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贺秋菊:典型人物书写的重大收获——读《一生的长征》

来源:湖南日报-18版 湘江周刊·悦读 2021-09-24 贺秋菊   时间 : 2021-09-26

 

分享到:

  彭东明的长篇纪实文学《一生的长征》,是湖南省作协“百年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创作选题作品。该书以文学纪实的方式,书写了共产党员喻杰坚守信念、为民造福的一生。

  喻杰,清朝末年出生于湖南平江丽江村一户贫农家庭,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二十多岁参加革命,后随红六军团长征,辗转多地作战。作为丽江村87位革命战士中唯一的幸存者,喻杰牢记为战友们、亲友们而活的使命担当,造福一方乡民。

  作品从70岁高龄的喻杰“回乡”写起,以主人公喻杰回到丽江村后发生的事为素材,通过二十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勾连的小故事,立体呈现了喻杰一生的坚守。

  与一般的写作者不同,彭东明是平江人,长期在岳阳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对主人公喻杰的事迹有深入的了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主人公喻杰健在的时候,作者就进行过多次采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创作资料。作品中引用的史料,有喻杰本人的手稿,有他人写给喻杰的书信等等。

  人物的书写是这部长篇纪实作品的重要收获。对主人公喻杰的刻画,笔法细腻,情感丰沛,从回乡途中父子的交谈一步步推进,贴着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人物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去写。

  在“走过的路,蹲过的山”一节,喻杰与跛脚老战友前往咏生山故地重游,与十多位故人有过交集。在牛满的记忆里,喻杰是多年前的总支书,所以见面叫喻杰“总支书”。老六和狗牯两个年轻人却说“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今天在路上能碰到您”。言语间显出年轻人的直接和率真。村支书刘保佑得知来客身份,“赶忙上前握住喻杰的手”。保佑娘却是“眼泪便噗噗地掉了下来,泣不成声”,她想起了四十多年前一起参加革命牺牲的保佑爹。

  绵密的生活细节编织着乡民们的淳朴善良,记录着当时落后的乡村状况。袁启生在下马坑守着等喻杰,他希望喻杰退还四十多年前借走的五十担谷子。他很直接,“你折成钱给我,我要砌房子”。贫困户条梅看到喻杰来了,“手忙脚乱地将两把没靠背的椅子上的灰尘打扫干净”“又在大柜子上格的破布下边找出一包盐果子,拿给客人吃”。乡民们遇到喻杰打招呼、对话和行为方式各有差异,但都鲜活生动。乡村人的淳朴、率真跃然笔下。

  作者截取主人公喻杰在丽江村的人生片段,他与乡邻的相处,夹以对革命战争往事的回忆,涵括了喻杰返回丽江村后,为当地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乡村之间、乡邻之间,世世代代传承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始终站在服务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公正不阿的处事风格,喻杰在当地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今天我们在《一生的长征》中读到这些内涵丰富的故事,为之感动,心生敬意,这也是作者艺术创作的成功。

  是什么在支撑着喻杰的坚守?这就要回到主人公反复提到的革命烈士和那些时常出现在梦中的战友。作为革命战争的幸存者,能够见证革命胜利,享受革命胜利后的发展成果,喻杰深感对死去的战友们有亏欠,对多年失去联系的亲人有亏欠,对战友的家属有着更深沉的悲悯,所以,他要回到故土来“还债”。主人公喻杰一步一个脚印为家乡做建设,儿子砚斌在丽江电站建设中倒下了就自己顶上,他不求回报。坚守总是特别不容易。是忠诚为民的初心和还债的信念让喻杰坚守了下来。

  作者与主人公喻杰“一生的长征”同行,走完了创作的“长征”,完成了这部精神丰满的长篇纪实文学。这也是典型人物书写的重大收获。

  (《一生的长征》 彭东明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