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散文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来源:湖南日报 曾衡林   时间 : 2020-11-13

 

分享到: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在林林总总的职业中,编辑这个职业似乎与生俱来地要有更多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在一位编辑一生的职业生涯中,社会担当会贯穿其始终。不出坏书、不出昧着良心的图书,是每一个编辑的操守;多出好书、多出能传承文化、影响社会和时代的图书,又是每个编辑为之奋斗的事业和追求。正如出版家聂震宁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做出版和从事其他许多社会文化活动一样,首先要有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金庸曾提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念,我们同样可以说‘书人优者,为国为民’”。

  刘茁松是个为文字而生的人,文字中的刘茁松是自信的。很少有人像刘茁松这样,对物质和世俗的东西,看得如此淡。他没有车,很少参与朋友的聚会,也很少出门旅游。但刘茁松对文字却看得很重,他会为一个字的正确写法、一句话的正确表达与朋友争论半天。

  他用20年做一件事、编一套书,如此枯燥、艰辛的事情,估计很难有人能做得到,但刘茁松做到了,他不但做到了,还能化苦为乐。这不仅需要毅力和努力,更需要一种精神。

  王文西,一个瘦瘦小小的读书人,为了一次对书的承诺,发誓“书不编成,不剪头发”。编这套书6年,留发一米多长。6年时间,全身心投入,这份责任心,这份对书的热爱和执念,对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追求,一般人也是很难做到的。

  王文西从事古籍整理、文博考古方面的图书编辑工作,被人戏称为“冷门”,要想出成绩,须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王文西开玩笑说:我读研时导师也姓冷,同门师兄弟被称为“冷门弟子”,耐得住寂寞正好是我们师门的学风。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是一种热爱与执着,是一种理想与追求,是一种对文化传承、对社会和国家的使命和担当意识。做编辑如此,做人亦应如此。

  这种精神,也正是出版湘军“能吃辣椒会出书”的底气。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