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诗歌学会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文学学会>省诗歌学会

吴昕孺:梁尔源《镜中白马》阅读札记

来源:湖南省诗歌学会   时间 : 2019-11-07

 

分享到:

  9月20日下午,赴毛泽东文学院参加国庆70周年诗歌朗诵会,湖南省诗歌学会梁尔源会长,背着一个双肩包,像个行将出门旅游的大学生走进会场。我打趣他:今天太帅了!他旋即侧过身子,扯开拉链,从包里掏出一本他的新诗集,笑呵呵地送给我:《镜中白马》,中国好诗第5季,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好家伙,真是新鲜出炉呀!

  湖南诗歌学会自2015年8月成立以来,活动不断,精彩纷呈,湖南诗歌队伍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均空前鼎盛。谁都说,这多亏了有位好会长!我就想起第一次见梁尔源会长的情形,那是诗歌学会筹备阶段,我被罗鹿鸣、欧阳白一帮兄弟撺掇着一起在某宾馆开会,与新会长见面。大家聊得很开心,新会长也像老朋友似的,有啥说啥。席间吃饭时,让人尴尬的一幕出现了,新会长说他此前没写过几首诗,一桌见过大世面的诗人面面相觑,尔源会长当然见过更大的世面,他瞧着情形不对,马上顾左右而言他,我们松了一口气,又津津乐道别的事情去了。但显然,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免心里嘀咕:他能当好诗歌学会的掌门人吗?尔源会长显然窥探到了大家的心思,我不知道他对诗歌一如愚公移山般的刻苦、较真是否有点知“耻”而后勇的意思,我只知道从那以后,梁尔源可以说是整个湖南写作最为努力、钻研最为深入、提高最为迅猛的一位“新诗人”。他当会长与写诗几乎同步,短短三年时间,就出版了两本诗集。当然,出版诗集并非多么了不得的事情,关键是作品要成为公认的“中国好诗”,这可不是自说自话,或者找人写几句评论就能到达得了的高度。

  忝居副会长,我和尔源会长虽不常见面,诗艺上的交流还是有一些。他一头扎进诗里,拼命读、写,时常通宵达旦。每首诗的初稿下来,辄发送给好友请求批评。我每次读到他发来的大作,也毫不客气地谈自己的想法,我们会对不同的意见进行切磋和讨论。久而久之,我发现尔源会长发来的诗歌逐渐无可挑剔了,然后我开始将他的一些新作推荐给其他诗友,诗友们无不认为“耳目一新”。但我没有为尔源会长写过片言只字,我只是好奇地关注,这位湖南年纪最大的新晋诗人,究竟能将自己的诗歌提升到何种程度。每当读到他日益精进的诗歌,我在拍手叫好的同时,又总是抱着更大的期待。果然,他在退休前后,当我读到《台阶》《假装》《春风不再掐我的大腿》《履历表》这些作品时,就拍案叫绝了。

  《台阶》是对昔日风光的一种自省。作为一级官员,多年来习惯和满足于进入大院时,卫兵的敬礼。当自己退休后再回到大院,身份变了,蓦然发现卫兵是用“空虚的手”“向熟悉的面谱行礼”,而那些不高的台阶,“每一级都有坚实的阅历”,都形成了“形而上学”的上下往复。唯独有着“浓烈欲望”的人,在“不同的海拔”上,“用故事来填充”——这是当局者;“无奈的空间里/蓄着迷茫的泡影”——这是旁观者。诗人曾经是当局者,而今是旁观者,他庆幸自己最终成为了一名旁观者,因为只有成为旁观者,他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诗人。

  《春风不再掐我的大腿》看上去表现的是一种失落感,实则依然是一种茅塞顿开之后的通透。在诗中,“大腿”与“大腕”同义,但“大腿”显然富有反讽的含义。“掐”字也用得极妙,将一副风尘味十足的媚气浓缩于一字之中,没有丰饶的生活底子和对词语超常的敏感,是找不到这个字的。这首诗始终不作评价,没有褒贬,末尾单句成段的“夙愿都飘在空中”真是惊心动魄,让人豁然警醒。

  《履历表》和《假装》,窃以为,是最能代表梁尔源创作高度的两首作品。

  《假装》是典型的梁尔源风格,手法传统,句式简单,主题明晰,内容易懂,这种诗要写好难度非常大,不仅考验诗艺,更考验诗人的思想水准和智慧层级。《假装》前两段,写了“我”从小到大做假的故事,《红楼梦》第一回说“假作真时真亦假”,其实假做多了,假也仿佛真的一样。一个人尽可以做假,但有两样东西是无论如何假不了的,一是“我从母腹钻出来时/无法假装不哭”,二是“心脏停止跳动后/无法假装死去”,这两个真相让漫长人生的一切作假都失去了意义。

  《履历表》则一反梁尔源固有风格,写得缱绻而含蓄。首句“命真薄于纸”有点主题先行的味道,这对写作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但诗人接下来举重若轻,所有诗句紧紧扣住这五个字,一个又一个新奇而又精准的意象,时紧时舒,时重时轻,力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天地挤天了光阴的水分/卷宗里只留下日晷的长影”“在几道栅栏中苟活/保鲜着深浅蹒跚的足迹”“已无法打开桃花的笑靥/从粉饰中剥出素颜”……诗人让一个沉重主题的表达,始终萦绕着美的氛围,就使得这样一首似乎以“揭示”“揭露”为主的诗歌,反而成了一种悲欣交集的咏叹调。

  用美来淡化那种失落与悲凉,我认为这是十分难得的诗学,因为对于生命而言,所有失落与悲凉都是美的。

  梁尔源诗艺的精进,除了他的努力(纯靠努力是成不了诗人的),还有无比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为官多年,他身上的童真竟然保持得罕见的完好。他写诗,执着得有些任性,词语和万物在他手里就像孩子手中的玩具,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不能写进诗里去的:身份证、GPS、IC卡、螺丝钉、二维码、无人机……他用这些一般人瞧不上的题材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诗歌。凭着那份童真,他往往会拥有孩子似的发现,比如这首《玩套娃》:

  小孙女在玩套娃

  将一个个小人从大人中剥出来

  剥到最后一个

  她问:爷爷

  为什么小人都藏得这样深

  在任何一个年代,写诗都可能无足轻重。一个官员临近退休时,痴迷地爱上了诗歌,它或许是突然的,但绝非偶然。梁尔源五十多岁“平步青云”,成为一名优秀诗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隐喻。它表明,无论哪个年代、哪个领域、哪个阶层,当世俗功利无法解决人生的某些重大问题时,诗歌就会像高悬的明月那样,不期然“撒下一把盐”。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