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方雪梅:住平房的日子

来源:方雪梅 红网 2018年7月12日   时间 : 2018-07-18

 

分享到:

  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高楼就像开春的笋,一层层直往头顶上冒,弄得我眼里的天空是愈来愈小,空间也是日渐亏缺。

 

  我总是双目徒壁,根本看不见太阳是如何美妙地从东边地平线上升起,又从西边的山脊上壮烈地坠落;也难得看见楼上楼下,四邻相聚。

 

  于是常常不自觉地从脑子里去挖掘那些已十分遥远的住平房的日子。那些日子里,我看得见每一天的首尾,觉得到邻家锅橱里饭菜的咸淡,听得见蒿草里面秋虫的鸣唱。

 

  我居住的那栋平房,红砖红瓦,是南方最司空见惯的那种。天花板是竹篾席子隔成的。因为盖房的钱不够,靠天花板的上半截,全是用没过火窑的泥坯砖砌的。这栋通走廊的平房住着六户人家,五户是教书先生,一户是校工。每户都是前后相通的两间房子,外加一间小厨房。那年头,有这样的砖墙房住着,大家都心满意足。

 

  我家的隔壁住着古古墩墩的唐老师,他教数学,又拉得一手小提琴,还会画画。

 

  我常常倚在他家门口,看他歪着头,十分投入地用小提琴拉出《新疆之春》那美得令当时的我不知该如何形容的旋律。

 

  我和哥哥们每天在唐老师家进出玩耍,耳濡目染,也哼得几支曲子,画得几个人菩萨了。唐叔叔就很认真地教我们。

 

  我年幼,玩性大,自然成不了正果,倒是两个哥哥,得了唐叔叔的真传,先是进了学校宣传队的乐队,后来竟有画登在少年画报上了。我至今还认定,一个哥哥日后进了大学的美术系,与唐叔叔当年的启蒙肯定有某种因果关系。

 

  唐叔叔的隔壁住着王老师一家。王老师教体育,又爱唱京剧,一家人都唱得几曲好调,常常是父女对唱,兄妹合台,西皮流水,二簧散板,都来得。

 

  在那个娱乐活动甚少的时代,邻里们都因王老师一家得了许多耳福。到夏日的晚上,各家都把竹床、竹铺架在房前的空坪里乘凉。大人们摇着蒲扇谈天说地,小孩子却围着王老师,王伯伯前王伯伯后地央求他讲故事。这时候,王伯伯总要故意摆点架子,卖点儿关子,直把孩子们急得跟孙猴子似的,他才开了尊口:“从前,有一只石猴……”

 

  那时的孩子所受的约束似乎要少一些,我们常常端着饭碗四处跑,从这家串到那家,谁家大人都会挟上几筷子最好的菜放到你的碗里。西头住着的刘伯伯家最初是住在乡下的,因此胖胖的细刘伯伯(即刘伯妈)很会做坛子菜,一年四季,她家的坛坛罐罐总泡满了辣椒萝卜,腐乳什么的。对这些,我心仪已久,到吃饭时就端着碗过去了,这时候,细刘伯伯总会或多或少给我一些解馋。

 

  逢到撞了祸,要挨大人的板子了,孩子们都知道跑到邻家去避难。邻家的大人就仿佛自己的崽要挨打了一样心疼:“算了,算了,细伢子,不懂事,骂几句就可以了。”一场“大灾”就躲过去了。碰到两口子吵架,邻居们都会过去做和事佬。堂客们会劝那女的:“一日夫妻百日恩”,“小两口吵架不记仇,白天吃的一锅饭,夜里枕的一个枕头……”男人们会拉了那男的:“走走,到我家去喝杯茶,消消气。”一场“刀光剑影”就平息了。

 

  那时,邻里之间,跟一家人似的。谁家有个难事儿,大家都帮着想办法。下雨天你忘了收衣被,等你下班回家,衣服不知早被哪个邻居收到走廊里挂得好好的;哪家大人下班回来晚了,放学回来的孩子早被邻家的大人领过去吃完了饭;谁家炒菜少了点味精酱醋,打发孩子到隔壁走一趟,一下子就有了。我和牛子、细子、幸子、同生等一帮青梅竹马的伙伴,就在这幢平房里长大了。

 

  我们这一辈住平房长大的孩子是很幸运的。我们不会孤独地坐在阳台上看楼下的行人。我们也没有过坐在自家的铁门里,盼父母早点下班的经历。更没有常被大人们告诫“少到处跑、怕人贩子”等等经历。我们是在安全系数很大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有足够的草地玩耍,有不用上铁栅门的家,我们一眼就可以看见在淡淡的晨雾里升起的日头,也可以在月色融融的夜晚,一头扎进半人高的枯草堆中捉迷藏……

 

  现在那平房已经改成了高楼。可那些住平房的日子,至今让我想念。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