊因贬离京,自认大辱,长途跋涉,途经湘江时,借《吊屈原赋》发泄自己的怨愤之情。

但衡阳作为蓝墨水的上游,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终究是要脱颖而出的。据称,衡阳古代进士共计300人(包括时次失考的),其中两名状元、一名榜眼、两名探花。

为什么说衡阳是蓝墨水的上游?台湾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曾说:“所有文化发祥地都是蓝墨水的上游,哪怕是一条小溪,一座小山,一个屋场。”如此说来,余先生所说“蓝墨水的上游”,其实是概指各种文化的发祥地,并非单指某一条具体的河流。

  

衡阳文学肇始东晋名士耒阳罗含,其《湘中记》三卷,为中国山水散文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衡阳当代散文家所写的散文,自然也有衡阳的地域特征。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什么样的时代出什么样的作家,什么样的经历出什么样的作家,什么样的特质出什么样的作家,同样的道理,什么样的地理也是出什么样的作家。”衡阳的散文作家写自然山水、风土人情、人文轶事、社会变革,必定有不同于别的地方的鲜明印记。通读《船到衡阳柳色深——中国散文学会衡阳会员优秀作品选》,可见《去株洲看衡州花鼓戏》《衡山窑这朵奇葩》《大营驿岳飞碑刻考》《但得衡阳文脉香》《湘江边的野渡》《春天里的蒸水河》《莲湖湾的秋》《耒水流过相公堡》《衡南烧饼半天下》等散文,都是用衡阳人的眼睛看衡阳,用地地道道的衡阳语言写的衡阳。

散文有名山名岳的文化印记。五岳之中“唯有南岳独如飞”,所以衡阳散文家多从南岳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入手,在“五岳独秀”上着笔泼墨。他们笔下的南岳七十二峰,既有大家闺秀天生丽质、端庄矜持的一面,又有小家碧玉、清雅可人的素颜自在,还有活泼可爱、天然去雕饰的特性。本书多篇写及这座佛道共存共荣的名山,譬如《夏居烟霞茶院》《南岳文定亭记》《七十二峰之凤凰》《岳北三井》《心愿之旅:南岳的散板》《松麓讲堂夜课记》《南岳年·岳庙龙狮会》《读诗社风云》《南岳风雅颂》,既有对南岳的深情,也有对衡山的宣扬,使之进一步具有文化地理学的意义。又有多篇聚焦绵延衡阳盆地四周的高山名峰,诸如《野潭无人蛙自鸣》中的聚湖峰、《岣嵝在高处》中的岣嵝峰、《岐山新年诗会》中的岐山、《解读一座山的美丽》中的四明山、《天堂山的杜鹃红了》中的天堂山、《雨母山的绿》中的雨母山。

散文有名家名作的文化传承。自唐以来的流寓文人,诸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黄庭坚等,仿如流星划过闪亮的星空,在衡岳湘水留下许多诗文佳话。他们在衡阳所著文学作品,不仅使自己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巨匠,更是直接影响衡阳的学子和衡阳的文化传承。衡阳散文家善于学习借鉴、加工提炼,形成了自我风格的升华。读《步云桥记事》《去了一趟茅洞桥》《明前杉湾茶事》《邓家祖屋念残雪》《新桥早市》《大神的石湾》《斗山二塔春深处》《遐思在鸿雁乐栖的故园》《仰望袁隆平院士的铜像》等篇章,不难发现其中无论叙事、写景、抒情,抑或语言文字的修饰风格,都可以感受传承古代名家名作的影子。

散文有名人名迹的历史传承。衡阳的历史文化遗迹颇多,帝喾赤松,尧址舜迹,农神禹功,遗迹遍布,都成为衡阳散文家描写歌颂、抒发感慨的题材。《纸都耒邑之魂》,对“湖湘第一名人”纸圣蔡伦有着全新解读。《寂寞的湘西草堂》,对船山先生坟茔三叩以礼。《寻访状元故居》追忆元代何克明、清代彭浚的事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两位状元的家山美景。《能不忆洛夫》深情念叨先生与晴好居的各种善缘。《洛夫在相公堡的岁月》记述先生九十年来的家国情怀,“他的咳嗽声里都有着相公堡烧饼的味道”——这是对名人名迹何等生动传神的神来之笔呀!

 

衡阳散文家所写的散文,自然有衡阳的文学风格。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好读书,喜从武,讲义气,靠得住。”这是衡阳人的本质特点。这种特有的气质,既有湖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又有湘地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人文特色。元代衡山何克明凭藉一篇《云梦赋》,中乡试第一,接着状元及第,“在湖广间享有盛名”,迄今犹为儒林传颂。

本书中衡阳散文家的作品,一般都意境雄阔、寄寓深远,注重表现个人的生活感受。他们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各自的真情实感。《涅瓦河畔的诗人们》《香港的凤凰木》《我的村庄》《竹影中的乡愁》《灵渠的美与静》《我看风景却装饰了他的梦》《蓝天白云下的诗城》《奔向尕斯库勒湖》《我弯里的池塘》《清水铺的前世今生》等作品,实现物我的高度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四

湖南是方言大省,而衡阳又是全省地方方言最多的市州之一。“方言是一种口头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我们的‘乡愁’,是我们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联结。”湖南大学语言学教授彭兰玉专著《衡阳方言语法研究》,主要探讨衡阳方言的语法特点。“衡阳人使用的方言,主要有湘语和赣语两大系。而赣语又属于西南官话,故衡阳市区方言与西南官话较为接近。”她说。

衡阳散文家的作品,自然有衡阳的语言特点和语言符号,有别于国内其他地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他们在写作衡阳题材的作品时,充分运用大量的本地方言,进而增加作品的生动性、趣味性与可读性。这方面在《糯米甜酒溢荷香》《雁鹅雁鹅一字雁鹅雁鹅人字》《打鱼丸》《晒谷坪》)中,反映得尤其明显而吸引读者。

最近,我翻阅20世纪80年代祁东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书中许多故事、诗歌与民间文学,令人感受到地方文学的本土魅力,真正体会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精髓所在。

而散文《湘江渔歌》的语言特点,就有着浓郁的衡阳地方特点,譬如以下两首引用渔歌:

“渔歌唱起自开怀,今日唱哒明日来。唱得江中鲤鱼跳,唱得雁鹅一字排。”

“哥打鱼到石滩头,石头瓦砟硬到脚。石头硬脚妹心疼,做双布鞋送哥哥。青布鞋子蓝布帮,小妹做鞋二十双。只要渔哥不嫌弃,选到哪双拿哪双。”

你们看看吧,有蓝墨水河的浸润,衡阳散文根柢多么深厚,语言多么清新,写作多么灵活,而前路又是多么开阔啊!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