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19-10-22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金星) 10月22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作家肖亦农应邀在毛泽东文学院为湖南省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第八期新疆作家班学员授课,他以“作家与我们所处的文学时代”为题,为学员们讲授了一场精彩的文学课。
授课现场
肖亦农讲授“作家与我们所处的文学时代”
肖亦农在讲座中指出,作家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应该是时代的跨越者。作家是时代的坚守者、变化者,同时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塑造者。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作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和胸怀不能变。文学源于时代,却高于时代,作家的职责就在于,对现实生活的描摹与想象和用手中的笔勾勒时代。肖亦农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向学员讲述了文学自古以来就是超越时代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学是讲气度的,利他是文学的灵魂,创作中一定要树立利他思想。当今时代是个多元时代,互联网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海量数据迎面扑来,谁也不能阻挡时代急剧变化的脚步,那么,我们的文学作品就要为时代为社会肩负起责任与担当。
肖亦农还认为,作家是时代经济的坚守者、造福者,归根结底,作家是艺术形象的创造者。作家要把握时代的变化,做时代的先驱者,文学作品要有时代印迹,折射并反映时代。我们应该用心创作文学作品,使其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文学创作给我们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带来了温度,使我们的生活有了诗意。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家都是艺术形象的创造者,具有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才具有艺术生命,才能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肖亦农还为学员提供了几点关于文学创作的建议,他认为,文学作品要多写多练,下笔前要多思考;好的文学作品要靠细节刻画人物、靠细节打动人;文学创作需要优美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在写作中要敢于不断给自己出难题等。
课后,肖亦农与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授课老师简介:
肖亦农,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六百余万余字,作品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五个一工程” 奖、鲁迅文学奖,代表作中篇小说《红橄榄》,长篇小说《黑界地》《穹庐》,长篇报告文学《毛乌素绿色传奇》,电视连续剧《爱在冰雪纷飞时》,《我的鄂尔多斯》等。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