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纪红建:长沙精神的现实书写(书里书外)

来源:   时间 : 2021-07-29

 

分享到:

——读《〈 长沙晚报〉封面特稿》

  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我们经常会说到这句话:新闻止步的地方,就是文学开始的地方。报告文学与新闻通讯有其共性,比如时效性、真实性等。但更有其明显区别,新闻通讯一般采用共性语言,更加注重时效性,将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受众。而报告文学则更加注重对事件真相的追寻,更加注重对事件与人物的深度挖掘,更加注重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对人物命运和人性本真的呈现。从这一点上说,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是互补的。报告文学作家与新闻记者虽然写作有所交集,但大部分还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真正能够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通讯这样,将两者长处充分发挥、特点充分交融的并不多见。

  这两年我一直在关注并及时阅读《长沙晚报》“封面特稿”栏目作品,甚至参与其新开设的“报告文学”栏目写作,而当我看到结集出版的《〈 长沙晚报〉封面特稿》(以下简称《封面特稿》)时,虽不意外,但觉惊喜。不论是“封面特稿”栏目的作品,还是“报告文学”栏目的作品,其本质都是报告文学,只是“封面特稿”的作品放在了更加重要的版面和位置进行了强化。这无疑是全媒体时代的新开拓。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长沙晚报人没有固守陈规,而是在深度原创上下功夫。他们深知:纸媒存在的价值在于独家,在于深度,在于高度。收入书中的24篇作品,时间跨度从2019年9月到2021年5月,主要聚焦长沙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民生民情、脱贫攻坚、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创作者主要是报社的编辑、记者,并且大多数作品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作为一名报告文学写作者,我能对他们从酝酿、采访到创作、成稿的痛并快乐的心路历程感同身受。当然,他们探索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也不是他们推出《封面特稿》的最终目的。从作品的篇章布局,从作品生动而深刻的内容不难看出,他们推出《封面特稿》最大的用心是向我们展示一个有血有肉、丰富立体的大长沙,激励千千万万的长沙人奋进。

  报告文学作为客观世界的文学报告,真实自然就成为其魅力和生命。当然,它还必须是文学的生动表达。细读《封面特稿》,我们感受到,其内容迸发出了打动人心的温暖和力量。

  《封面特稿》让我们看到了一脉相承的长沙精神。《绝对忠诚》主要讲述了陈树湘为革命信仰决绝而崇高地牺牲生命的故事,作品中写道:“趁敌不备,陈树湘毅然用手从伤口处抠出了滑溜溜的肠子,两手奋力地上下撕扯,却因伤重力量不济而没能扯断。担架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他顺势将血色模糊的肠子塞进了嘴里,死死地咬住。上下两排牙齿间已没有了间距,陈树湘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双手抓住肠子向下狠劲一扯。鲜红的血似焊花迸溅开去,柔肠绷断了,血淋淋地拖了一地……”作者以有力度、有温度的文字,以历史与现实不断穿插的表现手法,再现了一代英雄的悲壮与崇高。《绝对忠诚》是写的近九十年前后的长沙精神,而《人民至上》则是当今的长沙精神。2020年初,800多万长沙人民齐心抗疫,奔涌的英雄气、家国情、干群心,跃然纸上,令人难忘,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人民至上”四字的千钧分量。作者的笔既宏观,又微观,见人又见心。我们看到,百年过去了,这种精神依然在当代长沙人身上发光发亮。

  《封面特稿》让我们看到了长沙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青春之城》描绘了长沙70年沧桑巨变的恢弘画卷,有时代高度,有人文温度,也有思想深度。但要在一篇万字文中全面展示古城长沙70年的奋斗历程,需要精准地抓住长沙发展的精神内核。从历史的眼光来看,长沙唯变不变,“青春向上”始终是她最鲜明的特征。为演绎好这座城市的成长史,作者的笔下既有宏大深邃的叙述,也有见微知著的娓娓道来。《芙蓉相对论》讲述了芙蓉区聚焦种业硅谷、高端商业、文化创新、宜居品质,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的奋斗历程。这是一篇完成度较高的作品,首先体现在其思辨性思维的结构上,“古与今”“大与小”“高与低”“西与东”“城与乡”,其次是美学叙事和诗意的呈现。作者告诉我们:作为全国面积最小的城区之一,在古与今中历经革新嬗变,在西与东、城与乡中重塑发展格局,在大与小、高与低中展现辩证统一,于城市化浪潮中一路飞奔的芙蓉,始终不负浏水之托,不负城心之志。还有如《大城之南》,向我们呈现了天心区从高楼大厦到背街小巷,从园区到街区,极具典型性和个性化的故事,还原出一座这样的南城:长沙“老”的底蕴,与“新”的魅力;有着长沙最厚重的历史,也有浓郁的烟火味;有长沙最前沿的数字经济、最前沿的融城位置,也有最长的江岸线、最长情的告白……作者写活了一座新时代的南城,提炼出了她的精气神。再如《领路之路》将雨花区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将其披荆斩棘、破冰前行进行了鲜活的刻画,彰显了区域特性,更彰显了长沙这座千年古城蓬勃向上的姿态。

  《封面特稿》让我们看到了长沙人的责任与担当。《湘江!湘江!》将文章定位为“湖南、长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践的真实记录”,全篇聚焦湘江治理保护的同时,巧妙串联起毛泽东和习近平两位领袖的伟人情怀,将湘江保护、城市共享、绿色发展和“十四五”擘画的精彩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决策者以壮士断腕的魄力与决心,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举措,更使我们深刻感受到长沙人的勇气与决心,责任与担当。《中国青年》《十七勇士》《重症医生》《赤胆英雄传》等,则记录了长沙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当与奉献。如《中国青年》写的是27岁的郑能量从长沙逆行奔赴武汉,冲到前线硬核抗疫,扛起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还原了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模样。《十七勇士》则记录了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的17名队员的故事,感人肺腑的一幕幕流诸笔端:勇士逆行的心路历程、英雄背后的儿女情长、惊心动魄的救治经历、医患之间的暖心故事……而《非常9+1》《千年梦圆时》等,则记录了长沙人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如《非常9+1》还原了长沙在湘西龙山县26年扶贫的场景和故事,而圈起故事的就是一个又一个长沙扶贫干部在龙山的作为和担当。

  《封面特稿》让我们看到了长沙人的创新开放。《多彩长沙走新路》让我们看到一个善于在困境和逆境中前行的长沙,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长沙的城市治理水平和发展模式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成功逆袭——经济增长,人民满意。究其根源,还是因为长沙人敢于创新,敢于吃苦。大灾如大考,危与机总是如影随形。新时代新格局之下,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样本和示范以资借鉴参照,《多彩长沙走新路》恰逢其时。《中国有个马栏山》无疑是其中的厚重之作,其还原出一座精神高度、改革高度、产业高度、内容高度合铸而成的马栏山“无峰之峰”。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马栏山是“形而上”的,他的“道”就是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精神,就是湖南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特质;马栏山是“形而下”的,他的“器”就是“视频+文创”的数字虚拟经济产业巅峰,就是赋能放权的改革高地,就是守正创新的内容高企。虽然《妈妈回家》《洞庭恩义录》等作品不直接书写长沙,但也彰显着长沙的省会担当与开放。

  《封面特稿》用大气磅礴的叙事、百转千回的描述、历史与现实的映照构筑出思想和观点的高地,铸就了长沙精彩的时代华章。有传承,有理想,有担当,在奋斗,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长沙才创造了辉煌的昨天,也让我们看到了长沙未来发展蓝图:长沙正奔跑在“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的新征程中……我们更是深刻感受到,长沙精神才是这座城市发展的灵魂,无形而永恒的财富。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