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省诗歌学会 时间 : 2020-10-09
分享到:
相约金秋,诗庆丰收。9月22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秋风,我们的节日·丰收节“粒粒皆辛苦”诗歌朗诵会在长沙后湖锦绣潇湘文化创意产业园芙蓉国剧院举行。此次诗会以多元、丰富的文学艺术形式,与大家同庆丰收,歌赞农民,倡导传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鼓励大家心怀感恩、心有热爱、勤劳勇毅、砥砺前行。同时,也是一次大型融媒体教育活动,通过长沙市及九个区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同步直播,全市千余所学校百万名学生上“云课堂”,为广大观众尤其是未成年人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湖南省诗歌学会和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教育局等单位为本次诗歌朗诵会的主办单位,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潇湘诗会等承办,省诗歌学会名誉会长肖雅瑜、会长梁尔源、执行会长罗鹿鸣、代理秘书长凡溪、名誉副会长赵海洋等出席诗会。
湖湘诗人挥毫礼赞丰收
活动现场,由王晋江、王竣甲朗诵的楚人原创诗歌《秋分,是丰收的节日》,瞬间将观众带入了丰收的欢庆气氛中。诗中描写的丰收景象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日渐富强的真实写照,是广大农民挥洒汗水的劳动成果,也是中国人民内心的欣慰和骄傲。凡溪的原创诗歌《中国老农》,用简短但深情的话语概括了老农的一生,以小见大,讲述农民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辛勤付出;《汨罗江,一条丰衣足食的河》诗作者罗鹿鸣用清新俏皮的笔触描绘了汨罗江边丰收时的盛景,包含着对故乡的热爱;诗人罗耀霞的《收割青稞的阿妈》将人带上高原,感受香格里拉金色的麦田和阿妈劳作时幸福的笑容;方雪梅的《神农氏》则表现了从古至今对于中国发展作出贡献的伟大人们的崇敬之情。经过语言表演艺术家的演绎,让书里的原创诗歌变得立体,也让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赋诗言志”向上的力量。
“我是土地的种子/我是中国的儿子……”由袁隆平作词、肖雅瑜作曲的歌曲《丰收之歌》把现场气氛带向高潮。袁隆平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的超级杂交稻帮助全世界人民解决了粮食问题。2020年5月,袁隆平获聘“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这首歌曲充分体现了词曲作者对祖国、土地和粮食的热爱,以及肩上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湖南知青艺术团以气势磅礴的混声合唱,不仅诠释出丰收时的多彩美景和喜庆情感,还有词曲作者所表达的深情厚意。
莘莘学子传扬节约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厉行勤俭的古训在耳边久久回响。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此次诗歌朗诵会通过长沙九个区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以融媒体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全市千余所学校百万名学生在线观看。现场参与人员也覆盖中学、小学及幼儿园等未成年人,展现了莘莘学子对勤俭节约中华美德的良好传承。
长沙县天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的孩子们表演的歌舞《勤俭节约歌》,展现出勤俭美德在中华大地上的良好传承,展示着全社会对于培养节约粮食优良习惯从小事做起的重视。长沙市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的孩子与湘语吟诵传承人曹琴共同演绎的《经典诵读》节目,从湘语吟诵的古腔古调到现代儿童的朗朗读诗声,两首古诗的时间便让观众仿佛从时光隧道穿梭而来。他们赞叹秋收美景,赞美劳动光荣,劝勤俭戒懒惰戒奢侈,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长沙市开福区沙坪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演诵《千人饭》,这首由著名儿童文学家李少白为引导鼓励孩子珍惜粮食、懂得勤俭所创作的童谣,以极富童真的语言、朗朗上口的句子,让孩子们心中那颗勤俭节约的种子萌芽、开花。该节目还创新艺术形式演绎童谣,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观演感受。长沙市望城区长郡月亮岛学校学生表演《梦娃》,通过一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少儿舞蹈,一群可爱的中国梦娃送来祝福与美德。樊牧玲、张佳乐、崔璀儿、杜鑫洋表演群口快板《勤俭节约谱新篇》,孩子们用竹板打击出轻快的节奏,用朗朗童声道出在粮食高产的今天,厉行勤俭节约和“光盘行动”的必要性。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