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余艳:《新山乡巨变》诞生记

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 : 2022-04-29

 

分享到:

图图1.jpg

清溪村景色迷人。田超 摄

图图2.jpg

山乡巨变群雕。徐行 摄

余艳

我是听着清溪水蹦跳的声音长大的。

我在那里出生,“胞衣罐子”都埋在溪边的柳树下;我在那里生长,自小嗅着立波先生的文气、像自然嗅着漫山遍野的茶子花香。外婆家的周边,也都是踏实的“刘雨生”、风趣的“亭面糊”、恋土的“陈先晋”。先生作品里散发的亲切乡土气,我在外婆家茶饭的清香里都能找到。

尤其,在10岁那年,我如获至宝拥有一件生日礼物——连环画《山乡巨变》!作为20世纪连环画兴盛时代,贺友直先生的《山乡巨变》是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一遍遍地看,每一年都看,看了多少年;再与同学换书看,吸引了多少人,又传给了多少人。家乡的大作家,被小小的我们崇拜着,在浓浓的文艺花香里潜移默化被熏染……

我们幸运,读着家乡作家的书长大。多少回也悄悄幻想:长大了,也像先生那样当作家。好在,命运还真让我干上了这职业。

立波先生的《山乡巨变》一遍遍地读,那些淳朴而又个性鲜明的农民形象,大变革时代的农村日新月异的生活气息,再看看今日山乡,天翻地覆的新巨变!可我,就是不敢碰“书写家乡”这件事。

直到2018年……

茶子花芬芳的11月,我陪同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廖奔,参加周立波诞辰110周年活动。没想到,这是一场“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精妙绝伦的展示。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如果说,我曾一次次走进周立波故居,一次次在清溪周边的茶山、田边转悠,守着家乡变化,看乡亲们生活变好而感动高兴。可这一次,让我真正看到——

农民颠覆了身份,他们用手机指挥无人机神奇作业;

农村如同大花园,环境不逊色于城市;

农业从根本上改变,大数据、机械化让土地翻倍生金。

清溪的女儿,你该回家了。回到这个生你养你的地方,汲取营养、获取能量。走在立波先生的脚印上,去到山乡巨变的最前沿。廖奔书记更是及时鼓励:脱贫攻坚即将完胜,美丽乡村全面展现。提前深入,跟着立波先生写人民,贴着家乡巨变写时代。我在心里说:开始准备——

先“探访周立波”:走在老作家中间

2019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要出发去益阳前,我登门拜见未央老师。年届90岁的老作家很自然地从他的老师周立波说起。

“要紧的是放下架子,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农民,扎扎实实地和农民一道劳动,同吃同住,处处诚恳虚心当农民的小学生。这样,农民才会把你当做知心人,你才会变成农民中的一个,生活在他们中间。”

说到这,未央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文学青年,下乡20多天,就回来对周立波说写不出东西来。周立波直率也尖锐地指出:动机不纯啊,你没有首先观察思索群众的生活,把他们的痛痒当成自己的痛痒来体会。而是抱着赶紧猎取材料的功利思想,急急火火、粗粗糙糙、蜻蜓点水,就想回来动手写。这哪行呢?你没有生活在群众中,热爱他们,理解他们,当然感受不到群众真实灵动的东西,只能浮光掠影,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在思想上情感上,你和劳动人民还隔着一道墙……

后来,立波先生把这段体会写进了他的文稿,留了下来。

有些年轻人不听忠告,不到生活中去,十二三年过去了,他们还没有一群熟悉的人,一个熟悉的地区,写起文章来,不是空空洞洞就是干干巴巴,生活的色彩暗淡极了。

(周立波)

未央老师当年陪同周立波一起走访作家、深入人民。说起老师,老作家还是那样情深意切:“周立波的切身体会,要用自己的心去换群众的心!当年,他拿出5本笔记本给我们看,上面记有他20多万字的素材。”

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经常与群众一道劳动。深刻体会他们的感情,研究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他的创作源泉就会无穷无尽。临到写作时,现实生活中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情节,许多典型人物的性格和风貌,就自然而然的涌进脑里来,他会仿佛听到他的人物的脚步声,仿佛摸着他跳动的心脏。他笔下的场景和人物就活跃了。

(周立波)

“立波先生能写出旷世佳作,绝活,就在这里了。”毕竟是周立波培养过的作家,他懂老师、敬重先生。他一直在传承周立波的文学精神。我有幸,享受了雨露甘霖——当年立波先生对他说的话,他也对我说了:

如果不是首先考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把他们的痛痒变成自己的痛痒,而是抱着去取材的态度,他将永远不会生活在群众之中,也将永远不能感受到真实动人的东西。

(周立波)

出发,像立波先生那样——

坚持一种作风:与群众打成一片

《新山乡巨变》的采访创作,其实就是“重走立波先生路”。走在先生当年走过的村村镇镇,村头、地头、灶头,与农民交朋友,与他们聊家常;同吃一锅饭,听生活变化的细节。一些幸福背后的故事就有了,一些深度的疑惑也得解了。比如——

深入北峰垸,这个从坎坷中走出来的魅力村庄,原来是有强有力的党支部,有命运都打不败的领头人;

与老庄稼汉夏曲辉聊天,一直陪着他流泪,这个20年的致富带头人,曲折故事里透着一个党员的境界;

李良平为周立波故居奉献12年;张心镜“让老百姓受益是永远的真理”;胡千驹以屡败屡战的韧性,融入清溪村的建设……

可是,采访一段时间才发现,这个写新农村巨变的题材,原本不适合我。现代农村,已经是“互联网+生产+生活”、到了“数字农业,智慧乡村”时代。满天满地的智能、智慧,正好是我的短板。平日,我连手机、电脑都只能做最简单的操作,要挑战“新山乡巨变”,这个困难我就过不去!绕着走?可绕多远都得回到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上,选择这题材,你就得直面这个时代!

驾驭不了,退吧。我从益阳退回长沙,却无意中碰到老师王以平。90岁的老作家没有直面我的问题,而是说起了他熟悉的周立波。

“立波先生紧紧围绕人民,心甘情愿为他们付出,多难都不怕。当年,举家从京城迁到益阳农村,多苦多难啊。”在王老师月湖边住所,他拿出几本与周立波相关的书,书上的照片鲜活如初:周立波裤腿卷得老高,与村民站在田里干活;搂着农家的孩子,那般慈爱;晒谷坪里看秤,高兴着自己的进步;桃花正艳的田边,劳作休息时与村民谈笑风生……

“看,这融洽,跟普通农民没有区别。立波先生结识了那么多的干部群众,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因此获得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很多乡村人物、生活场景,都被直接写进了他的小说。”

我不想当官,只想为人民写点东西,做他们的代言人。

(周立波)

“其实,人民也不是我们想要代言便能代言得了的”。王老师反过来嘱咐我:一个作家,只有真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刻地懂得他们的心愿,敢于反映他们的心声。人民对作家也才会有充分的信任与热爱,才能真正跟你说真话说实话,接受作家通过作品的代言,立波先生说:“心是需要用心去换的”。以真心扎根人民中,他赢得了人民的真心。

像先生这般对待生活、对待人民,文章哪有写不好的?还有什么困难过不去呢?带着先生的精神走,踩着先生的脚印去,反映时代和人民,细写生活与奋斗……

从王老师那里出来,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再难的事儿,肯花功夫就没有干不成的。于是,又定下——

围绕一个核心:智慧乡村建设

走访中,清溪村智慧文旅、沧水铺的5G小镇、紫薇村智慧农业第一村里,火热的生活告诉我:互联网、物联网将稻田、农事集中在指挥屏上;又是各地种粮大户、养虾能手告诉我,遥控器指挥无人机田间管理,他们在手机APP上查看稻田、虾田,温度、给氧度。

走到田埂上,看90后职业农民李进指挥植保无人机。一双脚滑进田里踩了双腿泥,我却在浓浓的科技范儿里弄懂几项机械化作业;大棚蔬菜基地,我下载了他们的APP,试着轻轻一点,打开蔬菜基地喷头,来一番“雾里看花”,看湿润的绿叶绽放身姿……

“新山乡巨变”的“新”是什么——是大数据、物联网中的南县稻虾米、安化黑茶,更是农业智能、农民智慧、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青山绿水、人民幸福,是奋斗者的力量和担当,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快速发展、是梦想实现,是希望的田野,是绽放的笑容……

原来,高科技、智能化也没那么神秘。

重回采访路上:看“指尖上的丰收”

还有几天,王宝良就要进入农忙,把他请过来“塞”进我们的采访车。利用去安化采访的路途时间,车里听他说故事。三天的路上和晚上挤出的时间,11.8小时的录音,整理出9万多字的录音资料。

听说潘远征和蔡小鹏要下桃江大栗港邮政点上去,我便挤进他们的车,去看他们孵化的“创业宝贝”。他们成功孵化各类涉农电商企业56家。一个个电商创业带头人,成为智慧山乡的领军人物。

深入到最牛的种粮大户、最棒的养虾能手,5G智慧小镇、智慧农业第一村。这些当年周立波先生与人民群众“三同一片”的地方,已经变成奋斗者的成功地、人民群众的幸福地和新时代农村展示地。神奇的“紫薇云”让虾稻、柑橘等主打农产品变“网红”;清溪村的“互联网+现代农业”独具魅力,让广大农户实现“指尖上的丰收”……

2021年,我跑遍了益阳7个县市区、行程9200多公里、采访了200多个典型人物。

在清溪村深挖:缩短与精品的差距

以清溪村为圆点、在益阳画着采访的圆。跑几天再回到清溪村,在“耕心园”农庄整理和创作。

每天傍晚,到村头看快乐广场舞、看体育器械上荡起的酒窝;荷花盛开的清晨,陪“莲蓬奶奶”卖莲子莲蓬,每次都一销而空,再与赶来拍照的游客摆pose定格笑容;路过农户家,坐坐喝杯芝麻茶,我们越来越熟、越来越近、越来越亲……

很简单的“泡”与“扎”,却收获了采访都采不到的“金子”。扶贫干部历经艰难曲折明白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也似乎明白了。老百姓感慨,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好日子。我也从中感悟到:我获得的能量、素材,是人民给的,是火热的生活给的。只要把住“以人民为中心创作”这个总开关,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和感人至深的“人民创造”,心就会与群众连得更紧,笔下的人物会鲜活有张力,自己也更有活力和动力……

2021年1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坚定了信心、鼓起了意志。

这部书是写完了,再下去的行程已经排好。永远的前方,总有感动的故事在等着我。前面尝到甜头,后面再下决心:再远,决不搞“无土栽培”;再苦,决不闭门造车。写有温度的文字,讲有灵魂的故事——出发!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