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快递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新书快递

苏启平《读谱记》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2-03-10

 

分享到:

作者简介】

苏启平,男,1977年12月出生,湖南浏阳人。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副主席,湖南省诗歌学会散文诗分会副会长。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第三届全国青年散文诗人笔会。获第二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第十二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等。有作品在《星星》《散文诗》《诗潮》《山东文学》《湖南文学》《散文百家》等多种报刊发表。著有教育专著《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等3部,散文诗集《回不去的故乡》等4部,长篇纪实小说《读谱记》等。

【内容简介】

全书把一家族的变迁置于中国甚至全球一千多年的历史变化与社会进步之中,视角宏大,独特,真实可信又曲折离奇。社会的变革,古人的睿智,家族的大事,村落的传奇,融合交杂在一起,乐趣横生,富有历史气息。

全书七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为第一部分。记载了苏轼第九世孙苏裕伯(图南公)带领全家迁浏的全过程。景定四年(1263年),宋朝理宗皇帝追慕苏轼为先世勋臣,诏封后裔,封苏裕伯为资政大夫、吏部侍郎。德佑二年(1276年)宋朝临安朝廷投降后,苏裕伯为免落入蒙古军队之手,奉双亲,携全家先迁徙至岳州,后于元贞元年(1295年)迁至长沙府苏家巷。大德元年(1297年)再迁至浏阳潦浒(今永安镇)李家巷,他与樊夫人生育苏孟仲、苏季仲、苏清仲、苏才仲四个儿子,在他去世后,孟仲、季仲留在李家巷,清仲才仲居住在洞阳,由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后代称之为“四仲堂”。苏裕伯被称为入浏第一世祖,尊其父苏如日为入浏始祖。

第三、四、五、六章为本书第二部分,真实地呈现了苏氏四仲堂后裔五次修谱的大致情况。分别是雍正八年庚戌岁(1730年),苏志燮(苏渭滨)主持编修完成的《苏氏初修族谱》,有时任浏阳知县陈梦文等为族谱写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春,苏学杞(苏如桂)等编修完成的《苏氏次修族谱》,有湖南正三品臬台苏彰阿为族谱作序。同治二年(1863年),苏学杞告老还乡,基于道光谱有一些差错,便组织人员进行了续修。同治三年(1864年)春,续修完成,考虑到整套族谱在《苏氏次修族谱》的基础上没有很大改动,这套谱书印刷的时候仍然命名为《苏氏次修族谱》,实为三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天,苏学海为主编修的《苏氏武功续修族谱》。民国二十六年,苏崇浩等主持编修的《苏氏武功五修族谱》。

第七章为本书第三部分,简写了2011年编修的《苏氏武功六修族谱》。主要以作者支系为主,呈现了自己家庭的情况与亲人之间的关系,叙事极为概括却不失真情实感。

附录部分内容丰富,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历代源流及世系图,便于苏氏后裔阅读族谱,找到自己所属支系,也便于读者梳理人物关系,阅读本书。二是收录了《<苏氏武功五修族谱>目录》,《眉山源流行述纪略》、浏阳古地图等,这些内容与文中选入的谱序等古诗文融为一体,可以供后人研究参考,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三是收录了作者宅院平面图、四仲堂烈士、四仲堂当代知名人士、四仲堂目前人数统计等,便于读者多角度了解四仲堂后裔情况。四是收入了一些族谱上翻拍的照片,既是珍贵的文史资料,也是对书中关键情节的一些对照。

【名人推荐】

读谱记2.jpg

【目录】

11.jpg

22.jpg

【评论摘录】

谱牒的另类书写

——读苏启平长篇纪实小说《读谱记》

苏振武

读了苏启平的《读谱记》书稿,又对一些重要的节点性资料做了文献查阅和对照,深感这是一部苏轼后裔以小说文体对本支族谱的另一类书写。这也意味着这本情感深沉的《读谱记》具有纪实性、创新性、艺术性三个显著特征。

所谓纪实性,是说《读谱记》既是一本纪实小说,也是一部另类谱牒,是现代人写的历史读物,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这里的史实有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一是如实的反映了苏轼第九世孙苏裕伯(图南公)带领全家迁浏的全过程,以及后裔的辗转迁徙、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历史,并且始终以《苏氏武功次修族谱》、续修族谱、四修族谱、五修族谱、六修族谱为依据,符合家族繁衍传承的历史。二是将浏阳苏氏的历史变迁置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符合社会历史。《读谱记》所描述的图南公一家的变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联系的,其辗转迁徙完全是一种大势所迫。这种处理,使人感觉到作者视角宏大,独特,所述之事既曲折离奇,妙趣横生,又因富有历史气息和客观原因而真实可信,从而把社会的变革、古人的睿智、家族的大事、村落的传奇、家族的繁衍等融合交杂在一起,如实的反映了此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实况。

所谓创新性,是说《读谱记》在写作风格上具有独创性。创新,就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读谱记》在本质上仍然是一部谱牒,传统的谱牒不外乎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四种体例,浏阳苏氏族谱一直采用的是苏洵所创立的“苏谱”格式。据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情况,以小说、散文题材叙说族谱的尚无先例。而《读谱记》对于本族谱传的描述则不同于传统的修谱方式,而是采取了小说这种形式加以描述,这就颇有新意,故而是一种创新。当然,族谱体例“创新”谈何容易?要有所突破,就必须具有标新立异的精神,挑战传统的勇气,另辟新径的能力。这方面,苏启平做了大胆、积极且比较成功的尝试,不言而喻,其在修谱、读谱史上具有创榛辟莽的意义。

所谓艺术性,是说《读谱记》以小说这种语言艺术描述族谱,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属于语言艺术,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创造审美形象。不可否认,传统族谱在阅读时往往会使人特别是年轻人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而《读谱记》以小说的形式演绎族谱,描绘家族的发展迁徙史,这就恰恰突破了传统族谱的这一弊端。《读谱记》作者以自己一支派系为主线,以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生动地讲述了苏东坡嫡系后裔图南公五次迁徙、六次修谱的历史事实,从而使枯燥的族谱具有了艺术的吸引力和生动的可读性,使人在一种艺术的享受中了解了家族的变迁史和历史人物,是非常成功的。

这是一本苏轼后裔写自己家族迁徙的作品,是不乏真情实感的。特别可贵的是,由于作者是苏武、苏轼的后裔,又非常崇敬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非常崇敬苏轼的文学贡献和崇高人格,立志以苏武、苏轼的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这种血缘关系和人生抱负,使作者在写作时总是怀着对历代先祖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这种崇敬之意必然融于思路,见著笔端,这种深厚情感必然蕴涵于著述之中,流动于行文之内,从而就使该书具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和感染力。

苏振武系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哲学学会苏武文化研究会理事长,世界苏氏宗亲辅导委员会秘书长、世界苏氏宗亲会第十三届秘书长。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