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散文

桑凯:秋访梨树垭

来源:湖南作家网 桑凯   时间 : 2022-09-29

 

分享到:

初识梨树垭,是在朋友的微信圈。航拍的照片中,巍峨的山峰如群雄并起;深幽的峡谷如秘境绵延;蜿蜒的盘山公路如舞动的白练;飞流的瀑布如银河下落到凡间,着实有一种大气磅礴的美。近拍的照片,更展示了梨树垭具体而精致的自然风光,绝壁陡峭笔立;溪水灵动活泼;梯田错落有致;缀满黄澄澄叶子的千年银杏在秋风中依然坚守;古枫树在秋色中照例献出那醉人的漫山红;古檀树的坚韧挺拔显示了亘古以来刚强的风骨,一排排古松、古杉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梨树垭的山山水水......。我合上手机,闭上双眼,尽情地想象着,任思绪在画里飞。我只想尽快身临其景,投入其中,感受她的美,拥抱她的美。

今年秋天,终于有机会来到梨树垭。梨树垭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梨树垭首届梯田帐篷音乐节于9月17日举行。在此地进行乡村振兴办点的同行,桃源县税务局局长何波向我发出邀请,我欣然应邀。曾经的梦往神游,马上就能径情直遂了,我有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悸动。

自桃源县城往西北40公里,就是龙潭镇,龙潭镇往北走15公里的山路,也就是航拍照中的盘山公路,就到了梨树垭。这个藏在武陵山余脉深处的闺中“少女”,这个地处常德市桃源县,张家界市慈利县和怀化市沅陵县三市三县交界点的小山村,在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既然已经来了,我当然要慢慢深入了解,以解开我心中的疑惑,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随着我与村民们逐渐熟悉,与村干部近距离交流,发现梨树垭真是与众不同。

红色的魂

“贺老总回来了,柚木烟斗嘴上叼,爷爷搬来楠竹椅,奶奶笑得泪花掉。新嫂嫂,抿嘴笑,走路也在起小跑。又煮蛋,又泡茶,油炸的花生香又焦......”一些在革命老区桃源县境内广为传唱的童谣,寄托了老区人民对贺龙元帅深厚的感情。

贺龙元帅革命生涯早期,与桃源县,与龙潭镇,与梨树垭有深深的渊源。

少年时期的贺龙,就具有不畏强权的革命斗争精神。他不满老家地主欺压乡邻,打伤了地主的崽,从桑植县逃到了梨树垭,躲在朱姓的村民家里,朱家的孩子跟贺龙同庚,两人在门前的千年银杏树下,撮土为香,义结金兰,留下了“银杏树下结老庚”的佳话。自此,贺龙与梨树垭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4年12月,贺龙、萧克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为了钳制国民党的兵力,有力策应中央红军顺利长征北上。在桃源浯溪河与国民党独立三十四旅罗启疆部进行了一场烈而不惨的战斗,威震敌胆。

罗启疆部进入浯溪河后,修工事,挖壕沟,筑碉堡。妄图死守阻击红军。贺龙安排侦察分队在一天半夜进行火力侦察,放了两枪,把睡梦中的国民党军队惊醒,他们摸头不知脑,乒乒乓乓开枪打了起来,火力布置全部暴露在我侦察员眼前。敌人折腾了一夜,而红军战士却养精蓄锐。第二天清晨,红军发起了正式攻击,红军如下山猛虎直扑向国民党疲惫之师,只三个小时的战斗,把罗启疆一个团歼灭大部,俘虏百余,罗启疆被打回常德城,而红军只付出了阵亡一人,少数受伤的代价。

这场战斗展示了贺龙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展示了红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关系。战斗前,老百姓给红军提供敌军情报,带领红军抢占有利地形,战斗结束后,贺龙带领红军休整,地点就在梨树垭。梨树垭,山高路险,易守难攻,深谙用兵之道的贺龙元帅把休整地点选在这个能安营扎寨的小山村,自有其道理。地势之利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梨树垭有拥军的氛围,为红军筹粮筹款,少不了梨树垭人,为红军通风报信,少不了梨树垭人,梨树垭人民喊出了“跟着贺龙当红军”的口号,把自己的子女送到红军队伍,为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一种舍小我成大业的奉献精神,一种拯救中华于水火的民族精神。

据当地村民讲述,贺龙的大部队离开后,还有三位受伤的红军战士在梨树垭养伤,痊愈后才归队。虽没有留下历史资料,无从考证,但我相信这是真实的故事。梨树垭的人民一定会顶着白色恐怖的威胁,毫无保留地支持红军。

立于千年古银杏树下,我陷于沉思。贺龙,被国民党称为“贺害”、“祸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可是在贫困老百姓的眼中,贺龙是仗义疏财的义士,是救赎民众的英雄。民心向背才是对一个党派、对一个革命者的正确评价,而肆意的污蔑总会被历史的洪流冲得全无踪影,失道寡助的国民党政权必然会被得道多助的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政权取代。

“梨树垭,有天险,助力红军打胜仗;梨树垭,有担当,帮助红军筹饷粮;梨树垭,好儿郎,跟着贺龙闯四方;梨树垭,好风光,红色传承美名扬......”几天来,关于梨树垭和红军的民谣总是不绝于耳,这里的人民有红军红色的基因,有红军红色的血脉,令人肃然起敬。

日前,梨树垭村乡村振兴后盾单位桃源县税务局筹划建设的“红军梨树垭革命活动遗址”正在紧张施工中,桃源县税务局分管乡村振兴的局党委委员匡成保介绍说:“届时,这里将有一个完整的、系列的贺龙元帅和红军在梨树垭革命活动事迹展示。这里将成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一个党建活动基地,一个红色旅游景点。”

绿色的根

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梨树垭人民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然而,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阻碍着梨树垭的经济发展。面对着熟悉的穷山恶水,人们只能无奈地摇头,贫困的帽子,压得梨树垭人民抬不起头,说不起话,人们期待着现状有所好转,生活有所改变。这一切,因为一个人,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就是梨树垭村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前任村支部书记徐建华。

我对徐建华的初印象是黝黑的脸上总挂着敦厚的微笑,结实的身体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12年前,身为龙潭镇文化站站长的他,被镇党委派到梨树垭村担任村支部书记。他也曾犹豫过,一个有编制的乡镇干部,捧着财政饭碗,过着安逸的生活。去到村里,工作压力更大了,人更累了,何去何从?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没有久徘徊。作为一个梨树垭的儿子,他深深知道百姓的痛苦,深深了解百姓的需求,为了梨树垭,他铁肩担道义,毅然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们走上脱贫攻坚的路,也选择了自己正确的人生之路。

上任后,徐建华与村委会一班人,走访了梨树垭村的每一户村民,制定了“以绿色为本手,以特色为抓手,以红色为推手”的村发展规划,获得了村民们一致同意。

“要想富,先修路。”几年时间内,徐建华带领村委会一班人积极组织资金,发动村民,硬化村级道路43.7公里。有出资单位的领导说:“从建华书记那种渴望的眼神,能看到他那颗赤诚为民的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力支持!”拿到政策性资金和赞助资金后,村委会动员所有村民出工出力,建设自己的脱贫之路、致富之路。那一刻,梨树垭村的人民就像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仙人,手持白练当空舞,脱贫道路变坦途。

“保护”是村民们常脱口而出的词,这是为了保护这里的自然资源。因为山高路险,所以这里有很多古树得以保全,村民把那些古树当宝贝一样呵护着。除了古树,村民还保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这些石头山,能有一小块适合耕种的土地,有常年生长的树木,很难得。村民们明白,保护了绿水青山,也就是保住了自己的金山银山。

村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特色,村民们向大山要回报,向绿色要回报。全村开展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已初见成效,高山富硒梨园、红心猕猴桃园、云雾茶园,上千亩的特色种植园前期投入已经完成。今年开始有了产出,有了收益,村里还发动群众养殖藏香猪、桃源土鸡。特色的规模化种养,让梨树垭人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建华书记为我们铺就了发展的道路,我们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脱贫了还要振兴,发展不忘保护,保护促进发展,我们要把梨树垭建设得越来越美丽!”看着梨树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现任支部书记徐建幸信心十足地说。

金色的梦

九月,秋色正浓。车行于山间,放眼望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当行至梨树垭村高家坡时,一处颇有特色的地形映入眼帘,近三十级梯田自半山腰直达山顶,梯田里一片金黄。我在金黄中下车,梯田帐篷音乐节策划者、梨树垭梨峰文旅公司总经理熊文迎了上来,他介绍说,此处梯田就是音乐节的主会场。我定睛一扫,那些梯田里的金黄原来是稻子收割后的稻篼,用割草机割掉后铺在田里,特别有金秋的意境。熊文告诉我,为这个音乐节,梨树垭的人们已经准备了两个月,现在万事俱备,9月17号晚上7点,便是音乐会开始时。我掐指算了一下,不到30个小时了。我眺望四周,梯田对面是一面直立的峭壁,当地人称“红岩障”,寓意天然的红色石壁,把梨树垭这个美丽的乡村与世俗隔绝开来。梯田左右两边是环绕的群山,音响调试时还有重重的自然的回音。这真是一个开音乐会的好地方。

9月17日傍晚,参加音乐会的人们品尝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长桌宴,整理好自己的情绪,翘首期盼着音乐节的开始。

三十级梯田已经分成了五个区域,自下而上为帐篷区、主舞台和表演区、观众区、商贸区、停车区。我踱到商贸区,看到梨树垭的土特产琳琅满目,有梨、猕猴桃、板栗、花生、早熟的桔子、土鸡蛋,还有农家腊肉,农民们都明白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含义,他们都成了“戏”中的主角。

当夜幕降临,主持人宣布音乐节开幕,村民舞龙队的龙随着锣鼓上下翻飞,舞狮队的狮伴着节奏跳跃腾挪,村民广场舞队自信的开场舞点燃了现场的气氛。他们把发自内心的喜悦,撒向星空,撒向大地,撒向群山,撒向沟谷,他们感染着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他们感染着闻讯而来的十里八乡的乡亲们。

主舞台上,人们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商贸区人声鼎沸,农民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微笑;观众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好一幅热闹的场面。

桃源县税务局干部表演小合唱《草原夜色美》时,我只恨自己不学无术,眼里看到的是满天星斗、满山灯火,耳朵听到的是有着大自然混响的天籁之音,心里感受到的是农人们有了秋的收获后不能自已的兴奋,却不能写出一首《梨树垭的夜色美》让人传唱。

随着专业歌手一首《我爱你中国》,音乐会圆满结束,意犹未尽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而帐篷中的游客还在兴高采烈地就着夜色,伴着星空,喝茶聊天,他们惊叹这里的自然美,惊叹这里的乡村风味浓。

翌日,梨树垭村的妇女主任、梨峰文旅公司董事长吴英英对我说:“过去,我们通过脱贫攻坚,完成了个体的蜕变,现在,我们村成立了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目标是实现梨树垭整体提升,让老百姓有梦想,带领让老百姓实现梦想。金秋九月,我们有金色的梦,我们老百姓更盼着金秋十月,盼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盼着新的“三农政策”出台,让我们金色的梦插上金色的翅膀,借力东风,直上青云。”

在梨树垭盘桓几日,我踏上回程。回忆连日来亲身参与梨树垭的各种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梨树垭村是个好地方,有一个好的村级班子,有一群充满智慧和希望的村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有机融合,梨树垭的秋日胜春朝。或许梨树垭的春绿意盎然,或许梨树垭的夏凉爽宜人,或许梨树垭的冬冰清玉洁,而我却只想待在梨树垭的秋,当农人们收获果实时,我送出祝福,当农人们收获希望时,我送出祈愿。我幻想美丽的梨树垭应当四季皆秋,硕果累累。


作者简介:桑凯,国家税务总局常德市武陵区税务局干部。毛泽东文学院第19期中青年作家班学员。出版有长篇小说《归去来兮》。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