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纪红建:在省作协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暨加强文学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1-09-10

 

分享到: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努力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对“深扎”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宽阔。特别是在省作协的关心指导下,我一直行走在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抗疫一线、一带一路、改革开放的前沿,抵达生活和历史现场。创作实践让我深深感悟到:作为一名作家,不仅在做人上要恪守社会良知和道德责任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德为先,更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不断丰富扩展我们的精神家园,对时代的强烈呼唤作出响亮的回答;作家只有培养和提高自己“走进去”的觉悟和“融进去”的情怀,真正“沉下去”搞创作,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彰显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是作家的衣食父母。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我深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性。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文学创作一旦离开人民,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近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了我的生活常态。为创作《马桑树儿搭灯台》《见证》,我分别在湘西革命老区和沂蒙革命老区生活了两个月和半年,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老区精神;为创作《乡村国是》,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走过14 个省39 个县的202 个村庄,深切感知到中国人的勤劳勇敢与善良质朴,中华民族实现小康的历史大潮和老百姓的炽热情愫,同时也感知到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历史之难,现实之难,生活改变之难,思想改变之难;为创作《彩瓷帆影》,我重走“长沙窑”出省、出国、进入海外市场的路线,追溯长沙彩瓷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恢弘历程,感受到长沙铜官窑如何南北融合、创新突破精神力量。在辽阔的大地和无边的海域行走,不仅让我吸收了文学的营养,更让我深深体味到“精神”二字的宽广与无垠。

  去年年初武汉疫情爆发不久,我第一时间创作了反映长沙人参与抗疫的报告文学《长沙行动》,并引起社会关注。很快,就有出版社联系到我,他们希望我利用媒体资料迅速整理创作一部反映武汉抗疫的作品。我当场拒绝,并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说,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不是我亲眼所见,没有经过我理性思考的事情,我不会下笔,也不敢动笔。作为作家,我必须敬畏现实,敬畏文学。不久后,中国作协和省作协派我参加中国作协赴武汉抗疫一线作家小分队。到达武汉后,我非常珍惜到疫情最前线采访的机会。在武汉采访的35天里,我日以继夜地深入方舱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协和医院、金银潭医院、援鄂医疗队等,以及街道、社区、小区、企业、隔离点、派出所、警务室等一线,采访医务人员、患者、干部、党员等200余人,采访笔记达40余万字。我力求采访到真人真事,特别重视作品的在场感、现场感,没有借用任何网络传播的信息,更没有人云亦云,始终保持独立的观察和思考。从武汉回到长沙后,经过较长时间的理性思考,我开始创作,并数易其稿,创作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大战“疫”》。

  如何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是每一个作家面临的课题。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富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作家应该眼睛往下看,脚步往下走,走到实践深处,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感知感悟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要善于打深井。同时,也要沉下心来接地气,这是治愈“浮躁”的良药。作家最理想的写作状态,应该是“接地气”“打深井”,自觉把文学创作融入火热的社会生活,将创作的根深深扎在生活的沃土上。只有在与生活的无缝对接和群众的情感融合中沉下心来,仔细观察生活的肌理,精心品味生活的味道,创作才会越来越接地气。

  这些年,我一直在孤独中行走,在孤独中创作。采访时,我坚持“弯腰行走、站立讲述”,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倾听者,当成一个小学生,仰视每一位百姓,钟情于每一个故事,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抱着不畏艰难困苦的勇气,挖掘出事物本质的决心,更挖掘鲜为人知的,向上向美向善的独特故事。创作时,我努力以思辨和理性的笔触,将更多的笔墨放在老百姓身上,放在平凡人身上,写人性,写人心,向读者呈现真善美,让读者看到生活和未来的希望。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既要立足当下,放眼时代,更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曾说过:“文学,首先是对社会的发言。”报告文学作家更是如此,对时代、对国家、对人民要有情怀与担当。新媒体时代,不缺才华,理性、担当和情怀更稀缺。但家国情怀的体现,不是只是家风和个人品德、道德底线的体现,也蕴含着的更深层次的价值意蕴。

  今年5月中国文联组织文艺家到延安进行艺术实践期间,我每天都会到鲁迅艺术学院旧址走一走,流连于文学系、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之间,深受感动和教育。《白毛女》《黄河大合唱》《南泥湾》《兄妹开荒》《小二黑结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当年,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几乎都来自鲁艺,来自中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救亡图存的呐喊时刻。他们都是在民族危难之时投身革命,他们的作品更是激荡了几代人青春岁月、至今依然活跃在荧屏银幕舞台上的经典文艺作品,昭示着民族文艺的永恒魅力与民族精神穿越时代的强大感召力。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波澜壮阔、朝气蓬勃的时代。神州大地上每天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处时代的每个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国家和时代的印记。所有“国家”和“人民”故事的总和共同构成了最宏大壮丽也最细微生动的中国故事。我们的笔触理应关注这个巨变的时代,客观、历史、辩证、理性,并以扎实细腻的笔触,探索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等深刻的现实话题,就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炙热相融。

  作为新时代的作家,只有用双脚走进大地,用胸膛贴紧大地,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才能发掘更多的真善美,才能创作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