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纪红建:团山湖的温度

来源:纪红建 《湖南散文》公众号2018年8月28日   时间 : 2018-08-30

 

分享到:

  画轴缓缓打开,团山湖又一次展现在我眼前:

 

  是的,它是一幅画,是油画,也是国画。是记录过去也展示未来的画作。现在,我看到的团山湖情景:机器轰鸣,大型的运输卡车在来回奔忙,一派繁荣的建设图景;我印象中的平房、楼房,正在不断地“改版升级”,相当一部分变成了精美的新居……

 

  离开50年,倘再回家乡,雷锋一定认不出这里了。道路不断地增多,不断地拓宽,四通八达的公路缩短了村庄之间、村镇之间、城镇之间的距离。这里,已经不是传统的“鱼米之乡”所能形容的了。

 

  十婆桥的故事还久久荡漾在这里的湖光山色之中,为望城增添了又一抹厚重底色:八曲河的老河道原来设的是义渡,团山湖的百姓出行极不方便。清朝嘉庆年间,当地的十位婆婆捐资筹款建设了石桥。这十位婆婆并不宽裕,为了修桥,她们省吃俭用。当地老百姓铭记这十位婆婆的恩德,将这座石桥命名为“十婆桥”。后来洪水冲毁了这座桥。同治年间,又有十位婆婆捐资重建了“十婆桥”。八丈长的桥,架通了岁月和时空。

 

  团山湖,见证着望城的发展,见证着望城人的坚韧!

 

  或许许多人并不知道,团山湖隶属乌山镇。乌山位于湘江以西,望城中部,东接望城县城,西抵宁乡,距省会长沙19公里,有沩水、八曲河流经境内汇入湘江。乌山高峰耸立镇南,山势巍峨,峰峦竞秀,有“洞庭南岸第一山”之美誉。乌山半为平原,半为山区,团山湖地区土壤肥沃,物产富饶,是湖南有名的万亩粮仓,山区层峦叠翠,茂林修竹,水声淙淙,别有洞天;杲山古寺始建于西晋,历史悠久,香烟缭绕,乃佛门胜地,望城基督教堂高居团山之颠,清净庄严,四方信士纷纷来此礼拜。

 

  无疑,团山湖不仅仅只是乌山的一颗明珠,更是镶嵌在湘江之西的一颗璀璨明珠。只可惜,近六十年前,这颗璀璨的明珠早已经走进了人们的记忆深处。曾经的湖,已经没有了水,没有了船,更没有了鱼儿。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泽国啊!年轻人无法相信,但这却是事实。爷爷说,小时候,春天一到,湖洲上就长满了绿茵茵的湖草;一到夏天,湖里涨满了水,就变得一望无际;一到秋天,水鸟就会回到湖里,像过年一样热闹;到了冬天,湖里干涸了,湖土被晒成褐色。当时,不少穷苦的农民在走投无路时,搬进了团山湖,主要靠着湖内自然资源糊口度日,靠湖吃湖。每当春末夏初之时,从江河里游来的鲤鱼、鲇鱼,找到湖边或是水草滩上产卵,进行繁殖,守在湖边的渔民,看到鱼摆尾时,就知道在产卵了,就下水张网捕鱼,有时一天能捉到上百斤。到了冬天,湖水干了,那些密集的小鱼小虾,落到了坑洼的洞里,这时渔民又趁机捕捞,晒成干货,拿到市场上去卖。那时,这里不仅有洪涝灾害带来的悲伤,还有不知吞噬过多少穷人的“瘟神”——血吸虫。那时,团山湖钉螺遍地,依附在螺壳上的血吸虫,爬到人的身上,从毛孔钻到身体里,然后突破血管。那些居住在湖边的人,如果得了血吸虫病,求神不应,吃药无方,好像判了死刑一样,只有在家里坐着等死。当时团山湖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团山湖,地方穷,财神不来来瘟神,十户人家搬进去,九户人家无子孙。团山湖的转机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成立了血吸虫病防疫站,大力开展了灭螺工作,所以患血吸虫病的人就少了,得了病,也有药可治了。1957年,数万人的治沩大军掀开了团山湖新的一页。此时,雷锋背着背包来到指挥部报到,成为万军中的一员。

 

  当时正值冬季,最冷的时候取土的地段表面半尺都冻透了,地里的白菜冻成了一个个大冰球,工地旁的小河冰面可以直接走人,大树上粗粗的树枝多数被冰雪压断。雪压冰封持续一个多月,开始整个工程停休,后来,天气越来越冷,再休下去就无法完成任务了,不得不顶风冒雪开工。于是,工地上出现了“抓晴天、抢阴天、大风大雪是好天”的场景。当时望城人少有雨鞋雨衣,为了防雪防风,上工时绝大部分人都穿戴着用麻袋缝成的外衣裤和斗篷,脚上穿着草鞋套厚袜。有时上一天工回来,这些麻袋外装都冻成了十来斤重的“水晶盔甲”,棍棒一敲,厚厚的冰块直往下掉。第二天麻袋外衣上的水气还没有干,又穿着去上工了。

 

  治沩工程结束后,望城人开始新的战斗,要将荒芜的湖沼地,变成米粮仓。雷锋与同时代的望城人,共同抒写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这里,他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岗位,成为望城第一个拖拉机手,驾驶拖拉机开垦家乡的土地。想象当时景象,我似乎看到青春的雷锋,潇洒地开着拖拉机在平坦的田地里耕耘,一边招呼着南来的燕子……

 

  杲山庙,是原来望城治沩工地的指挥部。离这几百米远,住着一个叫李湘枚的老人。他与雷锋同时参加治沩,又同雷锋一同留在团山湖垦荒。后来,雷锋离开望城去了鞍山,他则留在了团山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团山湖。对于团山湖的家家户户、塘塘坝坝,他都了如指掌,对于这片土地,他有着深情厚感。他说,团山湖见证了望城的变迁,也见证了雷锋的成长。当年像雷锋一样参加治沩和开垦团山湖的望城人数以万计,雷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抬眼望去,尽管团山湖原来的面目已渐渐消失在岁月里,但我能感觉到这片土地的温度,依然炽热无比。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