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张远文:教育扶贫叙事中的深度文学观照——评张雪云湖南教育扶贫纪实《桃李春风》

来源:张远文   时间 : 2020-12-30

 

分享到:

 

  张雪云的湖南教育扶贫纪实作品《桃李春风》,作为“脱贫攻坚在湖南”系列丛书之一,在宏大的教育叙事中施以深度的文学观照,以敏锐的嗅觉,独特的发现,细腻的笔触,捕捉湖南乡村教育的精魂,解构乡村教育的嬗变,缝合教育发展变迁中的裂缝,直击无可避免的阵痛,生发出教育本身与教育叙事的内在逻辑力量,点厾皴染出一幅三湘大地教育扶贫如火如荼的壮阔图景。

  从开篇的“觅渡,未来可期的远方”,到最后的“征途,阳光长满细长的牙齿”。八个篇章,四十六小节,二十六万字,有情怀,有呈现,有叩问,有态度,有看鉴,有远方。立意高远,视野宽阔。

  作品讲述一个个三湘四水的乡村教师匠心筑梦的故事,旨在真实传达出乡村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信念、职业操守、求真向善与凝眸思考,既有教育扶贫攻坚克难的惊涛拍岸、可歌可泣、不断求证与解码乡村教育扶贫独有的湖南路径、湖南经验、湖南智慧,又有无数普通而平凡的教师在讲台内外砥节砺行,如何给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挣一个将来可以端坐的首席。旨在见证历史,记录当下,与良知同行,与未来相遇。作者在一系列平实、真诚、生动的讲述中,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这是教育的力量,也是书写的力量。是为有情怀、有呈现、有叩问。

  作者通过不断的行走,深入实地,寻幽探微,不管是在地处三省交界的通道侗乡,还是舜帝南巡之地的宁远瑶乡,不管是在贺龙元帅的桑植故里,或是夜幕下的十八洞村,以及山河如画的蓝山,还是国道线边的湘西小寨等,着眼于未来可期的远方,从城市到乡村,不断寻找种在山沟沟里的希望,致敬那些时光深处的“教书匠”,以及那些校园内外勉力而行的“沉默的大多数”。当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学生上学“一个都不能少”,助学“一分钱都不能少”,之前或之后所有的努力,无一例外,都在为风雨飘摇的“花朵”安一个家。无论是见之所见,闻之所闻,抑或是见所不见,闻所未闻,形诸笔端的,无不散发出独有的温度与芬芳,予人别样的温暖和感动。是为有态度、有看鉴、有远方。

  在题材处理上,作者站在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教育扶贫、乡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时代经纬点上,有思考、有深度地扫描湖湘大地上的乡村教育发展,注重基础教育生态的细致描摹与生动呈现,体现出作者良好的把控宏大题材的素质与功力,将宏大叙事与具象表达高度统一,文学张力与扶贫合力充分彰显。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行为本身便是一场事关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宏大叙事。于阔大处,作者或仰观、或俯察,从八百里洞庭的烟波浩淼,到武陵雪峰的层峦叠翠,从罗霄山脉的万物复苏,到五岭山脉的桃红李白,整个湖湘大地,汨罗江上浩荡千年的楚辞,岳麓山中于斯为盛的书声,都在湘资沅澧的回环萦绕中,奏响出一曲又一曲教育扶贫的“高山流水”。于幽微处,作者悉心谛听来自大地深处的物语,从一张讲台开始,捕捉教育的精微,那里有村口古老的钟,反复地被信念敲痛;有黑板,不断地被守望与凝思写透;有粉笔,黑白分明出村里村外无数个春秋;有教书的先生,一撇一捺,书写的往往便是整个一生的命运。作为“非虚构”作品,作者较好地处理了报告文学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流于“不及物”的尴尬境遇,在宏大与细小,清虚与笃实,辽阔与切近,抽象与具体中,一线串珠,有效转换,体现出情感与叙事的自持与畅达,在鲜活的教育事件中呈现出人本的深幽与疆域,这是作为一个有力量的教育者与写作者,葆有精神海拔的印记与馈赠。

  在内容架构上,作者从湖湘文化熏浸的背景入手,回望近代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教育先贤渐行渐远,却从未离开的背影,然后言及每一个当下的教育现实存在与教育扶贫攻坚,采用主辅线推进、板块式组合、立体性架构,寻找到一种存在的改变,一种唤醒的催生,一种情怀的弥漫,一种意义的在场,一种底层的希望,一种教育的“筋骨和脊梁”。

  在文本叙事上,“非虚构”创作中综合运用散文、诗歌的多种笔法,融合多种要素,甚至不乏运用影视艺术中的一些结构和视角,交叉交替运用,并有机融合,让叙述具备了鲜明的画面感、纵深感,形成富有个性的叙述流与叙事风格。既有典型个案的生动还原,又有群像素描的形象勾勒,既有对历史的深度考量,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也有对未来的深情展望。

  在语言运用上,作者致力于作品的文学性挈画,将文学触角伸入到师生的内心深处,进行恰如其分的剖析与探微,寻找到众声喧哗之外生活与生命内在的光芒,语言具有新闻般的简洁、散文式的清新、诗歌样的灵动,既清澈明净、细腻端庄,又朴实真诚、丰厚内敛,沾满泥土的芬芳与稻香,字字句句从心里温温流出,又轻悄静穆的流回心里,从而使整部作品具有了耳目一新的文学品貌、文体样式与审美体验,较好地处理和解决了纪实性作品的真实性与文学性之间的矛盾,富有强劲的文学张力。比如,那些曾经的“大先生”长镜头式的环境出场:千里沅江,八百里酉水,一如既往地在武陵、雪峰山脉的千山万壑间,一路奔腾,或激流飞溅,或蜿转回环;比如,那些诗意的行走求索:徜徉在岳麓山的兰涧与石濑之间,东瞰滔滔湘流,西顾茫茫原野,南眺衡岳,北望洞庭,怀揣一颗虔诚之心,探赜索隐八百年前的朱张会讲,又在岳麓书院的一派斯文中,默默领略湖湘人独特的霸气、豪气和傲气;比如,回望风雨侗乡的坪坦:回头看一眼即将别离的侗乡,古意的风雨楼,流淌的清溪,远远的校园,一切,皆在雨中情意霏霏;比如,阳光下的凝眸远望:阳光从轻掩的门缝透进来,斜斜的,长长的,亮亮的,似一根硕大的羽毛,仿佛随时可以轻盈的飞了去,飞向蓝天,飞向原野,飞向梦幻的地方。随手拈来,比比皆是的清词素句娓娓道来,营造出浓郁的叙述场域,耳得目遇,时时有感应,处处有新奇,使读者不知不觉融入到一个又一个故事发展之中,获得阅读的惊喜,且神怡意惬,得到美的享受与启迪。

  在尺度把控上,作品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理性而又克制地触及如何夯实教育基础,如何真正实现义教均衡,如何多元向好,如何明亮前程,同时又关照到如何破解基础薄弱、师资短缺、教师年龄老化、编外教师群体数量增多、教师职业倦怠、留守儿童教育、空心村庄、新的乡愁、文化承载等诸多现实问题,沉思当下的教育,该怎样真正的回到常识与本质,学校该有着怎样的灵魂与思想,乡土中国的乡村教育又该有着怎样的未来与方向,如何给乡村教育赋能,家长给了我们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又该如何还家长一个个如花似锦的未来?作者从个体经验出发,从乡村教育出发,从学生成长出发,从国家与民族命运出发,链接起一个时代的维度与向度,期望着有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扶贫,投身乡村教育,改善乡村教育,为明天而教。因为,教育关乎乡村的未来,谁塑造了乡村的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的乡村,谁就塑造着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春风十里,桃李灼灼。一个曾经的教师,一位现在的作家,机缘似乎为她早早准备了一处置身其中的教育现场,而现场的春风大雅也早早的铺陈了一篇无法染尘的秋水文章。行,或使之;止,或尼之。为乡村教育赋能,为乡村振兴承续,为未来的明媚壮行,这,或许,就是《桃李春风》这部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力量所在和魅力所在。当然,这部书也许还存在着一些面与点的选择是否精准深入,个别性与普遍性的圆融是否高度契合,此间的脚步是否足以能够抵达并佩戴未来的勋章等,但瑕不掩瑜,种子落进泥土,春风早已在冬天之后准备吹拂,我们要做的,就是凝心聚力,静待花开,迎接一场盛大的丰收。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